韩文莉
摘要:不管是基础的地理学习还是更深层次的地理学习,读图是每个地理学习者避无可避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手段。而在小学阶段,由于学生基本上没有接触过地理,对于地理的认识可能只局限在中国地图和地球仪上,所以进入七年级以后,学生的读图意识和读图能力基本上为零。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较为合理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读图意识的培养和读图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新课标;七年级;地理教学;读图能力
引言:
一般来说,人们对于图形、图片的理解往往要高于对数字、文字的理解,所以在接触一些新的事物的时候,利用图像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在学习中,不同学科有着不同的学习方法。地理这门学科和其他学科有所不同,其特点主要是与生活联系密切、具有很强的图示性,所以,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很多知识是无法用语言表达出来的,比如海拔、日出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发挥图像可视化的作用,将问题简单化。
一、重视读图的作用
不管是初中刚接触地理,还是高中地理成为文科必考科目,读图是每个学习地理的学生都应该学习和掌握的一门学科技能。从地理学科的性质特征来讲,地理具有很强的空间表达性和空间联系性,这一学科特性就决定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须重视读图的作用[1]。可以说地理书上的文字就是看图说话。
二、提高学生读图能力的措施
(一)注重地图与知识的结合
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地理学习中遇到的图像是一个比较陌生的新事物,除了见过中国地图和地球仪外,几乎没有接触过。提高能力的前提是培养学生在这方面的意识,这就要求教师要做到力求每节课都有图,每个知识都能与图联系起来。比如教师在讲地理上册七年级的《陆地与海洋的分布》时候,可以要求学生了解世界七大洲、四大洋的地理分布。在这节课的学习中,教师就要以地图为主。教师可以从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入手,通过图像的形式让学生直观感受地球表面水陆分布情况和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位置。其次,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或手绘的形式,将每个大洲和每个大洋的轮廓形状表现出来,并可以通过图形联想,让学生用更简单的方法掌握知识点,比如南美洲像一个鸡腿、非洲像一个人头等。这样,将地图时刻融入课堂、融入知识,就能让学生有很强的代入感,在与地图密切联系的同时,自然而然就会形成读图地意识,进而提高其读图能力。
(二)通过绘图让学生学会读图
动手实践总是比纸上谈兵更有效,对于地图来说也是如此。教师在教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不单单要重视结合地图,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改正学习模式。因此,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很有必要。例如:在粤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亚洲》这一课,教师可以划定一个范图,让学生自己动手,将亚洲的大致轮廓画出来,然后在学习过程中,用不同颜色的笔,将不同的地形、不同的气候排布等知识点填充进地图中。除了例子中的地图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进行等值线图等不同类型图像的绘画。如此一来,课本上用文字呈现出来的知识点,就能够更有亲切感、更具可观性地展示在学生眼前,同时举一反三,在《气温和降水》的学习中,要求学生自己绘制气温变化曲线图以及降水柱状图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既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又可以提高学习效率。
(三)教师要善于总结读图技巧
任何科目的学习都是有规律可寻的,但学生的能力毕竟有限,这时,就需要教师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点的总结[2]。而在地理学习过程中,读图具有很大的技巧性,如果能够掌握这些技巧,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粤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等高线与地形图的判断》一课中,等高线的判断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学生针对于这一节课的学识可能会觉得很沉重。教师在授课途中,可以将这节课的疑难点进行总结。比如“图画相同,除了悬崖之外,各类海拔的等高线几乎不可以有交点”,根据这一知识点的总结,学生在对一幅图进行解读时,看到相交的等高线就会自然想到悬崖,再比如《认识大洲》一课,可以运用班上同学的桌位来分布七大洲的位置,增强记忆。还可以以自己为中心来分辨各大洲的方向,然后再在地图上读出来,增强读图能力。
三、结束语
图画识别的能力不仅是学习地理的基本素养,在生活中也有很大的用途。教师一定要从一开始就重视对于学生学习模式方面的教育指导,并且做到结合能力和实际,做到概念熟知于心。同时,教师也应该注意,一定要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并根据教学质量进行适时的调整和革新,顺应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另外,由于七年级学生刚接触到读图这个领域,教师一定要对学生有足够的耐心。相信在长期的坚持中,学生的审视和阅读的相关能力会有一个良好的进步,从而针对于地理学习方面积累知识,以量变引起质变,学习效率和知识储备都得到大幅度提升。
参考文献:
[1]张钦真.浅谈新课标七年级地理教学如何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7(10):57-57.
[2]王慧敏.人教版高中地理教学中提高学生读图能力的研究[J].中華少年,2018(5):12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