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思政课: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实施与创新研究

2019-09-10 07:22杨晗
科教导刊 2019年26期
关键词:教育体系网络环境互联网+

杨晗

关键词 网络环境 高校思政课教学 教育体系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9.09.034

Abstract In the Internet era, the teaching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needs to be reformed and innovated with the help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is paper first expounds the importance of the Internet to the implementation and innov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then puts forward the methods of the implementation and innov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under the network environment, hoping to contribute to the improvement and development of the educational syste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words network environment; colleg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education system

0 引言

思政課是高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共必修课程之一,在高校教育中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是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传统的高校思政课堂以填鸭式教学为主,课堂教学流于形式,枯燥乏味,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且缺少实践性,不利于学生思想道德意识的提升。在网络技术发展的推动下,将网络技术与高校思政课教育相结合,形成“互联网”+思政课的教学模式,通过网络技术的有效使用,让高校思政课堂重新焕发生机。因此,对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实施与创新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互联网对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施创新的重要的意义

1.1 丰富了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

传统高校思政课,在教学内容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教材篇幅小,无法容纳更多的内容;二是教学课时短;三是信息资源获取渠道狭窄。[1]教学内容的匮乏且枯燥,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在课堂教学时,属于知识的被动收者。高校所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其内容涵盖了诸多领域,比如:政治、道德、法律、文化和经济等,将互联网与思政课教学相结合,将互联网用于信息资源的挖掘,可以在最大限度上补充和丰富教学资源和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在思政课教学中,将社会热点事件与教学内容相联系,在开拓学生视野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兴趣。

1.2 有利于激发教师的主导性和探索精神

想要改善传统教学课堂枯燥乏味的情况,赋予思政课堂生机和活力,要求教师必须对教学进行改革。如果教师依然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面对深受互联网影响的新一代学生,那么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就会对教师的固有观念造成冲击,教师的思想阵地甚至会失守,不利于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2]在我国传统教育教学观念之中,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中心,对“教”十分重视。但是在“互联网+”时代下,这种情况发生了转变,教师已经从知识的传授者,变为了思想的传播者。教师的任务不再是简单的讲解,而是变为了剖析重难点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与学生进行课堂互动。简言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任务正在进行由“教”向“导”的过度。

网络上每天产生的信息都是海量的,在这些信息中优劣并存,教师不仅要具备信息采集和获取能力,更要掌握信息辨别的能力。与此同时,教师还应学习一些正确的网络语言,通过网络语言的使用,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引导学生走在正确的道路上,避免学生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针对内外部环境和形势的不断变化,教师应该收集相关资料,对这些国际焦点事件进行深入的解读。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加深对思想政治的理解。

1.3 有利于学生自我教育能力和主体意识的提升

在传统思政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具有鲜明的角色划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占据主导地位,而学生却较为被动,这种情况与“互联网+”时代下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地位不相匹配。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已经不适用于现代教育,学生对这种教学方法也十分抵触。然而,将思政课教学与网络新媒体相结合,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可以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在网络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都能够利用网络,获取和共享相同的资源和内容,通过独立自主的操作计算机,对教师所设计的教学课件进行浏览,学习晦涩难懂的思政理论。并且,网络教学平台上还设置了讨论版块,学生们可以在讨论版块畅所欲言。例如:学生可以就中美贸易战发表看法,教师可以将这个话题作为教学主题,让学生们在课堂上进行讨论,这样一来,就使教学的互动性得到充分的凸显。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

2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实施创新路径

2.1 建立理论教学互联网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的教学体系

2.1.1 思政课的课堂教学

在高校思政课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在课前,应用新媒体技术,将教材内容制作为包含图片、视频、动画的教学课件,并将其展现在学生眼前,给予学生全方位的感官刺激,让学生更好的把握重难点知识,降低学生理解知识的难度,并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思考,从而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凸显。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要过度依赖现代技术,现代技术虽然能有效提升教学的质量,但终究只是辅助教学的工具。想要从根本上强化课堂教学的效果,改变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需要教师结合逻辑和情感的力量,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增强教学感染力,让学生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学习之中,方能达成思政课教学的根本目的。这是现代技术所无法起到的作用,教师在应用现代技术教学时,应该注重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互动,预留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

2.1.2 互联网在线教学

自主学习是高校倡导的学习理念,网络学在线学习是满足学生自主学习要求的重要途径。基于此,高校应该重视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通过微课、慕课和翻转课堂等教学形式的采用,使思政课教学的灵活性和自主性得到提升。学生可以在网络教學平台上查找教学资料,观看教学视频,完成在线考试。这种学习方式,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的可以充分利用零碎的时间进行学习,有利于提升学习的效率。而教师应该充分发挥网络平台的价值,将单调乏味的理论知识进行加工,放入到网络平台的页面之中,吸引学生的目光,调动他们学习主动性。与此同时,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带着问题到网络平台中寻找答案,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还能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网络平台考核机制中,可以将网络游戏中的积分制度引入其中,将学生的表现进行量化,并按照积分的高低进行排名,再配合教师的适当的鼓励和表扬,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是这种积分获取方式,应该多元化,不仅要局限于发帖数量,还要将参与时间融入进去,从而避免恶意刷分等问题的出现。

2.1.3 思政课的实践教学

在思政课的实践教学中,同样可以将其与网络相结合。例如:上海市某高校,为了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应用网络技术,建设了思政课实践教学网络平台。并在该平台上下设了三个教育环节,分别为社会教育、自我教育和教师教育,以及多个功能区域。其中教育环节,分为社会调研、参观基地和义务活动的内容。教师可以在实践教学中,带领学生针对某一社会现象进行问卷调查,还可以在节假日期间,带领学生参加一些公益活动,例如:看望老人,做清洁工等,学生在参加活动后,需要将实践成果上传至网络平台之中,教师在审核内容真实性后,会给予学生一定的积分,并将其作为学习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

2.2 将网络作为拓展思政课的载体,加强师生间的互动

2.2.1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建设网络工作平台

由于当代大学生,深受网络环境的影响,对网络十分依赖,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强,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加强对新媒体的应用和掌握力度,建设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网络工作平台。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1)教师可以利用QQ、微博、微信等社交软件,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2)高校应该支持和帮助思政课教学部门建设二级网站,促使其成为兼具思想性、理论性、趣味性、服务性和参与性的教育门户,宣传正能量和先进的理论,并及时发布思政理论的动态以及学生实践成果等。

2.2.2 结合特色活动,建设网络育人平台

高校思政教学部门应该放眼于未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教学模式的变革,通过网络育人特色品牌的打造,推动线上教育和线下教育的有机结合,发挥出1+1>2的效用。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在思政部的网站内设置新闻播报和评论栏目,对社会和国际热点事件进行整理和编辑,并引导学生对这些热点事件展开讨论,教师应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对其进行思想层面的教育;

(2)开设学习身边榜样的专题栏目。让学生将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感人事件以故事、视频或图片的形式,上传至网站,展示在学生眼前,让学生将这些人作为学习的榜样,实现自我教育;

(3)开展最受欢迎的思政课教师评选活动,让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教师,展示优秀教师的风采,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3]

3 结论

综上所述,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将现代技术应用于高校思政课教学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时代的需求,反映出以人为本价值取向对传统教学理念的挑战。现代技术的应用,有利于丰富教学资源和教学内容,同时,还能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从而使思政课教学更具价值。因此,高校和思政课教师需要重视网络技术的应用,积极探索思政课教学与网络技术融合的途径。

参考文献

[1] 邓德福.网络环境下的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策略创新[J].教育现代化,2017.4(10):155-156.

[2] 卫晓溪.“互联网+”思政课: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实施与创新[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5.33(06):187-189.

[3] 郭芸,白琳.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方法创新研究——慕课对教学模式改革的启示[J].现代教育科学,2015(11):61-64,69.

猜你喜欢
教育体系网络环境互联网+
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关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思考
乌克兰高等音乐院校专业设置与学位授予探究
试论高校图书馆在网络环境冲击下的人文建设
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道德与法治教育浅析
网络环境下的商务英语课程资源库的建设研究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