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高效课堂合作探究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2019-09-10 22:53:28王元风
新教育论坛 2019年25期
关键词:问题策略合作探究高效课堂

摘要:高效课堂的一大特点是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通过自主和合作完成学科核心素养。本文就高效课堂下合作探究的重要性、存在的问题及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效课堂;合作探究;问题策略

高中政治新课标突出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素养“学科核心素养”,相应地应该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而学习方法中的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不失为一种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促进高校课堂进行的好方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是在以课堂教学为基本教学组织形式的前提下,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教师指导学习小组成员展开组内合作,发挥群体积极功能,提高个体学习动力和能力,达成特定教学任务的教学方式。

一、高中政治高效课堂合作探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当前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相互激荡,课标的修整完善就是对这一复杂背景的反应,它更加强调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即教学中最能体现本学科育人价值的根本性、关键性,政治学科上就是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素养,所以传统教学模式和方法需也要进行改革,否则无法培育出时代所需要的真正人才。小组合作探究也就成为当下高中政治课堂进行新课改及高考试点改革的选择。

二、高中政治高效课堂合作探究效果和存在的问题分析

1.效果分析

第一,知识点方面。“众人拾柴火焰高”,通过集多人智慧更利于开阔思路,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发展。纠正知识点错误,或者补充上课遗漏掉的知识点,而讨论过程中查漏补缺会让自己印象更深刻。

第二,技能、方法方面。学生积极讨论发言能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多次的思考和锻炼,语言组织能力和举一反三能力得到有效提高。组内讨论,也会锻炼和提高学生上课回答问题的胆量,尤其对内向的学生小组合作探究更是锻炼的机会。

第三,气氛方面。调节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活力,以更饱满的精神解答各种疑惑。每个人的情绪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周边同学,当组内气氛活跃时就会带动全组甚至全班以良好状态学习。

2.问题分析

第一,讨论的积极性有待提升。有的同学不发言,有的想发言却找不到合适机会或者没时间发言,有的每次讨论或展示答案、点评时几乎是组长或者发言较积极的同学发言,其他同学发言和展示的机会很少,这就可能造成组内“两极分化”,积极的同学更积极、不积极的同学兴趣依然调动不起来。

第二,一些同学说借机说笑,扰乱课堂秩序。一些同学由于缺乏兴趣或者不理解内容或者目标不明确而不想探讨解决问题,就不会积极地进行参与,进行与课堂无关的内容,影响效果。

第三,经常是组长或本科成绩突出的同学在说,其他同学只是在听甚至有的不听,这无疑使有的同学“坐享其成”,形成惰性心理和习惯,长期下去势必影响其成绩。

第四,有些问题难以形成统一的看法,降低效率。认为“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双方各执一词,讨论过于“激烈”,可能会引起纷争或者时间不够。

第五,串组现象严重。有些同学不想跟组里某个同学一起想跟另一组的同学一起讨论或觉得另一个组更有实力,所以会脱离本组,这样造成:这个组每个同学都很强,另一个组只剩“空壳”(基本只剩基础比较薄弱的同学)。

三、高中政治高效课堂合作探究中问题的解决策略

针对小组合作探究中出现的问题我们应该积极地解决,以此提高课堂效率,落实学科核心素养。

1.组内结构合理

分组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方式进行,也就是将学习成绩、能力甚至是性格不同的学生比较均匀地分在各小组内。所以这需要教师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现状、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和性格等方面的基础上进行分组,当然我认为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地调试,尤其避免组内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小组人数上也要避免出现两极现象,根据总人数来划分,一般划为6-8组,如果总人数较多的,可以先划成3-4个大组,然后再划成6-8个小组,每组6-8人。划分小组后指定一名能力强且负责的学生担任组长,以指导本组合作学习的顺利进行:在合作讨论目标的指导下有序地討论,注意观察每个学生的表现,要带动不发言或者发言较少的同学发言(比如组长可以指定哪个同学回答哪个问题,力求每位同学都得到锻炼,或者组内排号,每位同学依次发言,并对答案进行完善等等)。

2.教师充分发挥引导作用

第一,教师在问题的设置上应该难度适中,不宜简单也不应太难,应该结合内容及学生情况设置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问题来完成教学目标。只有贴近生活和实际的问题尤其利用学生感兴趣的素材才更能吸引学生兴趣去探究。

第二,小组合作前教师应给予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时间,探讨过程中教师应该全程巡视,注意每组的探讨情况并及时解决问题。教师更应提高自身教育和教学机智,处理好教学预设和生成的关系。有足够的耐心并给予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并培养起他们善于独立思考的习惯。

3.建立完善的评价机制

比如对于一些课前需要准备的资料,教师在小组讨论时就可查看他们完成的情况,并对此进行记录。在讨论过程中对于小组的探讨程度可划分等级或记录得分,虽划分等级不是目的,但我觉得可以在划分等级和得分上看出小组间的差距和需要的进步空间,营造一种“赶、帮、超”的和谐氛围。而且在每一组里除了指定组长外,还需要一名公正的记录员,记录大家的表现情况,比如:课前资料的准备程度、讨论时的参与度、讨论时的进步程度、课后作业的完成度等等,在每一方面分别记录相应的分值(分值可不用过高,可采用零到五分制),每周一汇总,将老师和组长、记录员的结果进行整合,学生每周分析自己与上一周的对比情况。对于每次的月考、期中考试,结合组员的成绩算出平均分;结合平时的表现,选出优秀小组和个人以及进步比较大的个人给予奖励。评价机制要发挥它的激励作用,使学生能感受到自己的进退程度,清晰自己的学习状态,并制定针对自己实际情况的计划和目标,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中拿出最好的“精、气、神”,调动每一根神经,达到最好的学习状态,实现最佳的学习目标。

高效课堂小组合作中还有其他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克服和改进,我相信在每一位领导和教师的努力下,高效课堂小组合作的优势会发挥到更大,学生的潜能得到更好地发挥,合作学习也会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不当之处望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王纯娅.论高中政治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性[J].新课程研究,2016,(8):101-102.

[2]王颖.浅谈高中政治课堂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的重要性[J].课程教育研究,2015,(5):61.

[3]董芳.高中思想政治课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问题和反思[J].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2017,(17):74.

[4]李月兰.高中思想政治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探讨[J].好家长·教学与管理,2017,(59):132.

作者简介:王元风(1989.04-),女,汉,山东聊城,硕士,山东省德州市实验中学,中教二级,研究方向:高中政治教学。

猜你喜欢
问题策略合作探究高效课堂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小学数学多媒体教学的策略研究
高三数学“先考后教”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93期)2016-12-12 09:15:43
高中政治课“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初探
考试周刊(2016年84期)2016-11-11 23:41:36
有效提高农村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探索
初中生物学案编写的一些心得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13:55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46:47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36:03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等待”让学生拥有更多的出彩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