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静
关键词:中学政治;教学反思;思考空间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010X(2019)32-0056-05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七课第一目“自由平等的真谛”的第一课时“无法治不自由”教学目标设定为:
目标一 能借助案例准确说出自由在法治意义上的内涵。
目标二 能通过漫画案例等感受自由都是法律之内的自由,能概括出法治与自由的关系,并能运用法治与自由的关系解决生活中的1-2个问题。
一、初备:三个环节
(一)初备设计:
第一环节:
看视频,谈自由。(指向目标一)
(1)看《罗某被限制乘坐列车》的视频:罗某因晚点,欲跳检票口围栏上火车,被工作人员阻拦。提问1:由材料说说自由的内涵?
(2)提问2:有同学认为“自由就是完全自己做主,就是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所以罗某被限制乘坐列车就是被侵犯了自由”请你结合视频中罗某的行为,说说对此观点的看法。
(此处是为了解决教材中的三个观点:①自由就是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②自由应该是完全自己做主,但现实生活中怎么有那么多规矩和限制呢?③自由就是做法律不禁止的一切事情的权利。)
第二环节:
品评自由与法治。(指向目标二)
材料一:漫画《偷窥》
材料二:孙某与张某因工作中一批货物受损,产生矛盾,张某就在自己的朋友圈用一些粗俗的语言辱骂孙某,张某的不当言论在行业小范围内流传开来,给孙某造成了很大的困扰,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他的经营。为此,孙某诉至法院,要求张某停止侵权,经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人民法院调解,孙某与张某达成调解协议,约定张某删除其朋友圈的不当言论,并连续3天在朋友圈中向孙某道歉,同时赔偿孙某经济损失1500元。
材料三:未经授权,沈阳某服装市场一老板擅自用香港影视明星陈小春肖像进行服装宣传,结果被陈小春告上法庭。9月11日记者从市法院获悉,法院判决服装老板赔偿原告5万元。
【相关链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五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
最新《司法解释》规定,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5000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500次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246条第1款规定的“情节严重”,可构成诽谤罪。
(1)结合材料一、二、三和相关链接及课前查阅的相关法律规定,请从行为、危害、承担的法律责任、结论等方面完成以下任务表格。
(2)根据材料一、二、三和查阅到的宪法和法律的相关规定,概括说明法治与自由的关系(至少两点)。
材料四:在北京开往武汉的G557列车上,一名男子在车厢卫生间内吸烟,引发列车烟雾报警器报警,导致列车降速。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对该男子王某处行政拘留5日的处罚。
(3)请运用法治与自由的关系,简要评价王某的行为。(3分)(提示:可从二者关系、结合材料、影响、后果等方面考虑)
第三环节:练习
一、选择题
1.田某某在朋友圈里发布205国道大王铺桥垮塌致8辆车掉下的谣言,引发当地群众的恐慌,2018年8月10日,盐山警方依法对田某某进行行政拘留。由此可见( )
①自由僅仅是一种理想,什么时候都不可能实现②无论现实世界还是网络世界,自由都是法律之内的自由③自由不是为所欲为,,他是有限制的,相对的④在网络世界中,公民没有任何自由。
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②③
2.哪里没有法律,哪里就没有自由。这句话表明( )
①法律是自由得以实现的重要保障
②自由与法律是根本对立的
③行使自由不得超越法律许可的范围
④法律限制了人们的自由
A.②④ B.②③ C.①③ D.①②
二、非选择题
3.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的数据显示,仅今年6月全国共收到的涉嫌骚扰电话的举报就有4.5万件,其中内容为贷款理财类、违规催收类和房产中介类的举报信息居前三位,占比超过50%。骚扰电话给用户带来的危害不只是骚扰本身,还有经济损失。“呼死你”、吸金电话、通讯信息诈骗猖獗,影响恶劣。据统计,2016年到2017年我国有6.88亿网民因电话诈骗、信息泄露等造成的经济损失估算达915亿元,可谓是触目惊心。
材料二:日前,工信部、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等13部门印发《综合整治骚扰电话专项行动方案》,决定自2018年7月起至2019年12月底,在全国开展综合整治骚扰电话专项行动。此次专项行动将通过采取法律、行政、经济和技术等多种手段,重点整治商业营销类、恶意骚扰类和违法犯罪类骚扰电话,规范通信资源管理,加强源头治理,打击非法获取个人信息的行为,合力斩断骚扰电话利益链,实现商业营销类电话规范拨打、恶意骚扰和违法犯罪类电话明显减少的目标。
(1)结合材料一,说说骚扰电话侵犯了公民的哪些权利?
(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从法治与自由关系的角度,说说开展综合整治骚扰电话专项行动的作用。(至少写两点)
课后作业: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感悟可以和大家分享。
2.你的亲友在自由和法治方面是否存在误区?可以运用所学帮助他们解决困惑。
(二)初备整体印象:
本节课的材料和题目都是教师精心编制的,材料取材于时事,时效性很强,也很典型。但还是存在一些问题:
1.满:整个设计用到一个视频,三个观点,一个漫画,两则材料和一个相关链接,还不算第三环节的练习的素材。一节课七八个材料,并且材料还是不同的主题,头绪很多。课堂满满当当,能让学生静下来思考的时间很有限。乍看设计是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实际的课堂效果却是很难入心。
2.忙:学生的思维要在不同的材料情境和问题中不停切换。因为是pad班,学生用平板,中间还穿插着一些资料的收集、上传和展示,学案、平板、课件和各种课堂讨论等活动“多管齐下”,乱花渐欲迷人眼,这节课,学生很忙,老师也很忙。
3.平:老师驾驭课堂的能力看似很强,课堂很“顺利”,很“平静”,一切很“正常”。一节课上下来,学生和老师跟着预设好的环节和程序,下课铃响,正好完成,按部就班、波澜不惊。这种“顺利”的背后,其实有一些流水账和走过场的迹象。作课老师自己也对效果不满意,觉得课堂气氛不理想。
细观学生表现,学生自始至终是在完成任务,被动、被牵着走,像木偶。知识还是知识,学生也可以照本宣科、照猫画虎地完成练习,可这中间似乎缺少了一点点什么东西,学生的思维打不开,不活跃、不兴奋,与期待中的那个让学生思维活跃、有感悟、善表達、有主见、能抒发的课堂还有距离。
4.文:八下的教材理论性很强,老师找到“接地气”的素材,通俗易懂地内化给学生,也确实不易。虽然这节课的素材很“生活”,可总有 “以文对文”的感觉,知识还是知识,就在那里,“搬”给了学生。似乎不是深入浅出,好像还有一点繁文缛节、浅入深出或者深入深出的感觉。入不了学生的头脑,缺少思维碰撞,有讨论没生成,实际上还是在“给”。本来很“生活”的材料却引不起学生真兴趣、真投入。
(三)初备具体问题分析:
1.第一个问题:看《罗某被限制乘坐列车》的视频说自由的内涵,很突兀,“自由的内涵”这个问题也很大。虽然给了视频,可是两三分钟,一放就过,大部分学生仅仅停留在看懂视频内容,还没来得及做更多的反应,手里没有做进一步分析的素材,仅凭脑子里刚才一晃的印象,就直接抛出了自由的内涵,这么概括性强的问题,学生无处着手,这不是逼着学生照搬教材的自由的概念吗?材料用不透,和问题最终还是“两张皮”。
2.第二个问题:“请你结合视频中罗某的行为,说说对此观点的看法”,实际上是用教材中的三个观点(①自由就是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②自由应该是完全自己做主,但现实生活中怎么有那么多规矩和限制呢?③自由就是做法律不禁止的一切事情的权利。)进行评析,还在解决自由的内涵的问题,明显重复。并且层次不对,第一个问题很概括,这三个小问题反而又回到具体。实际上与第一个问题重复,逻辑乱,“浅入深出”了。
3.第二环节,是用新材料新问题探讨自由与法治的关系,割裂了与第一环节的关系。其实自由的内涵理解透了(自由是有限制的、相对的,是法律之内的自由),自然能够得出自由与法律、法治不可分割,法治规范、保障自由的结论,自由与法治的关系也就顺理成章推导出来了。倘若再举一新例来说,重新给了一个主题材料,一是重复,二是中断了前后联系,没有持续性,难巩固。
二、复备:整合为两个环节
(一)复备设计的调整:
第一环节:
将视频和三个观点整合,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看完《罗某被限制乘坐列车》的视频,有同学认为“自由就是完全自己做主,是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所以罗某被限制乘坐列车就是被侵犯了自由”请你结合视频中罗某的行为,说说对此观点的看法。
第二环节:
变成练的环节,将漫画和材料作为练习,来检测和巩固所学知识,进行课堂反馈。
(第三环节:直接删掉或者作为课下作业或者练习。)
(二)复备解读:
1.引入实际生活中的具体冲突点为起点:将突兀的、空洞的“自由的内涵”概括性问题删掉,取而代之以具体的“罗某被限制乘坐列车是否就是被侵犯了自由?”这个生活中实际的冲突点为讨论的主问题和起点,以“罗某买了票就有上车的自由,不让翻越栅栏就侵犯了罗某的自由”的悖论引出讨论。
2.让讨论有抓手,建立目标一和目标二的联系:讨论——说明“自由不能完全由自己做主,要受到限制”——“不能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必须有法律的限制,是相对的”——“与法治不可分割”——“法治标定了自由,同时保障了自由”。在探讨“罗某的自由”的过程中,自由的内涵逐渐明晰,说到底、说透,自由与法治的关系就自然而然地浮出水面。
3.一例到底:案例的取舍,要服务于教学目标。所备的资源丰富,有时是把双刃剑,选择的原则是“最佳”,要优中选优。不能只因为第二环节的材料本身好就舍不得放弃,成了堆砌内容。要精准、充分地体现目标,关联度高、贴合紧密,“一分材料说一分话,一分材料说透一分话。”以罗某的案例,一例到底,一气呵成,话题和材料之间“始终如一”,没有主题的更换,用连贯性强化透彻性。
4.由备知识到备学生:关注点从知识上更多地转移到学生身上。此处学生会怎么回答?有几种可能的答法?学生能说到什么程度?哪些内容是障碍,学生讨论后仍然不能得出的?什么层次的学生掌握到什么程度?哪些能落到纸上,哪些写不出来?把学生作为真实、动态发展的人,把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可能出现的新情况作为备课的主要考虑因素。
(三)复备课堂效果:
1.话匣子:因为引进了现实的矛盾冲突,把教材中的三个观点生活化,“化”在生活的问题和冲突里,符合生活逻辑,源自生活矛盾,并由悖论引发,激起了学生驳斥的诉求,引发了说话的动机,学生打开了话匣子。
2.思维:语言是思维的外在表现,学生有话说了,有争论了,以辨理为主阵地,在争论的过程中自然就引发了思维的碰撞。思维活跃才是真的活跃,课堂气氛自然“活”了。
3.时间给够、问题做透:复备主要精力集中在第一环节上,第一环节一案贯穿,以讨论探究得出结论为主,第二环节学以致用,以“用”和“反馈检测”为主。这样材料和问题都少了,可以集中“优势兵力”把重点环节做够、做透。课堂清爽多了,明朗多了,主线清晰多了,时间找回来了,给学生的空间和时间也就充裕了。
4.留白:精简案例和环节,学生有了思考和讨论的时间,老师也敢于留白了,学生不再受制于課件和烧脑的新材料,不用赶着课件走了,不忙了、从容了、精神了,于是老师也有精神了,这是我们想要的讨论。
5.生成:学生在这个课堂讨论里说的是实话,不是大道理和“诚实的假话”,学生认同了、信服了,材料再多再精彩,也赶不上学生的发挥与发自内心懂了的愉悦感。学生的生成才是真正的教学意义,这便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达成。
6.主体:观课观察的是学生,课堂真正的精彩在学生的表现里,让学生活起来,才是课的灵魂。课堂主角不是老师,而是学生。生活化的问题,“化”在了生活里,问题就不难了,学生能说出来的,老师还有什么必要再带着“爬”一遍?
(四)复备设计意图:
教育的本源是学生的自我获得。教师只需抛出一颗激起涟漪的小石子,提供一个平台、创设一个情境,然后俯下身把这个舞台交给他,相信他、听他、看他、欣赏他、等着他。等着他,在探讨中通过自己的积极参与而认同习得;等着他,在摸索中身体力行体验感悟而获得。以“牵着蜗牛去散步”的耐心和勇气,等着他。
教师只需“目中有人”“眼中有生”,把目光真正放在学生身上,看看他们的反应,我们只需拽着话题的线头不要跑偏,掌控话题发酵和升华的火候,在孩子们的反应中适时地调整问题的深度和难度,在孩子的意见和话语中时时地发现问题,寻找引领点,让活动成为孩子思维的真活动。课堂不能只是给思路、给线索、给答案、给路径,学生不能被老师拽着奔跑。要让课堂和素材为学生的思维服务,顺着学生的思维引导方向,建立问题与问题之间的联系,建立问题和学生生活之间的联系,打通知识和学生生活之间的联系。
课的最高境界是简单,手段就像化妆,得体即可。生活化必须“化”到生活里,否则就是假生活。好的教学设计,并非材料多丰富、多热闹,而在于对学生思维是否是真的调动,也许朴实,也许无华,但是能激发,就是有用。于笔者而言,这次磨课,是个从注重教到注重学的转变,是个由关注知识到关注学生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