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平
摘 要: 中学政治教师应当坚持课堂教学生活化,打通课堂教学与学生实践活动之间的界限,将学生、课堂、教材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构建“生活化课堂”,把鲜活世界提供给学生探索、理解和体验,使他们在课堂学习和社会实践中学会生存和发展。
关键词: 新课程 中学政治 实践活动
中学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既需要通过学校教育予以正确的价值引导,又需要通过学生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内化。传统的中学政治课堂教学脱离实践活动,远离学生生活经验,常常流于知识的灌输和道德的说教,无法深入实践活动,缺乏实效性。教师只有在课堂教学中把政治教学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增强政治课程的有效性。
中学政治实践活动是指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和社会生活,对学科知识综合运用的教学方法。它是学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时要确立“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的理念,以学生为核心,强调学生发展的主体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凸显中学政治学科的德育功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中学政治教师应植根于社会实践做到以下几点。
一、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由远离学生生活的理想化的内容取向转变为贴近学生真实生活的实践活动。
以往的政治课教学,特别强调教材内容的系统传授,学生学习就是为了习得教材中的内容,仿佛学生不是为自己而活着,而是为教材活着,不是为现实生活活着,也不是为理想生活活着。虽然为了说明教材中的某些观点,在教材中也列举了一些例子,但这些例子是理想化的、成人化的。比如,在讲价值观的内容时,都以伟人、模范、杰出的科学家和文化精英作为典型人物,与学生周边的现实生活有着较大的差距,就很难产生共鸣。因此,教材不过是为学生提供的沟通现实生活和可能生活的“案例”,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不是理解“案例”本身,而是理解“案例”之后的某些更有价值的东西。
通过实践活动拓展学习的内容和学习空间,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知识来源于生活实践,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才能体现政治教师的专业特长。
二、在组织学生的实施上要由学生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调动学生参加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利用本土资源开展中学政治实践活动,应尽量提供学生真实体验的机会,倡导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以实践体验、社会小调查、研究性学习为基本活动形式,要注意调动学生参加中学政治实践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政治教师要在实践活动的组织实施中,根据实践课的具体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采用不同组织实施方式与辅导方式,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与教师的有效指导有机结合起来。
中学政治实践活动的实施应让学生亲身经历与实践,使学生在各种活动中获得真实感受。这种内心感受是学生形成认识、转化行为能力的原动力,也是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健康发展的基础。同时,让学生亲自参与探究活动,体验活动的艰辛与愉悦,让其在实践活动中开阔视野和丰富知识。要关注学生的主体意识,鼓励学生立足实际做出自主选择。通过各种途径让中学生走出政治课堂,置身于大自然和社会生活,通过亲身经历和实践活动等获得丰富体验。政治教师对学生的指导主要是适当安排学习材料和活动情境,帮助学生找准自己的位置和活动方式,能够发现自己所学学科知识的用处及今后的发展方向。当学生在活动中遇到相关知识性问题时,教师给予适当帮助。中学政治实践活动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创造性,重视学生的探索与发现,鼓励学生在实践活动过程中发现问题。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如果有了新的目标和课题,政治教师就要鼓励学生研究。鼓励学生不断发现新问题,获得新的感受,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和诱发探究动机。围绕问题积极思考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通过社会小调查、小组讨论、上网查找、实践探索等有效形式,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简便方法和简单技巧。
三、在实践活动的结果上由单一化转变为多元化,充分肯定学生的实践活动成果。
中学政治教师在学生实践活动中加强引导学生,可适当协助学生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注重启发思路,提供线索,不能把学生的探究引入一个已有的结论。对学生的探究发现进行评价时,注重探究学习过程,注重知识综合应用和各种研究问题的方法的掌握,注重探究过程和方式的独立性、创新性、开放性。如组织开展调查时,政治教师不能要求不同组别学生形成统一的调查结论,而应鼓励学生有独特的视角、别出心裁的想法和不尽相同的收获或结论。
四、在课堂结果的评价上由结果评价转变为全程评价,充分肯定学生的实践过程。
中学政治实践活动重视的是学习的过程、思维方法的学习和思维水平的提高,这就决定了它的评价重点不在于成果的形式与水平,而在于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情感态度、探究欲望、创新能力、合作意识等方面的进步,在于学生实践过程中每一步的真实体验。学生若能参加每项实践活动,能努力完成自己所承担的任务,能主动和同学配合,认真倾听同学的观点和意见,能通过学习自己解决身边的一些小问题就都是成功的,都是值得肯定的。不能对学生的评价只看结果,而忽视整个过程。
中学政治课要设计安排合理的实践活动将教育延伸到学生的生活实践中,扩展到社会上,力求使学生将课堂教学获得的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让学习为生活服务。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参与一些和所学内容相关的、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打破我国学科课程一统天下的局面,推动课程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