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梅
摘要:高中阶段是学生自主学习、不断创新、全面发展的关键时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能够提升学习的效率,并且朝着正确方向突破自我后,有机会成为不可多得的建设人才。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服务,让他们更好的完成学习任务;学生要发挥出主体作用,不断提高思维能力、探究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将来,争做有理想又优秀的人。高中语文知识系统性研究后,学生的学科成绩就会进步,核心素养随之形成,有望彰显出人生的最高价值。
关键词:高中语文;有效学习;方法研究;思考;分析
引言: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探究习惯,对于学生综合素质与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来说会产生积极影响。用民主教学代替灌输指导,给予学生不一样的情感体验,通过更新授课手段、补充教材内容、简化学习步骤,在良好的课堂氛围中深入挖掘到每一位可塑之才的内在潜能,这是至关重要的。另外,在和谐师生、生生关系的支持下,高中学生挑战未知、完善自我不再困难,有效学习目标达成以后,就能促进教育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了。
一、学会语文课前预习
高中生已经具备了属于自己的特殊思维方式,在学习过程中,他们更喜欢接收新颖的材料,研究有挑战性的问题。优秀学生学会自主预习,即使脱离教师引导,也能实现全面发展;利用课余时间搜集相关资料,在语文人文的理解中大胆创新,积极探索,相信,这就是真正意义上的有效学习了[1]。另外一点,学生进行语文课前预习,对于教师即将讲解的内容、没有涉及的内容提前感知,独立探索带给他们的惊喜会更多,远比教师直接灌输的效果好得多。有鉴于此,为了提高高中生课前预习的积极性,教师可以通过布置任务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引导,从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一旦学生养成了良好的预习习惯,他们就能在有效学习的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顺利了。
二、采取自主学习方法
新课改倡导学生要成为学习的主人,树立主体性。自主学习方法是相对于教师为主导的接受式学习方法而言的。自主学习就是,学生独立自主学习新的语文知识,自主发现问题、思考探究问题、归纳梳理课文知识结构,基本掌握文章的基本内容。高中阶段,学生已经具备较好的独立学习能力,因此,一方面,教师要放开手,把时间交给学生自主支配,在教学的时候留有余地,让学生有额外的思维空间进行思考探究[2]。另一方面,学生要在自主学习中有所收获。如果一开始在自主学习中就受挫,学生容易丧失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后续主动性的发展。如教师可以布置学生自主预习一篇重要的文言文,可以借助于教学学案的引导,启发学生自主掌握文言文中重要的文言知识。可用选择题的形式让学生凭借自身的语感进行句式分析,以翻译题的样式让学生重点揣摩个别句子。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还有利于学生建立自信心,培养自主预习、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三、注意诗词题目注释
想要开展古诗词的学习,首先要了解整篇古诗词所要表达的意思,在这个过程中就无法避免的要将整首古诗词转变为白话版本,在这个过程中,就需要学生利用到教材当中给出的注释,再通过自身的理解能力,将碎片化的语句处理成一段完整的句子拼凑在一起,从而理解整片文章,而古诗词在创作阶段,题目也在很大程度上表达整首诗所要表达的含义,所以在理解古诗词时,学生一定要注意题目的理解,不能一扫而过,认为题目不重要,而忽略对于题目的理解,在解释古诗词阶段,学生不能仅仅关注于某一句古诗词的解释,如果这样做很容易导致无法将翻译过来的古诗词连接成一篇整个文章,只有将整首诗串联在一起,才能充分了解古诗词当中所包含的诗词内容、创作风格、古诗词创设的意境等。而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找到整首诗词的灵魂,我们口中常说的“诗眼”即是整首诗的灵魂,而作为整首诗的灵魂,它在每一首诗中的位置都不同,但是大体不会脱离两种形式,一种是蕴藏在诗句当中,一种是从全篇当中体现。蕴藏在诗句当中的诗眼一般不会是整个句子,而是短短的一个字或者一个词语,来提炼出整篇文章的精华,很多语感好的学生在阅读诗句的过程中就可以发现它们显著的不同和精华效果,一般情况下,诗眼承担着整首古诗词的灵魂作用,所以一般都是生动的形容词,隐藏在文章当中最精华的句子当中。比如,杜甫的《登高》全篇就以一个“悲”字作为诗眼撑起整篇文章的灵魂,通过语句当中的叙述,由远及近的描写自己所见到的辽阔场景,之后又开始抒情,通过一个“悲”字体现出自己晚年的悲惨境遇,描绘出自己衰愁病苦的自我形象,收束全文。
四、掌握有效做题方法
首先,学生要建立自己的错题集。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避免不了各种考试,考卷发回来以后学生应针对自己考练中出现的易混点、易错点、创新点进行总结,及时建立错题卡片。按照语文老师告诉的:平时训练“错”得多,高考则会“对”得多,所以一定要建立自己的错题集,改正中慢慢的不再犯错。其次,要有针对性地做习题。以前采取的题海战术,最终结果并不乐观,说明语文学习并不是题目做得越多,成绩就会越好,要提高高考语文成绩,应该在应试技巧上下工夫,找到适合自己的有效解题方法。按照学生自己的情况,在精选例题方面,可以选择近三年来全国高考中有命题思路和特点的例题,解剖分析,各种类型试题解答的规范步骤弄清楚后,就会了解到最正确的解题思路,掌握思考分析问题的有效方法,熟悉规范答题的表达要求,主要是语言表达题和阅读鉴赏题。同时学生还可以找老师面对面的沟通,寻找失分的原因,分析提高的方法,这对高中语文学习效果的优化将有很大的帮助[3]。最后,注意规范答题。学生平时要注意总结自己考试中失分的情况,发现很多失分都是因为不规范造成的,比如:语句表达不规范,有语病、表意模糊;作答格式不规范,应该分点作答却不分点,缺乏应有的作答层次;书写不认真,出现不该有的笔误等。当他们发现自己存在这些问题后,开始对自己复习备考过程中进行审视,发现这些问题来源于不规范训练,和对语文的学习态度有关。所以,在语文复习中,通过强化规范意识,审题时咬文嚼字;解答时要对题作答、分层分点分条作答,对简答题要先打草稿;对各类知识与问题要有作系统分类归纳的意识与习惯;阅读时要养成勾画圈点,抓关键词、分析句间关系的习惯,答完题要回头仔细检查,以免遗漏要点…学生更好的实现全面发展就更容易了,语文思维充分活跃,认知体系随之完善,后续学习活动的参与,他们将会表现的更加积极。
结束语
总而言之,学习方法得当,学习效果就会事半功倍;学习方法不当,那么学习效果将会事倍功半。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找到合适的学习方法至关重要,学生自己研究适合自己的有效学习方法也很必要。不断探索才有惊喜,语文学习才有意义。
参考文献:
[1]张瑞.高中语文有效学习方法的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8(30)99-100.
[2]徐开勋.论高中语文课堂的有效学习[J].科教文汇,2018(13)252-253.
[3]姜哲.高中語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有效学习[J].青年文学家,2018(40)117-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