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新华
摘 要:培养学生的历史与社会核心素养是人文素养的重要构成之一。初中《历史与社会》对学生的培养不仅仅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更是历史与社会学科自身的要求。历史与社会教学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高的目标,教学要求学生具备学习历史应该具备的核心素养,历史与社会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将历史核心素养融入到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中。本文浅谈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必要性、重要性及如何具体可行的在历史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历史;社会活动
引言:历史核心素养是学生学习历史以后具备历史学科本质特征的关键成就。培养历史核心素养具有深远影响,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学习,而且对学生发展、成长具有实际和长远意义。八、九年级是初中生的关键时期,培养他们的核心素养关系到他们未来的发展。初中历史核心素养包括五个部分,分别是“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认证、历史解释和核心价值观”,涉及到学生的时空观、史观、价值观、解读历史能力和历史思维等等方方面面,是全面培育学生的重要方法,历史教学和社会实践的结合可以更好地完成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
一、必要性
培育初中《历史与社会》历史核心素养具有极其重要性。第一,满足历史学科特性的要求。历史学科是一门人文性很强的学科,让学生学习优秀的各国优秀的历史文化,畅游在历史文化的海洋中,培育学生学习历史的核心素养,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第二、践行以人为本理念。素质教育改革中的以人为本理念是教育的重要思想,历史和“人”是不可分割的关系,历史更多的是关注过去的人类社会,充满了人文主义精神,学习历史本身就是在践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第三,完成历史教学目标。新课标改革对历史教学目标做了新的规定。历史教学通过三方面的课程设计来达到历史课程的育人目标,也就是培育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以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作为出发点,教师可以更合理地设计教学目标,有效利用课堂时间来完成更高的教学目标,全方位培养学生的各种历史能力。
二、培养策略
(一)唯物史观
唯物史观是学生学习历史的一个大框架,学生要从大的整体方向把握和学习历史。《历史与社会》中涵盖中国和世界的通史,无论是中国通史还是世界通史都需要学生从唯物的角度整体把握世界历史。世界历史涵盖了古代史、近代史和现代史等全方位的世界历史。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唯物史观角度正确认识世界史,认识到世界通史中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以八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二单元第一课《西欧封建国家与基督教文明》为例,引导学生探究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11世纪以后,农奴和领主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资本主义雇佣关系又是怎样的关系”,让学生从中世纪晚期西欧经济入手分析,了解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关系以及它们带来的社会变化,深入理解资本主义雇佣关系,思考它的产生使社会生产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教师带领学生深入理解资本主义萌芽,把西方的资本主义萌芽和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相比较,让学生掌握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掌握经济原因是西欧社会变革的根本原因。
(二)时空观念
时空观念是学生把某历史事件的时间和空间相联系进行觀察、分析的观念。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从一定角度引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思考,让学生自己去概述某历史事件的知识框架,构建历史时空体系,加强历史时空观念。八、九年级学习的世界历史就需要学生从时间、空间上全面把握世界历史。时间上要知道古代、近代和现代世界历史上发生的大事件,空间上要对世界重要国家的地理位置有清晰地认识。以八年级《历史与社会》第六单元第一课《连通世界的新航路》为例,让学生动手画一幅自己想象中的十五、十六世纪的世界地图,然后教师展示十六世纪欧洲的世界地图,让学生自行对比其中的不同,然后进行分析和探究,学生发现没有美洲大陆,引导学生探究美洲大陆出现的最早时间,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发现有几位重要人物对“发现世界”有重大作用,他们通过航海发现了很多中世纪以前欧洲未知的地方,在地图上标注,并找出他们各自航行的航线,这就是“新航路”,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新航路开辟具有重要意义,让学生从时空角度分析它的影响,它虽然是在15世纪末发生,但对于今天依然有重要的意义,站在世界的大时空背景下分析开辟新航路的影响。
(三)史料认证
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离不开历史史料,历史史料是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教师直接给学生讲解达不到教学目标,让学生自己去分析所给的历史史料,从而得出自己的结论,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同时培养他们多角度分析问题。阅读历史史料可以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阅读文言文史料还能增加文言文学习能力,有助于学生学习语文文言文课文。以八年级《历史与社会》第八单元《殖民扩张与民族解放运动》为例,让学生通过不同角度的史料分析早期殖民扩张的影响。探究殖民扩张对欧洲的影响和对殖民地的影响,学生受到固有思维的影响,学生不能理解关于殖民扩张对被殖民地区的有利影响。教师就“客观上有利于殖民地近代化”这一点影响,可以给学生展示一些史料,让学生分析探究,也可以小组的形式讨论。中国作为欧洲很多国家的殖民地,可以以中国作为例子让学生探究,降低学生理解的难度。从材料中全面分析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锻炼学生的历史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四)历史解释
历史解释是用历史语言解释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考查学生综合历史素养。学生不仅要理解和记忆历史知识,还要学会运用历史知识。历史解释要求学生掌握好历史基础知识,可以辨别历史叙述与历史事实之间的差别,以客观的态度叙述历史。以八、九年级人教版历史为例,可以在课堂上锻炼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让学生运用历史解释的方法解释《汉谟拉比法典》,注意时间、人物等的重要要素,还有欧洲重要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学生要对它有一个全面的把握才能正确解释,历史解释包括文艺复兴的时间、发源地、性质和意义等等。
(五)核心价值观
重视学生历史情感态度的培养,促使他们形成历史核心价值观,培养历史核心素养。九年级学习世界通史注重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国家认同和环境意识。以八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七单元第一课《工业革命》为例,让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掌握第一次工业革命产生对世界的影响,让学生认识到科技发展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性。通过学习八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一单元第一课《亚非大河文明》中的古代埃及、古代两河流域和古代印度文明,认识到古代中国作为延续五千年的人类文明,为人类文明作出巨大贡献,增强对国家的认同感、自豪感和荣誉感。
三、重要性
学习《历史与社会》的过程中培育初中生的历史核心素养有重大意义。第一,为学生高中学习历史奠定良好的基础。初高中历史都是一门比较重要的学科,初中《历史与社会》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浅显的学习不利于学生以后的发展,培育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让学生掌握了历史核心的五大项基本能力,为学生高中学习更深入地学习历史奠定了坚实基础。第二,有利于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秉承“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历史核心素养是人文素养的重要构成部分,培育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促进了学生人为素养的提高,从而让学生全面发展。第三,增强学生的社会发展能力。核心素养主要是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必需能力。培育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增加了学生的个人能力和品格。教学要以史为鉴,不能让现代学生成为学习的附庸品,不能再步古代科举考试“百无一用是书生”的后尘,学生在学习书本上历史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形成自己的正确的价值观。
四、结束语
培养学生历史与核心素养,离不开对学生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认证、历史解释和核心价值观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巢昌明.例析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J].教学月刊·中学版(政治教学),2016(6):12-14.
[2]俞敏.观生活之“景”生人文之“情”——历史与社会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简[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7(12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