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散式”课堂教学方式的探究

2019-09-10 13:59王文军
求学·教育研究 2019年1期
关键词:课堂革命核心素养

王文军

摘 要:“离散式”课堂教学方式是以创新、实践和探究为特征,以厚植学生核心素养为出发点,把一节完整的课离散成两个半节课,按照课上初始探究、课下深度探究和课上展示再探究的步骤,采用线上、线下学习相结合,课内课外学习相联系的一种教学方式。“离散式”课堂教学方式颠覆了原有的教学理念,彻底打破了原有课堂教学的组织方式。三年多的教学实践证明,“离散式”课堂教学方式高度契合了“立德树人”教育的根本任务,真正实现了“课堂革命”。

关键词:核心素养;课堂革命;“离散式”课堂教学方式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为我国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增添了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的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要实现这一要求,必须深化课堂教学方式的改革。“离散式”课堂教学方式正好契合了课堂改革的要求,直击课堂教学的顽瘴痼疾,有效实施了素质教育,厚植了学生的核心素养,真正实现了学生终身发展并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要。

一、我国课堂教学方式现状的分析

目前我国课堂教学方式既有传统的,又有创新的,还有传统与创新相混杂。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以教师为教学的主体,认为知识是教师到学生的一种单向传递,注重教师的权威性,其突出特点是“满堂灌”。这种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一定意义上窒息了学生的创造意识、探究精神。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教学方式的弊端更加凸显,亟待改革。

随着新课程改革步伐的加快和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不断落地,原有的課堂教学方式已经很难贯彻新课程理念,很难适应新课标要求,于是出现了诸如杜郎口的“10+35”模式,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后茶馆式”以及“高效课堂”等多种教学模式。这些教学模式有利于冲破禁锢教师思维的传统教学观念,迎来了“课堂革命”的春天。但其弊端也显而易见。主要表现在:课堂45分钟内要完成诸多教学活动,导致课堂忙乱不堪,出现为活动而活动的现象。有些课堂变成作秀课,教学效果很难达成。如课堂时间不够,教学活动难以有效开展;空间受到限制,大多活动是在教室内进行的,束缚了学生和老师的手脚;学生查找资料的方式受到限制。在课堂上,学生读书、老师教书,学生探究书本、讨论书本。整个课堂是以书为本,课本就成了课堂的唯一资料。学生在课堂上无法涉猎与课堂教学有关的课外知识,实践活动不充分。课堂活动形式多于内容。课堂像集市,像演戏,像打仗,忙乱不堪。

因此,现有的课堂教学方式没有真正达到自主探究的目的,很难实现“教师在课堂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1】的要求。教学质量大打折扣。从问卷调查的结果看,这些所谓创新型教学方式在某种意义上说,也制约了学生深入探究问题的兴趣,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基于上述存在的问题,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了“离散式”课堂教学方式。

二、“离散式”课堂教学方式高度契合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1.什么是“离散式”课堂教学方式

所谓“离散式”课堂教学方式,是以创新、实践和探究为特征,以厚植学生核心素养为出发点,把一节完整的课离散为两个半节课,按照课上初始探究、课下深度探究和课上展示再探究的步骤,采用线上、线下学习相结合,课内课外学习相联系的一种教学方式。

2.“离散式”课堂教学方式为“课堂革命”开辟了广阔天地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离不开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离不开学生自我生成知识过程。“离散式”课堂教学方式最大的优势在于课内课外相结合,线上线下相结合。突出特点在于打破了原有课堂教学内容的完整性,把本来一节课的教学内容离散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初始探究阶段。教师利用第一节后半节课(时间长短依据教学内容和活动而定),教师课前预设问题,学生粗读思考问题,学生做题暴露问题,学生讨论发现问题,其主要目的在于激发、点燃学生课下自主探究的欲望和动力,为第二个阶段打下良好的基础。第二阶段为课下深度探究阶段。该阶段是“离散式”课堂教学方式的关键阶段。它克服了其他教学方式受时间、空间、资源、活动方式的限制。该阶段主要以课外活动为载体,学生能够比较充分地开展自主探究、合作探究、深度持续探究,是学生自我生成知识、提升能力、参与社会、培养核心素养的绝佳阶段。第三个阶段是课上展示再探究阶段。利用第二节前半节课的时间(时间长短依据教学内容和活动而定),各小组按自主探究单的要求,分组推选代表展示本组课下探究成果,对未能解决的问题可以向其他组提出,各组共同探究,各组还可以向其他组发问,开展组与组之间的深度探究。该阶段是深层次思维碰撞的阶段,也是总结提升的阶段。

3.“离散式”课堂教学方式有利于厚植学生核心素养

所谓“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我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标,围绕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提升学生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要点。“离散式”课堂教学方式高度契合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特别是第二个阶段,是其他课堂教学方式无法替代的,不能比拟的。其优越性在于:

(1)完善教学思想。“离散式”课堂教学方式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发现、主动探索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实现“学”与“做”的有机统一。

(2)健全教学目标。坚持知识与能力、学习与创新、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并重,重点在于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3)延伸教学过程。做到课上课下学习相结合,线上向下相联系,给予学生充分思考和探究的时间和空间。

(4)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离散式”课堂教学方式把课堂交给了学生,课上、课下及各个环节都以学生的“学”和“做”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探究的作用。

(5)凸显教师的主导地位。无论是前半节课的引导、渲染,还是后半节课的学生学习成果展示,无论是课下自主探究,还是课堂展示再探究,“离散式”课堂教学方式的三个阶段都离不开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6)体验学习全过程。“体验”是“离散式”课堂教学的灵魂。这与“体验式教学”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开展研究性学习”“进行常态化的社会实践”和“利用虚拟场景教学”【2】等,既是“离散式”课堂教学的实现途径,也是“离散式”课堂教学任务的呈现方式。

(7)丰富教学手段。“教育心理学认为,人的情绪情感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3】“离散式”课堂教学方式充分利用了现代和传统教学的各种手段,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内课外探究活动,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挖掘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促进课堂教学提质增效。

(8)离散教学内容。这是“离散式”课堂教学方式独特优势,它突破了常规教学所追求的教学完整性,做到分散教学任务,离散教学内容。

(9)突出素养评价。“离散式”课堂教学方式一改过去重知识、重讲解、重练习、少实际操作、少真实性的社会实践活动,突出了学生实践能力和核心素养的培养。

(10)开放教学资源。“离散式”课堂教学方式需要学校各种教学资源全天候开放,特别是下课、放学、周末、节假日开放,以利于学生随时查阅资料、开展自主探究,同时也需要社会开放相关的学习资源。

三、“离散式”课堂教学方式的理论依据

“离散式”课堂教学方式的理论依据是建构主义的理論和王阳明的心学。

1.建构主义的理论是“离散式”课堂教学方式的理论基石

建构主义主张,“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赋予意义却是由每个人自己决定的。我们是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建构现实,或者至少说是在解释现实,每个人的经验世界是用我们自己的头脑创建的,由于我们的经验以及对经验的信念不同,于是我们对外部世界的理解便也迥异。所以,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这种建构是无法由他人来代替的。”【4】“离散式”课堂教学方式基于这一理论,离散教学内容,分散教学活动,做到课内课外、线上线下、学与做有机统一,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探究性,提升了学生的核心素养。

2.王阳明的心学为“离散式”课堂教学方式提供了富饶的土壤

王阳明认为,“自家痛痒,自家须会知得,自家须会搔摩得;既自知得痛痒,自家须不能不搔摩得,佛家谓之‘方便法门。须是自家调停斟酌,他人总难与力,亦更无别法可设也。”【5】其意是自己的痛痒,只有自己知晓,自己一定能挠到痛痒处;既然自己知道痛痒,那就必须靠自己去挠痛痒。佛家把这叫作“方便法门”。必须是自己调整琢磨,别人很难帮上忙,也更没有别的什么方法可以借鉴。王阳明以“自家痛痒,自家须会知得,自家须会搔摩得”为喻,说明学习要自己领会,自己实践。“离散式”课堂教学方式汲取了王阳明心学中的“自家痛痒”等理论,为“离散式”课堂教学方式提供了富饶的土壤。

四、“离散式”教学方式的基本目标和终极目标

1.教师目标:教师要有更广的眼界和科学有效的指导能力;教师不仅要具备学科、社会广泛的知识,更要具有深厚的学科素养和核心素养;教师要具有掌控教学全过程的能力。

2.学生目标: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核心,厚植学生学科素养和核心素养。

3.课程目标:彻底改变现有教学过程中不利于学生自主探究、创新意识和核心素养培养的条条框框。

4.终极目标:培养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用之才。

五、“离散式”教学方式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手段

1.调查问卷法

在课题研究之前,课题组在学生中进行了现有教学方法利与弊的问卷。学生对传统和新型的教学模式都提出了质疑。学生认为,传统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发挥。现有的教学方式,形式有余,学习不能深入,学习效果不佳。经过三年的教学实践,“离散式”课堂教学方式得到了学生的充分肯定。

2.文献研究法

在课题研究中,课题组查阅了大量的文献,主要有《中学政治教学参考》、皮亚杰《儿童心理学》《中学政治及其他各科教与学》以及《王阳明全集》等杂志和书籍,特别是利用互联网查阅了大量资料,开阔了视野,了解了国内国外课堂研究动态,学习了有益经验,提高了课题研究的可信度和科学性。

3.实证研究法

(1)加大了“离散式”课堂教学方式的教学研讨。利用每周教研会,深化课题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课题组老师利用“离散式”教学方式组织教学更加自如,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科素养得到进一步提高。

(2)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通过上示范课、说课、听课、评课,不断完善“离散式”课堂教学方式,提高了“离散式”课堂教学的实效性。2018年11月底,由陕西省宝鸡中学主办、陕西省第二批八个政治名师工作室协办的“核心素养下深化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改革暨2019年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策略”研讨会上,课题组白永利老师利用“离散式”课堂教学方式组织了教学,赢得了与会专家、教师的高度肯定,认为“离散式”课堂教学方式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契合了新课标要求,为“活动课”的开展搭建了更为宽广的平台。

六、“离散式”教学方式所遵循的十大原则

1.分散性原则。“离散式”课堂教学方式把整个教学环节离散成三个阶段。即初始探究阶段、课下深度探究阶段和课上展示再探究阶段。拉长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各个环节活动更加充分。

2.探究性原则。“离散式”课堂教学方式更加注重学生课下自主学习、自主探究,有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

3.兴趣性原则。“离散式”课堂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自主探究的热情,点燃了学生探究欲望。教师课前预设问题、课堂制造悬念、营造探究氛围将成为调动学生探究兴趣的关键。

4.交流性原则。“离散式”课堂教学方式凸显了课下交流和课上交流。课下自主探究需要交流,课上展示成果更需要交流。交流互动贯穿于“离散式”课堂教学方式的始终。

5.主体性原则。在“离散式”课堂教学方式中,学生始终处于教学活动的主体地位。三个阶段都以学生为中心,凸显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我生成知识、自我感悟和自我提升的特点。

6.主导性原则。在“离散式”课堂教学方式中,教师起到导航、点拨、纠错、归纳总结甚至深化引领的作用,有效防止了教师与学生主导与主体地位相互错位的问题。

7.协作性原则。在“离散式”课堂教学方式中,探究活动不是单个学生的活动,而是分工协作的活动,更需发挥团队的作用。

8.竞争性原则。为了进一步促进课下探究活动的有效开展,“离散式”课堂教学方式引入了竞争机制。组内各成员、各小组之间开展竞赛评比活动。

9.减负性原则。“离散式”课堂教学方式有利于减轻学生学业负担。“生硬、冰凉”的纸质作业减少了,有趣的探究性活动增多了。

10.实践性原则。“离散式”课堂教学方式最大的特点是实践性。学生根据学习任务开展相应的实践活动,如开展社会调查、各种社会实践,真正做到切近社会、切近生活,促进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能力,厚植素养。

七、“离散式”课堂教学方式的教学流程

八、“离散式”课堂教学方式的研究成果

1.课堂教学目的更加明确。“离散式”课堂教学方式以提升学生学科素养和核心素养为根本遵旨,以自主探究、合作探究为载体,寓学生学习于“亲历”之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实现厚植核心素养的目的。

2.颠覆传统教学思维。新课改的关键在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厚植学生的核心素养。这需要教师遵循新课改理念,做到“在知识‘构化中寻根,把问题做‘少;在过程‘优化中促思,把课堂做‘空;在反思中‘深化,把领悟做‘实”。【6】“离散式”课堂教学方式颠覆了传统的教学理念,打破了原有课堂教学内容的完整性,突破了原有的知识定位。

3.课题成果丰硕。经过三年的试验推广,“离散式”课堂教学方式在宝鸡中学進行试验,在宝鸡市凤翔县西街中学、汉中市汉中中学、汉中勉县二中等学校进行了试验推广,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课题组发表相关论文2篇,1篇文章获得《教学月刊》论文评比二等奖,课题荣获省级二等奖和宝鸡市自然科学三等奖,总结体会14篇,课堂实录15节。“离散式”课堂教学方式在全国有一定的影响。

九、几点思考

1.在试验开始阶段,由于学生还未能完全摆脱传统的教学模式,学习自觉性不强,个别班级学生成绩提高不明显。

2.“离散式”课堂教学方式在教学实践中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成果推广有待进一步加强。

总之,“离散式”课堂教学方式契合了“课堂革命”的要求,实现了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新课程理念,厚植了学生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王春艳.探究性实验教学指导策略[J].中学政治及其他各科教与学,2016(10).

[2]侯沛成.体验式教学的三个实施途径——以思想政治课为例[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5(11).

[3]张文秀,郭敏.高效课堂“情”归何处——以“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为例[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5(12).

[4]许大成.生本课堂:把根本问题交给学生[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5(10).

猜你喜欢
课堂革命核心素养
开展课堂教学改革 实现高职课堂革命
企业学院深度协同的“五教合一”育人模式
从细微处做实小语“课堂革命”
浅析如何在《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课程中推行“课堂革命”
浅谈APP学习软件对英语教学的影响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