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瑞敏
摘 要:当下城乡幼儿园发展不均衡问题日益突出,为解决城乡幼儿园的发展问题,石家庄市藁城区廉州学区不断探索与实践,整合优化资源配置以架构集团模块,加强交流与培训以提升幼儿教师业务素质,并结合园区环境深挖文化内涵,加大资金投入改善环境条件,逐渐形成“一园一品,百花争艳”的幼教工作新局面,积极提升学区幼儿教学工作质量,开拓城乡幼儿园均衡发展新路径。
关键词:幼儿园;;均衡发展;资源优化;教师素质;文化内涵
中图分类号:G6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9)30-0053-03
历经多年的探索与实践,石家庄市藁城区廉州学区采取多种措施,整合优化资源配置,激发学区教育活力,不断促进廉州学区学前教育工作高质量发展。目前,石家庄市藁城区廉州学区有独立园4所,小学附属园10所,在园幼儿2900名,教职工280名,且分管8所民办园的教学业务工作。其中,北街、东城两所幼儿园被评为“河北省示范性幼儿园”,育才幼儿园、表灵幼儿园被评为“石家庄市农村一级幼儿园”,其余幼儿园均为“藁城区规范化幼儿园”,廉州学区幼儿园发展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
一、架构集团模块,促进均衡发展
石家庄市藁城区廉州学区幼教工作始终坚持以推进城乡幼儿园均衡发展为目标,创新思路,加大投入,逐步建立了完善的幼儿园发展体系。2016年,石家庄市藁城区廉州学区成立了由专人负责的学前教育推进组,推进组对东幼、北幼集团进行了拆分重组,将其调整为东幼、北幼、育才三个幼教集团,并充分发挥三个龙头园的示范和辅射作用,在办园理念、文化建设、过程管理、家园共育及特色办园等方面,实现优质学前教育资源共享和分层提升。
各龙头园的中层领导、骨干教师积极深入各组团园,通过实地考察、座谈、查阅档案、访谈、观摩课堂等多种形式,了解帮扶幼儿园的园情及工作情况,为其制定切实可行的指导计划和实施方案,并帮助组团园积极建立和完善园所的组织机构、制度和职责等,以逐步提升组团园的规范管理工作。
此外,廉州学区中心校每学期会对三个集团总园及组团园进行逐项考评,从园所管理、文化创设、卫生保健、教师素质、幼儿活动、家园共育、安全管理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并评比选出“七佳幼教集团”。這一评比活动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园长和教师的积极性,提升了廉州学区的幼教集团工作质量。
二、拓展职业视野,提升教师队伍素质
幼儿园园长和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策划者、设计者和引导者,也是办园特色的创造者和各项措施的践行者。因此,幼教队伍的素质状况直接关系到幼教工作的质量和管理水平,并进一步影响到幼儿教育事业的长足发展。
在幼儿教育实践中,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不仅要具备“弹、唱、说、画、跳”等基本的专业技能,而且要具备崇高的职业道德、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较强的专业能力。教育部2012年颁布的《幼儿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从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三个维度,从职业理解与认识、对幼儿的态度与行为、个人修养与行为、反思与发展等14个领域对幼儿教师提出了62项基本要求。这为幼儿教师开展保教工作提供了基本规范。基于此,廉州学区中心校在注重提升幼儿教师基本专业技能的同时,也重视幼儿教师专业素养的培育,鼓励现阶段的幼儿教师由“教书匠”向“专家型、高素质、创新型、具备合作精神与创新能力的人”转变,并加强对幼儿教师的培训力度,以促使幼儿教师专业水平的持续提升。
首先,多途径强化教师专业素质。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直接影响到幼儿园的办园质量与园所的内涵发展。为此,廉州学区积极探索,将促进幼儿教师成长列入幼儿园工作的议事日程,激励幼儿教师从以下三个方面提升个人素质:多读书,不断吐故纳新;多交流,不断取长补短;多反思,不断完善自己。幼儿教师综合素质的提升是实施科学保教、实现新时期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幼儿教师应加强学习,更新教育观念,以实现幼儿的全面发展。
其次,开展多元化的教研活动,借助教研活动,提高幼儿教师专业素质。一是开展课堂教学实录,对教师教育活动进行观摩研讨,通过分析研究教师的教学行为,促使教师对实际工作进行反思,引导教师学习不同的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组织形式、教育评价,以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行为,探寻教育活动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实现互相学习和共同提高。二是自荐活动互助式评价,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参与意识,教师自主选择、自荐活动,园长、教师即时评析,有效提高教师的教育能力和教育效益。三是同伴互动式教学研讨活动,这种研讨形式改变了传统的园长讲座方式,采取教师参与讲座的方式,而教师在搜集教育新理念、新信息,准备培训内容的过程中,逐渐积累了各种先进的管理理念、幼教理念及园本教研活动知识,以此提升教师的教育研究能力。
再次,走出去实地考察办园先进单位,将模式拷贝和触类旁通相结合,明确自己的办园理念,形成自己的办园特色,营造专业而富有感召力的办园形象。近年来,廉州学区组织优秀园长、骨干教师分别到北京、南京、深圳、成都等地参加各类培训观摩30余次,深入学习各地的先进办园经验和办园模式,以点带面,极大地促进了廉州学区幼教工作质量的提升和学前教育工作的发展。
三、突出文化特色,促进内涵发展
幼儿园内涵发展的关键是幼儿园的文化建设。幼儿园文化的核心是幼儿园在长期的办园过程中所形成的共同价值观念、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它是幼儿园特有的,且为幼儿园大多数成员所共同遵循的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和行为规范。从某种意义上说,幼儿园文化蕴涵着幼儿园的办园方向、目标确立、运营策略、社会责任以及园长对理想幼儿园模式的系统构想。它决定着幼儿园的精神面貌,是凝聚和激励全体保教人员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精神力量,是幼儿园得以可持续发展的巨大内驱力。
近年来,廉州学区各幼儿园在对自身资源进行充分分析的基础上,树立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从制度文化、课程文化、教师文化、幼儿文化四个方面,全面、系统、高品位、高标准地构建具有幼儿园特色的文化体系,以明确幼儿园的办园目标,彰显各幼儿园的办园特色。其中,北街幼儿园构建了“萌—雅—悦”文化体系,分别对应生命教育的三个层面,形成生命教育文化的架构,并且开发了生命教育园本教材,让三维课程落到实处;东城幼儿园积极打造“绘七彩乐园,筑幸福童年”,以红色美德、橙色礼仪、黄色传统、绿色科技、青色美术、蓝色健康、紫色才气为园所文化,培养七彩教师,培育七彩宝贝,让每一个生命绽放最绚丽的色彩;育才幼儿园秉承“国学浸润心灵,习惯蒙养智慧,快乐伴我成长”办园理念,传承并发展了“礼”文化,将“礼—理—立”作为礼教育追寻的目标,并积极开发园本教材,同时引进“5S定位管理法”,不仅提升了园所形象和教职员工的归属感,而且培养了幼儿的秩序感。
各幼儿园因势利导,均建立了独具特色的幼儿园文化,例如,表灵幼儿园以“树”为载体的“润”文化,陈家庄幼儿园的“爱”文化,北营幼儿园的“礼”文化,城子幼儿园的“生态”文化等等。构建良好的幼儿园文化,可极大地激发教职工的群体意识和团队精神,有利于促进幼儿、教师、幼儿园的可持续发展和办园特色的形成。
四、巩固家园共育,携手打造乐园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在幼儿的教育与成长过程中,家长、幼儿园的共同参与,有利于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为此,廉州学区依托家长学校开展家园携手共育活动,调动家长参与幼儿园管理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鼓励家长为园所管理建言献策,各家委会成员及时反映幼教信息,促进园所不断向正向发展。各园所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发挥家长的主观能动性,由部分家长自制可供幼儿操作的部分区角材料,极大地丰富了区角活动的材料来源。此外,借助家长学校,传递先进的幼教理念,提升家长素质,以凝聚社区力量,形成教育合力;园刊、园报助力家长了解园所信息;微信平台增进家园沟通,以此创建和谐的家园关系。借助多元途径,点燃家长热情,激活家庭的能量,让家庭和学校成为孩子生命自由舒展和绽放的乐园。
五、不断加大投入,创建良好物质文化环境
在石家庄市藁城区教育局的引领下,廉州学区狠抓学前教育的发展,不断改善办园条件,高标准新建了育才幼儿园、北街幼儿园、表灵幼儿园、五界幼儿园、北营幼儿园,并改善了一批幼儿园的教学条件,铺设幼儿室外活动草坪,粉刷幼儿活动室及教学楼,为各园所安装空调、购置大型玩具等。经过不懈的努力,廉州学区的幼儿会在更加优越的环境中幸福成长。
解决城乡幼儿园发展不平衡问题的关键在于整体上对教育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提升各幼儿园的物质和硬件条件,微观上加强幼儿园的合作交流,提升教师素质,最终促使幼儿园因地制宜,寻找自身的发展路径。石家庄市藁城区廉州学区不断探索,博采众长,积极进取,在过程中推进,在发展中创新,在探索中前行,开创了“一园一品,百花争艳”的学前教育新局面,廉州学区将砥砺前行,不断推进学前教育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