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燕
摘要:在中职语文教学过程当中应用分层教学法能够很好地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帮助中职生迅速找寻自己在语文学习当中的定位,结合自己的实际语文水平,开展不同强度的语文知识学习活动,使语文学习更具目的性、针对性。
关键词:分层教学;中职;语文;教学应用
分层教学法是一种教师依照当前教学条件以及学生特点而开展分层次的教学方法,这样的教学模式能够比较清晰地将不同理解能力、语文基础水平的学生区分开来,然后设计不同教学要求以及教学过程的教学指导策略,有效提升中职生语文水平。该文笔者将从三个方面简单介绍如何在中职语文教学当中应用分层教学法。
分层教学的意义
学校教学比较重视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对于语文教学工作投入的注意力不是很足,学校的这种态度则会无形当中对学生学习态度产生影响,学生在潜意识当中自然也就不会意识到语文学科的重要性,在学习语文时所持态度比较放松,注意力无法保持长时间集中。如果教师能够采用分层教学法对学生水平进行合理划分,则有可能激发出学生学习语文学科的兴趣。教师在进行学生分层的时候,应当从多个方位考虑划分因素,既要了解中职生实际语文水平,又要对学生今后目标规划有一个大致了解,在尊重学生意愿的情况下与他们进行沟通交流,实施分层教学法。
教师可以采取隐形分班策略,在进行学生划分的时候不需要依照成绩进行明显的区分,学生要自行根据学习潜力、对语文学科兴趣等等参考因素选择层次。学生在进行选择的时候,也会对自身能力有清晰的认知。在学习语文知识的时候,自然而然地会从自己的薄弱之处入手,尽可能地完善自我。另外,有条件的院校还可以采取分层走班的教学形式,根据学生阶段考试成绩制定语文班级名单,然后让学生依照班级名单贯彻走班语文学习模式。学生也能对这样的走班模式有浓厚的兴趣,在学习语文的时候也会展现出极其强烈的学习欲望。
明确划分教学目标
明确的教学目标是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保障。中职语文教师在为学生进行知识讲解的时候,也应当分阶段地制定教学目标,有的学生可能在某一阶段学习劲头不是很足,但是经过教师一段时间的教学以后,学生会对语文学科产生十分浓厚的兴趣,愿意接受教师指导,并积极开展语文学科探究活动。还有的学生,可能过去语文能力比較强,但是由于某些因素导致了他们在学习语文知识上面表现出来的积极性不高,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就要在现阶段以鼓励、启发为主,尽快让学生回归原先的学习状态。明确的教学目标划分可以让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都能够得到最合适的知识指导。还有的学生,可能一直都是语文成绩不是很好,但是他们的学习态度十分认真,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并且在课下能够很好地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可能是受限于自身天赋能力,虽然最开始这些学生语文水平有一个飞速提升,但是会很快达到一个瓶颈期,无法进一步地取得比较理想的语文成绩。针对这一阶段学生的特点,教师的教学目标应当放置在保持好学生心态上面。在制定教学目标和相关教学工作的时候,首先要做的就是安抚好学生情绪,让学生对自己充满信心,也能够紧紧跟随教师的步伐,增加知识储备量,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和阅读理解能力。
作业布置体现层次
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人与人的想法、行为习惯等等都会存在一定的差别,而中职生所接受的教育程度以及成长环境都不尽相同,在学习语文知识的时候,自然也会表现出不同的学习状态。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切忌一概而论,要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个体的需求,分层次地设定作业任务,以此来实现对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教师在为学生布置语文作业的时候,也应当有目标性地进行分层布置。教师可以通过不同的作业任务了解学生特点和需求,然后更有针对性地研究不同的作业任务。
比如,教师可以为学习能力比较强的中职生布置一些面向考试以及将来就业的语文相关作业任务,让学生能够有更多的机会近距离接触升入高阶院校的模拟考试环境,提升自身语文知识水平,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争取能够有机会进入其他优秀院校进行深入学习。而平时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学生,则可以为他们布置一些与今后的就业相关的任务内容,让学生学习巩固语文知识的同时,也对于本职业今后的就业情况信息有大致的了解。如果班级当中存在语文基础薄弱的同学,教师就要适当降低作业难度,以摘抄课文段落、名人名言等作业,帮助他们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需要注意的时候,教师在为学生进行作业批改的时候应当一视同仁,为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进行精批细改,找到学生作业当中存在的问题,然后耐心帮助学生纠正问题,使学生提升作业完成的质量。
总而言之,在中职语文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应当进行学生能力层次的划分,依照不同的层次而设定具体的教学任务,从而满足不同中职生的学习需求,灵活地开展因材施教,提升课堂效率,为中职生学习与就业奠定基础。
(作者单位:江苏省高港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