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开启心智之门

2019-09-10 18:22陈玮婷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9年12期
关键词:心智阅读高职

内容摘要:有数据显示,中国人年均阅读量持续个位数,长期大步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高职英语,作为高职教育的必修课程,阅读量要求远不足于普通高中,相比国外高校更是天壤之别。文章从古今中外说阅读,分析高职英语阅读的现状,讨论英语阅读对高职生求学、求职及个人知识、修养、人格完善的作用,呼吁教育决策者和设计者改变现状、重提阅读。

关键词:高职 英语 阅读 心智

一.前言

中国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要求考生首先熟读经传。现代“科举”高考,阅读文选材更是古今中外、包罗万象。近年英语高考阅读文被揭选自英美严肃媒体和专业刊物,如《经济学人》、《时代》、《科学美国人》、《每日邮报》、《读者文摘》、《基督教箴言报》等,更有甚者转载自世界顶尖杂志《科学》网站。[1]时效性在各类英语“国考”中越发突出,如2018年高考上海卷,一篇阅读文4月16日才出现在国外教育网站上,江苏卷的完形填空出自4月5日的《每日邮报》。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选材同样与时俱进,在国内热捧各种教学APP时,一篇转自美国教育界的文章已经提出质疑。2015年世界著名社交网站facebook(脸书)的创始人扎克伯格给刚出生不久的女儿朗读《宝宝的量子物理学》,一石激起千层浪。2016年一篇名为《女神赫敏在地铁里丢了本书,结果整个伦敦读疯了》的文章在朋友圈热传。欧美人的阅读习惯从学龄前开始培养,进入学校更有严格的阅读量要求。例如,在美国高校,阅读量以“Chapter(章)”为单位,学生每周需要完成超过500页的阅读量,不仅是语言能力层面上的要求,更有学习方法和思维力度上的,检测阅读的方法也是五花八门。难怪,刚到美国读书的中国留学生普遍诚惶诚恐、睡眠不足。

二.高职英语阅读现状

中国高等教育,素质教育呼声让各式课外读本摆进了教室和课桌,但看着雪白平整的书本,多少学生真的翻阅过?有人说,北京大学一年的阅读量仅是美国哈佛大学一周的阅读量。在中国,爱阅读的反而是孩子。许多发达城市的年轻父母给学龄前孩子报了各种早教班,英语绘本阅读更是流行。中国图书市场的主要消费者是未成年人,成年人一年又读了几本书?2018年4月,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公布的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的成年国民人均纸质书阅读量为4.66本,电子书阅读量为3.12本,仅一成(12.1%)成人国民平均每天阅读图书超过1小时,人均每天读书20.38分钟。[2]而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近几年对全世界阅读量的统计,犹太人年均余60本,欧美发达国家20本左右。在中国高等学府,年轻的“低头族”们把大把时间贡献给了网络游戏和交友软件,甚至在课堂上。

听说读写,是学习任何一门语言的必然要求。阅读,在国内外任何一场语言考试中占比总是最大。高考没有放弃英语,大学也没有放弃英语,相反,出题方向和出题难度越发与时代同步。高考阅读文引导高中生平日必须博览国外知名期刊、书籍、教育网站,四六级考试阅读文同样覆盖外媒经济、环保、教育、科技、工作、民生等话题。然而,由于高职生英语入学水平低,学习习惯差,学习动力丧失,不少高校急于迎合学生口味,不断改变策略、放低要求。教学形式多样了,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能说会唱会演了,但碰到阅读文还是看不懂,写到作文更是无从落笔。重形式、轻内容,言之无物,究其原因是以牺牲阅读小时数和阅读量为代价。拿本院为例,非英语专业英语课程只开设一年,120课时,教材和考级真题卷上的阅读文总和60余篇,总字数不过5000字,不管从数量上和质量上远未达到任何一场“国考”要求。反观中初等教育的英语教学,高等教育为何反而不要求阅读了?

三.为什么要阅读

莎士比亞说:“书籍是生活中的阳光和鸟儿的翅膀。”高尔基说:“每本书是一级小阶梯。”凯勒说:“一本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无限广阔的生活海洋。”阅读,开启心智。一部分外化为行动,如阅读实用类工具书。一部分内化为智慧和修养,如阅读哲学、艺术、文学、科学类书。阅读,是个漫长的过程,追逐思想和心灵的升华。国外有一种说法“constant reader(永恒的读书人)”。阅读是一种学习能力,也是一种生存能力。中国古人云“一日不读书,百事荒芜”。知识、修养、审美情趣、高尚人格的获得和建立都离不开书籍的作用。积极阅读、广泛阅读,可以帮助读者拉近与同龄人善学者之间在词汇量、语言使用、通用知识储量方面的差距。眼打开了,心自然打开。现在,从政府到民间,提倡“做有温度的人”。养成阅读习惯,一开始可能只是出于学习工作目的,渐渐的,学习者关注起周围甚至国门外各种事件,体育、娱乐、教育、文化、公益、环保、社会、经济、政治、科技等。他们在阅读“心灵鸡汤”和“正能量”中,消除浮躁、平衡自我、追逐梦想、热爱生命、坚守正义、关心疾苦、包容异己,走出功利主义怪圈。

阅读什么?传统报刊、书籍、新媒体下的各种博文?新闻、专著、教材、评论、小说、八卦?中国著名作家韩寒在评论2018年暑期热映国产影片《我不是药神》时说,“它不仅是一部优秀的影片,还反映了社会现实问题,并且能够推动社会进步”。“我们看了很多喜剧闹剧,很多都市爱情,很多魔幻鬼怪,很多故弄玄虚,但是我们的现实主义题材在哪里呢?……那些穷苦、困顿、疾病、卑微,那些社会矛盾,冲突不公,无解之症,无妄之灾,都在哪里呢?”他对国产电影制作中忽视现实社会问题的这一大弊端的批评,同样可以用于现在国内广大青少年乃至中年人热衷于阅读的网络帖子。网络语言多博“出位”、求“关注”,轻慢不规范下更是放任性、暴力、歧视。长时间沉浸在网络媒体中的青少年们,若虚实不明、真伪不辨、美丑不分,不仅影响学习工作、生活交友,更可能影响个人性格和价值取向。

四.高职英语需要阅读

英语是什么?工具?什么工具?求学、求职、晋升、求偶、求关注的工具?拓宽眼界、与世界交流的工具?提高和保持语言水平的最好方式是使用,而使用,必须有需求做动力、环境做保障。中学开始,一些学校已经聘请外教,使用国外原版教材教授英语,甚至物理、化学、生物。到了大学,外教、国外教材更是普遍,中外合作办学也越发流行。然而,这些教育资源成本投入高,对学生要求苛刻,并不能人人受惠。考试考级,似乎最有效。但随着教育部对大学英语、职称英语放松要求,大学生怎样在宽松环境下继续学习和提高英语水平?考试考级的作用正在变小。出国?到外企工作?前者成本高,后者随着外企本土化和国企崛起是否必要?

急功近利,在国内中高学府蔚然成风。“知乎”上有一篇转载《真正的英语教学,在中国已经失传了!》。作者痛批“七十年前的中学生,进入大学的第一天就能够用英语上高等数学课,今天,清华大学的学生读不懂美国小学生教学课本……一个忙于做题而无暇读书的学生不可能成大器,一个忙于考试而无暇读书的民族不可能有希望。”[3]众所周知,犹太人是世界上最會学习的人,20%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是犹太人,而他们人口仅占世界千分之三。马克思、爱因斯坦、洛克菲勒、比尔·盖茨、巴菲特是犹太人,奥朗普的女婿是犹太人。在以色列,每4000人就有一个国家图书馆,每两个人就有一张借书证。苏霍姆林斯基说,“判断一个学生会不会学习,一是看他有没有达到2000小时的朗读积累,二是看他有没有达到2000小时的阅读积累”。

教育部高教司2000年10月颁布/试行《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指出“英语课程不仅应打好语言基础,更要注重培养实际使用语言的技能,特别是使用英语处理日常和涉外业务活动的能力。”这些“日常和涉外业务活动”,非一位英语教师、一本教材、120节课时能说清楚,学生必须通过大量课外阅读才能积累,这还涉及到跨文化问题,并且在材料选择上也要倾向于一手英文原版材料和时效性。学好英语,不仅满足就业需求,还有自身发展需求。外文阅读,又提供了一部便捷又低价的阶梯,提高最新知识储备外,更有助于拓宽眼界、解放思想、丰富内涵。

五.结语

高职英语教学虽非精英教育,也非专业教育,但它给千万非英语专业的大专生搭建了一座云梯,使其在求学、求职、个人成长中爬得更高、看得更远。英语阅读,就像一对翅膀,摆脱时间、空间、金钱限制,让学习变得自由、惬意。阅读,开启心智之门,让智慧和心灵徜徉在更广阔的天地,遇见更多可能。每个读书人需要阅读,每个语言学习者需要阅读,高职英语更需要阅读。作者呼吁高职教育的决策者和设计者重视阅读、重提阅读,将阅读量和阅读时长要求编进教学大纲。母语阅读要有,外语也阅读要有。汉语阅读节要有,外语阅读节也要有。课内有检查,课外有奖励。自上而下,全民读书,人人争做“永恒的读书人(constant reader)”。

参考文献

[1]林伯虎.揭秘今年高考英语阅读文章从何而来:外报外刊成最主要出题来源[BE/OL].https://new.qq.com/omn/20180622/ 20180622A24YDJ.html

[2]新浪读书.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发布[BE/OL].http://book.sina.com.cn/news/whxw/2018-04-18/doc-ifzihnep4386289.shtml

[3]真正的英语教学,在中国已经失传了![BE/OL].https://zhuanlan.zhihu.com/p/ 35204700

(作者介绍:陈玮婷,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高职英语教学)

猜你喜欢
心智阅读高职
塑造心智教师 构建心智课程 长春市朝阳区宽平小学校
《发现大脑:谁开启了我们的心智之旅》书评
默:从人生态度到审美心智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甘露珠宝 匠心智造,创新引领未来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
阅读教学:“吻醒”文本的过程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