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图—底”关系原理在艺术设计及教学中的运用

2019-09-10 07:22李江丽
美与时代·上 2019年12期
关键词:视听语言视觉设计课程设置

摘  要:作为图像与背景之间关系的“图—底”关系,是传递信息符号最为直接的一种方式,对“图—底”关系的理解认知,可以启发学生形成对图形、色彩、文字等视觉要素秩序感的理性思维方式。视觉传播不仅是“视觉符号”的传播同时也是“听觉符号”的传播。将这一理论在新的设计趋势下以新的研究观点作为一个教学课题,引入到设计教学中去,对于视觉传播设计中信息符号的有效传递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图—底”关系原理;视觉设计;视听语言;心理学认知;课程设置

一、浅谈“图—底”关系原理

(一)“图—底”关系原理的由来

大多数人在拍摄照片时都遇到过这样的境况,拍出的某些照片中,原本力图表现的主体物被淹没,画面变得十分嘈杂。这种情况的出现,大多因为拍摄者没能处理好前景与背景的关系,也就是没能确定画面的“图—底”关系。

鲁道夫·阿恩海姆认为,所谓确定“图—底”关系就是判定哪些形从背景中突出出来构成图,而其他形仍留在背景中作为底。在多数情况下,“图—底”分离并不困难,但也有难以区分前景和背景的情况,一个最有名的例子便是为心理学家们所熟悉的“彼得—保尔”高脚杯现象(如图1),到底是一支高脚杯,还是两个人头侧影?前景与背景频繁交替。或者说,在前一分钟被视为前景的东西,在后一分钟就变成了背景,反之亦然。

(二)“图—底”关系原理在视觉传播设计中的意义

如果要达到分辨图形的目的,就需要造成“图”与“底”的一定差别。一般地说,差别越大,图形就越容易被认出,但这种差别并不是无限度的。“图”与“底”永远是相互联系在一起的。

通俗意义上关于图像与背景之间关系的“图—底”关系,是一种信息符号传递的最为直接的方式,不仅是一种图形秩序感的理性表达,同时也是信息接收中关乎心理尺度与认同的感性表达。对于通过用视觉来向人们传达各种信息并运用视觉元素进行视觉设计的视觉传播专业来说,“图—底”关系理论的研究尤为重要。

传统意义上的视觉传播设计是以某种社会效益目的为先导,依赖视觉、标识、排版、绘画、平面设计、插画、色彩及电子设备等二度空间的影像表现等的“视觉符号”,通过可视的艺术形式传达一些特定的信息到被接受目标对象的多形式设计。视觉符号如何准确有效地进行传播,就成为了视觉传播专业在各门专业课程学习中共同探讨的课题。

如何更宽泛地去思考视觉符号的准确有效传播,除了二维的平面设计方向探讨这个话题较为重要之外,诸如在环境设计等三维空间设计以及影视多媒体为代表的视听语言设计等方向中,这个话题依然重要。“图—底”关系原理融入到相关课程的教学知识内容中,鼓励学生们在这些课程设计实践中运用出这一原理。

二、“图—底”关系原理

在二维设计中运用意义的思考

(一)中国传统绘画对“图—底”关系原理的启发

南宋时期,中国山水画构图的“经营位置”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此时的画家在构图上一改北宋大山大水式的全景构图方式,转而强调在构图安排上诗情画意的表达,画面的表现风格也与前代有了许多不同。南宋著名山水画家马远、夏珪的山水画具有鲜明的风格特征,即在画面上提炼景致,并将其居于一角,留出了大片空白,被称为“边角之景”,他们两个也被称为“马一角”和“夏半边”。

这种构图方式表现为,在面对现实中的复杂而丰富的物化视觉形象时,对其进行灵活而果敢的提炼概括,择取大自然中最美的“眼中之竹”,转化为艺术视觉形象边角的“手中之竹”。繪画创作者精心安排了大面积的空白,使画面显出无限广阔的空间意象。这种“计白当黑,无画处皆成妙境”的艺术手法,逐渐成为中国山水画构图巧妙的重要传统,从一定角度上看,是比较典型的强“图”而弱“底”。

夏圭典型画作《松溪泛月图》(如图2),近景画面左下几株松树,挺拔生长至画面比例三分之一处,右下三分之一处渔翁泛舟江上,画面左上有明月高悬,扁舟之上寥寥数笔绘出四位点景人物,动态巧思。三部分视觉形象以“图”的部分散落位置与画面之上,留白的“底”反而以少胜多显得空灵妙趣,远近的层次、高远的氛围,均因“无”而愈加清晰而丰富。烟波浩淼、水天一色的情景交融,富有浓浓诗意,显示出含蓄蕴藉的艺术魅力。

这种轻重分明的构图法是巧妙的,是古代绘画水墨技法的重大发展,也是中国传统绘画“图—底”关系原理的思考,其艺术性深入人心。

(二)“图—底”关系原理在平面版式编排设计中的运用

欧洲十八世纪就已经开始探索平面印刷和设计方面的共同进步。在工业革命发展上走在前面的英国开展了工艺美术运动,代表人物威廉·莫里斯(William Morris 1865-1911)运用了木刻的方法,将插图和各种植物花卉图案组成精美华丽的版面色调,创造了许多被后世设计家广泛运用的编排构图方式,比较典型的书籍封面《呼啸平原的故事》(如图3)。从画面效果来看,该设计没有能够巧妙处理好“图—底”关系,精细而繁复的图案,组合为一种密不透风的肌理,整个画面显得暗淡柔弱。

在另一编排设计中(如图4),图与底是相互映衬的,倒扣的书封点明书籍著作的主旨,书页以巧妙图底互换的形式形成了高密的森林,暗喻书中人物的背景信息及其烘托危险重重的氛围。主体人物“小红帽”与灰狼的形象在画面比例中虽小,但也较为清晰。这是“图—底”关系处理得较为合理的作品。

(三)“图—底”关系原理在海报设计中的运用

超现实主义艺术家达利在他的反转图形作品中,将一个图像呈现两个形象的特殊创作方法发挥到了极致,在设计各种奇特画面形象的同时,作品呈现出双重意象,传达复杂的象征性含义。达利在《有伏尔泰胸像在内的奴隶市场》(如图5)这一作品中巧妙地进行布局空间设计,在变形的基础上以双重意象法处理图底关系,创作出一组具有双重意象和奇异梦幻效果的作品。

平面设计中,习惯称这一“图底反转”现象为正负形。正负形是由最初的“图—底”关系原理转变而来,早在1915年以卢宾(Rubin)的名字来命名,所以又称为卢宾反转图形。

当下社会生活节奏不断提速,视觉传达设计在传播信息方面无疑旨在达到准确时效。减掉一切与视觉主题无关的芜杂元素,将视觉信息缩炼到极致,以一当十甚至以一当百的高度概括图形、文字、色彩、版式等视觉信息予以传达。而“卢宾反转图形”或“正负形”原理恰当地运用了简洁、明快而富有视觉冲击力的“减法”设计要略,体现了视觉传达对效率的要求。

科幻冒险电影系列《侏罗纪公园》的电影海报中(如图6),画面底部较小比例的剧中人物形象,还有中世纪粗壮而魔幻的树干、锯齿状伸展的树叶,加上远处的山脉,这些本应是“正形”的物象形态,巧妙地烘托出了张开凶恶嘴巴的暴龙的头部的“负形”形态。海报中茂密的探险场景反而因为正负形的互换和呼应,反衬出了“恐龙”世界的惊险刺激。

三、“图—底”关系原理

在空间环境雕塑设计中的重要性

“图—底”关系的处理在空间设计中的作用也不容忽视。环境雕塑界越来越重视“图—底”关系,雕塑出现在环境中,必然要求人们感受其视觉形象,人们的视觉认识就会以雕塑为中心。

雕塑作为一种在三维空间中塑造形体的艺术,不可避免地要占据一定的物理空间,并和周围的环境发生作用。人的视觉不可能仅仅与雕塑作品本身发生联系,观众必须提前将作品设定到一定环境中去观看,因为作为三维空间中存在的雕塑不可能像绘画一样,以一个画框将现实世界与艺术世界分割开来,环境雕塑或场景雕塑在制作之前,雕塑家就必须在观念和经验的融合中考虑到场地因素,也就是说这一类雕塑是完全为环境而做。

亨利·摩尔说:“我宁愿将我的雕塑摆在自然风景,几乎是任何自然风景中,也不愿将其安置在哪怕是最美的建筑里。” 他的作品《国王与王后》(如图7)被置于苏格兰广阔荒凉的山岭之上,文明时代的权利与原始时代的朦胧混沌在自然中融为一体,人与自然的内在统一性因为环境的契合而被恰如其分地表达出来。

四、“图—底”关系原理

在视听语言设计中的运用

“图—底”关系的理解认知可以启发学生形成对图形、色彩、文字等视觉要素秩序感的理性思维方式,视觉传播不仅是“视觉符号”的传播同时也是“听觉符号”的传播。“图—底”关系理论掌握运用不仅表现在对图形秩序感的理性表达,同时也要关注到在设计信息接收中心理尺度与认同的感性表达。

(一)“图—底”关系原理在设计中应考虑“心理暗示”的重要性

人的注意力往往受到心理活动积极状态的支配,心理活动的这种方向性又受到了外界暗示的影响,这种暗示在心理学上被称为“心理暗示”。

通俗意义上,图像与背景之间关系的“图—底”关系,是一种信息符号传递的最为直接的方式,它不仅是一种图形秩序感的理性表达,同时也是信息接收中关乎心理尺度与认同的感性表达。对于通过用视觉来向人们传达各种信息、运用视觉元素进行视觉设计的视觉传播专业来说,“图—底”关系理论与心理暗示结合的研究比较重要。

提起南方黑芝麻糊影视广告,大家都印象颇深。极寒冷的冬天,窗子上结着厚厚的冰花,鼻头冻得紫红独处的小孩子,所有这些场景背景给观众的心理暗示是:冰冷、孤寂。而后,突然一声充满地方特色的“黑芝麻糊来—”的叫卖声,场景骤然改变,热气腾腾的芝麻糊、卖芝麻糊的老妇人脸上的笑容……观者的心灵立即被一种温暖的气息包围起来。“一冷一暖”的图底反差却意外收到了“生活温暖、回忆美好”的视听印象。

(二)电影画面构图与“图—底”关系原理

電影的画面构图是电影视觉要素较为重要的一部分,画面构图技术的精湛运用使影片具有了独特的视觉美感。电影的活动画面是呼吸的,用构图塑造的“环境”成为了“图—底”关系的“底”,包围着作为人物的主体,当剧中人物的精神世界和情感世界有了波澜起伏,“负空间”这一特殊的构图方式,就以“底”的形式,与剧中人物的“图”形成一种动态的内在连动的“图—底”关系,从而传递出影片所要表达的情感。

电影作品在负空间构图中,主体渺小而留白空间巨大,通过对比的手法,制造环境与角色的空间比例落差,以此揭示人物之于周遭的渺小与无力,达到孤立的效果。往往如同在空旷中被高度挤压,瞬间“一处引爆,周遭沦陷”,画框之内的情感能量不仅没有扩散,反而高度聚集,以巨大的力量波及观者(如图8)。

作为“底”的负空间构图,引导观者视角切入,迅速传达出一种孤寂状态。这种状态本身是某种极度安静的内里慌乱,这种慌乱来自于观者的感同身受又无能为力的“间离”感,观者被唤起的深层情绪召唤到了影片空间中,使得无论因战乱、情感、家庭错落,还是社会所带给人物的极度孤寂感力透银幕(如图9)。

(三)电影听觉元素与“图—底”关系原理

在影视剧创作中,需要表现恐怖事件的发生时,诉诸于听觉的声音元素也在“图—底”关系中起着较为重要的作用,若把背景音乐、灯光等看作“底”,整个恐怖事件看作“图”,很多影视作品常常会用令人窒息的背景音乐或者以神秘的光照效果等铺垫手法加以暗示,先声夺人地让观者主动进入到剧情的发展中去。

电影《狗十三》是导演曹保平的新作,整部影片的原声配乐作为烘托剧情和人物心境的“底”,暗藏隐喻,意味深长。这部影片背景音乐多处使用了钢琴为主体的器乐,器乐曲风凌空蹈虚,空幻迷离,就像一幅图画的背景,托举着人物和剧情作为“图—底”关系的“图”,道出了人面对不由自主的人生时,内心无能为力的迷惘及与控制反道而驰的精神背离。

剧中主角人物李玩看到爱因斯坦的第一刻(如图10),西凤酒箱子装着的小狗,刺痛耳膜与头盖骨的独特背景音乐,静水深流下晕开的一脉微波,瞬间一种独特的“恐怖感”。被“遗弃寄养”在老人家的青春期女孩,面对着似乎因为父母的爱而“馈赠”的小狗,一边是对强加的爱的抵触,一边又是对可爱小狗的喜爱,两者在心底里挣扎和斗争。作为单纯的人物调度等视觉技术的“图”,加之高超的“底”的背景音乐的呼应,思想传递深入到位。

整部影片的背景音乐部分都在影像背后作为“底”暗藏隐喻,传神地表现出了人物情绪的郁结和冲突,暴露了孩子在成长中天性被压抑的不甘与怨忿,和在不得已的蜕变中内心深处近乎歇斯底里的抵抗与创痛,彰显出这一“图”的中心主题。

古诗云:鸟鸣山更幽,蝉噪林逾静。以静衬动,以动衬静,给人的印象会更加深刻。在作为视听符号讨论的“图—底”关系原理在电影视听创作运用中可以利用这一规律进行设计创作视听元素。

五、“图—底”关系原理教学运用探讨

通过课程讲授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与掌握“图—底”关系原理,同时在当下多媒体技术时代,视听语言符号的介入及更多受众情感体验的渗入,使得传媒技术和视觉设计交叉融通。视觉传播不仅成为“视觉符号”的传播,同时也是“听觉符号”的传播。引导学生理解对“图—底”关系理论掌握运用不仅是对图形秩序感的理性表达,同时也应关注设计信息接收过程中心理尺度对视听认同的影响。

新形势下多媒体技术广泛应用于视觉传播设计中,设计与生活的关联将越来越紧密,人对生活设计的关照普遍存在着处理“图—底”关系的情况,这一课题的研究实际上是基于生活实际的研究。它一方面作为教学启发方式促进教学;另一方面借用它来加深对变化了的现实生活的理解,并尝试探讨这些变化对人们生活感知的影响,从而体现出这一课题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阿恩海姆.视觉思维[M].滕守尧,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7.

[2]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M].滕守尧,朱疆源,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3]章利国.现代设计美学[M].河南:河南美术出版社,1999.

[4]中川作一.视觉艺术的社会心理[M].许平,贾晓梅,赵秀侠,译.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1.

[5]沙莲香.社会心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

[6]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M].北京: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

[7]王枫.雕塑·环境·艺术[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8]王伯敏.中国画的构图[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

[9]王受之.世界平面設计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10]佐佐木刚士.版式设计原理[M].武湛,译.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

[11]申小龙.文化语言学论纲[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12.

[12]俞洁,彭娇雪,邵清风,李骏.视听语言[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3.

[13]阿里洪.电影语言的语法[M].陈国铎,黎锡,译.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3.

作者简介:李江丽,硕士,山东省文化艺术学校(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高职教学部)讲师。

猜你喜欢
视听语言视觉设计课程设置
蚌埠市双墩遗址对视觉符号的传承与影响
基于新媒体的视觉设计研究
电子商务网站视觉设计的策略
电影视听艺术中的影像色彩表达
线上品牌视觉设计研究
香港神话电影视听语言中民族性分解
《钢琴师》:一个时代的诉说
寻找失落的家园
高职物流专业课程设置与物流岗位职业证书的有效对接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