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冬梅
【摘要】现如今,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改革与深化,小学语文教学的中心也逐渐开始向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偏移。而语文又是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势必要将传统文化渗透到语文教学当中,让学生在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感知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让学生文化受到感染、思想受到熏陶,从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更为重要的是,可以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形成健康的人生品格和道德。
【关键词】传统文化;小学语文教学;渗透
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是经历了五千年的历史变迁之后,积淀下来的文化瑰宝,博大精深,意味深远。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让小学生学习并传承,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促使其在学习过程中汲取文化精髓,启迪智慧,陶冶情操,从而促进语文综合素养的发展。本文是我结合自身教学实际,对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方法提出了几点个人见解,以供探讨。
一、引经据典——在识字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的渗透,让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的过程中,对传统文化有初步的了解与认识,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同时,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中,很多内容都是各个教育专家精心筛选出来的,不仅极具代表性,极易朗朗上口,还蕴含浓厚的文化底蕴。这些节选文章,不仅有助于识字教学活动的开展,也是渗透传统文化的重要素材。尤其是学生在朗诵过程中,能够设身处地地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真正感受中华文化的优越性;进一步理解中华文化,并在思想的深处烙下深刻的印记。
以《司马光》一课的教学为例。我在给学生讲解“司”字时,简单地给学生介绍了司马光的生平故事,让他们知道司马光是我国北宋时期的史学家和政治家。其中,“司马光砸缸”是他小时候的故事,说明他小的时候就非常聪明,并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由此,学生不仅了解了司马光这一高大的人物形象,对“司”字的认识和理解也更为深刻,从而有效地加深了他们对历史人物及传统文化的认知,促进他们语文素养的形成。更让我们意想不到的是,小学生在听完故事后,多了一些道德思考,尤其是语文教师还可以将其拓展延伸。比如让自己的学生思考:“面对困难和危险情况,怎么样处理?”把安全教育、道德教育、人文教育完全融合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无形中将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放大,也实现了新课改下“每一位教师是德育辅導员”的理念,这就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新突破。
二、诗词歌赋——在古诗词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
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由于增加了一定数量的古诗文数量,使得传统文化的韵味更为浓厚,既有古代著名的诗词歌赋与文学名著,又有流传已久的神话故事和民间传统,更是涵盖了民族文化等多个方面。在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中,主要通过古诗词来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方面的教育。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诵读和背诵古诗词,深人体会古诗词中的唯美意境,感悟其所表达的意义及思想感情,从而加深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和了解,促进学生想象力与创造能力的培养。
我在《江南春》一课的教学中,先让学生自主预习,尝试自己独立解读诗词内容,然后我再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设置问题,以此引导学生学习。这首诗,语言精炼,短短几十字就将风景如画的江南春景勾勒出来。我就此对学生提问:“同学们思考一下,我们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中,产生了何种感知和体会?”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自主思考的能力得到培养,调动期他们学习古诗词的积极主动性,并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传统文化的熏陶,让学生情操获得陶冶,从而加深了他们对传统文化魅力的感受。如果小学语文教师能够进一步启发学生自己模仿或进行简单的仿写练习,就会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在我的课堂中,有许多同学思维敏捷,语言想象力和表达力相当丰富。他们把“多少楼台烟雨中”仿写成:“多少高铁飞驰中”“多少落叶风雨中”“多少飞鸟晴空中”……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
三、“文道合一”——在习作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
自古就有“文以载道”一说。这里的“道”即为传统文化,就是通过习作学习,加深对所学道理的认知和理解。学生在习作过程中,可以升华和提高自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从而提高他们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而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的过程中,要注重激活学生思维,鼓励学生积极动手、动脑,从而获得更多相关信息;尤其是在阅读的体验中找到学习语文的乐趣,找到适合自己学习的方法,慢慢地使得自己的学生改变被动接受的局面,主动地学习、主动地思考,把学习语文、学习传统文化变成一种自觉,彻底地打破传统教学的框架,给语文教学带来新鲜的活力。我在六年级第二单元的习作教学中,某位同学写的是“放风筝”,文章主要运用的是“以小见大”的写作方法。作者从放风筝联想到了自己的成长经历,从而懂得了父母管束自己、要求自己,只是为了自己将来可以飞得更高、更稳,从而深刻感悟到父母对自己的深沉的爱。我就此引导学生查阅关于“风筝”的资料,加深了他们对风筝的了解,促使他们萌发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从而激发他们对祖国、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四、结语
总之,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不断丰富自身传统文化素养,并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传播到课堂中的每一个角落,将传统文化的种子撒播在每一个学生的心中,使其生根、发芽,从而在语文课堂绽放出绚烂的传统文化之花。这种理念的执行与实施,最大的利益在于使得小学生学会了体现传统文化的魅力,学会了感受语文文学的方法;得到了学习传统文化与语文的乐趣。
参考文献:
[1]臧守范.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基础教育论坛.2018(34)。
(责任编辑 袁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