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继涛
摘 要:在中学课程体系当中,物理教学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物理实验教学在整个物理教学的地位十分关键。因此,作为一名物理教师,需要在物理实验教学当中着重培养学生们的核心素养,对于培养学生的探究性与开放性的思维,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并且教师还可以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帮助学生们更加透彻地去理解理论知识,提升学生们的动手能力,进而提高物理实验探究教学的水平与质量。本文对核心素养的物理实验探究教学的内容作出了一定的研究,希望能够为中学物理教学质量的提升给予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核心素养;中学物理;实验教学
近些年来,我国教育事业正在不断的发展,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出台,改革的步伐也开始逐步加快,传统的物理教学的体系与观念已经开始变得陈旧滞后,对现代化人才教学的要求早已无法满足,对学生未来发展造成了一定的不利影响。因此,中学物理教师应当基于素质教育的理念,并且在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中进行物理实验探究教学,从而培养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态度与学习兴趣
在核心素养中,教师需要通过教学活动来培养学生们对物理拥有良好的学习态度与浓厚的学习兴趣。如果学生对学习物理没有良好的学习态度作为基础,没有浓厚的学习兴趣作为动力,必然会导致学生在学习物理过程当中不能投入足够的精力,不能进行深入的学习与钻研,也无法从中获取丰富的知识,导致学习效果不理想,进而影响核心素养的提升。因此,为了确保物理教师能够基于核心素养来开展物理课程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态度与学习兴趣是极为重要的[1]。
例如,教师在进行苏科版中学物理教材第九章第4节“浮力”这部分的教学中,要对“物体的浮与沉”作为一个教学课题,在研究液体的密度与物体所受的浮力之间的关系过程当中,教师可以先为学生做一个小实验,以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首先,教师先取出一个烧杯加一部分水,然后将一个鸡蛋放入水中,并沉入烧杯底部。然后取出一袋白色晶体,用药匙将晶体添加到烧杯中,并用玻璃杯进行搅拌,这时候,鸡蛋会从烧杯底部慢慢浮上来。学生们会因此感到疑惑并好奇,教师可以让学生沾一点晶体品尝使其得知这种白色晶体是食盐,进而对实验进行分析与总结,水加入了食盐以后密度增加,使鸡蛋上浮。由此可见,物体所受的浮力与液体的密度有关,液体密度越大,浮力越大。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由此得以充分激发,学习动力充足,教师的物理实验探究教学工作成果也得以提高,进而有效的培养了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核心素养中,教师需要通过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拥有终身学习的能力与意识,与此同时,还需要培养学生们的团队意识与互助精神。在中学物理课程教学当中,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能力,给学生们创造更多的学习机会,促使学生们能够积极参加更多形式的学习活动[2]。
例如,教师在进行苏科版中学物理教材第六章第3节“物质的密度”的课程教学当中,可以先将学生们分成若干个小组,并对每一个小组分配天平、量筒等实验器材,并分配若干质量不等但体积相等的正方体块,让学生们以合作的方式,分别测量正方体块的质量与体积,并对其存在的规律进行探究。最后,教师将各组的研究数据进行汇总,学生们会发现,各小组中计算出的正方体块质量与其体积的比例几乎是相同的,这时候,教师再向学生们讲述密度的概念。由此以来,学生们对密度的含义体会得更加深刻,同时,学生在合作学习当中,学习能力也得以充分提升,进而有效的培养了学生的核心素养。
三、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物理作为一门知识性与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其中包含了很多实验教学内容。实验教学不但能够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意识与探究意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动手操作能力,同样也是核心素养中重要的一部分[3]。
例如,教师在进行苏科版中学物理教材第十一章第5节“机械效率”这部分的教学中,可指导学生使用动滑轮、弹簧测力计、铁架台、钩码、刻度尺、绳子等实验器材进行实验,通过测量钩码的质量、钩码上升的高度、弹簧测力器的质量与上升的高度,计算出钩码重量与上升高度的乘积,即有用功;再算出弹簧测力计运动距离与显示的压力的乘积,即总功,最后以有用功除以总功,即可得出机械效率。这种实验方式使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得以有效提升,与此同时,也使得学生的核心素养得以有效培养。
结束语:总的来说,在以核心素养为基本理念的物理实验探究教学中,教师应当重视于物理学科的价值体现,对陈旧的教学观念进行不断改進,并以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作为目标,对物理实验教学进行改革与创新,不断的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水平,促使我国中学物理课程教学事业的伟大发展。
参考文献
[1]林志鹏.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9(16):80+82.
[2]李响.初中物理实验探究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研究[J].才智,2019(22):78.
[3]李发昌.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甘肃教育,2019(1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