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顺昌
摘 要:数学一直是高考的必考课程,也一直是高考选拔的重点科目。随着新高考的改革,高中数学教学改革改进不断深入。高考数学的考察形式,每一年的改变都会在试卷上反映出来,教师们要针对性的开展教学,提高学生应对高考的能力,同时也助于学生临场的发挥。每一次新的高考政策的出台,都是老师们必须经历的一次挑战,他们要根据新的改革内容,对教学的方法和理念进行改变,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各种问题,就需要老师去解决。
关键词:新高考政策;数学教学;教学方法;改革探究
新高考背景的高中数学教学改革探究,必须要依据新高考政策一系列的改变,做出符合现状的教学方法。但是要注意这里所提到的教学方法的改革并不是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否定,而是要进行取长补短,取其精华弃其糟粕。高中数学的教学方法一直受到高考政策改变或者是教学新课标的影响,单一的教学方法会使学生对于数学学习失去热情。因此教学方法的改变迫在眉睫,本文就新高考背景的高中数学教学改革探究做以下阐述:
一、紧紧围绕改革内容确定教学方式
在新高考改革的背景下,高中数学是不进行文理划分的。这就更要求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全面掌握情况,教师的数学教学方法也要随着改革的内容进行改变,如果按照以往的数学教学方法,就会出现考教分离的情况。新背景下的高考数学改革所体现出的特点主要包括难度增大、注重考察基础知识、注重学生自主探索能力的考察。新背景下高考数学的改革特点要求老师要针对这些特点灵活应对。众所周知,高考数学的成绩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成绩的总和,围绕着改革内容确定教学方式成为高中数学教学的重中之重。
比如按照以往的数学教学方法,文理分开教学,这样的教学方法适应之前的高考制度,可以让学生在总体成绩上不至于产生拉分严重的情况。而在高考制度改革之后,特别是新背景下高中数学的改变,就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总体分数。教师可以围绕新背景的改革特点,有效的改善这一局面,适当的调整数学教学内容,制定标准,控制教学的难度,在满足学生全面掌握知识的前提下,适当增加一些实用性较高的知识点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还要合理的控制数学知识的大量传授,以免造成学生不容易接受产生学习压力的情况。紧紧围绕改革的内容确定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更加系统的学习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和实际应用能力。
二、落实必备高考数学知识
在高中阶段,要求数学生所拥有的数学基础知识是基本固定的。即使有删减和增加,都不会有太大的出入。因此在新背景下进行高中数学教学,一定要把握大纲中所要求的新版必备数学基础知识。在落实必备知识的过程中,既不能降低要求,也不能盲目的提高,要讲清内容的重点,还要讲清楚知识的脉络。教养学生,懂得知识的内涵,又要启发学生去思考知识的本质属性。此外在落实必备知识的基础上,还要突出重点。新背景下的数学教学一定要与高考的核心考点紧密结合。只有这样才能让新背景下高考数学教学落到实处。
比如在高考数学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在讲解和复习这两个决定考生掌握知识的关键时期,为学生确定所要储备的高考数学必备考点。在以前的高考数学教学中,经常会出现领导高考知识点还有欠缺的情况,造成这种重大失误的原因,就是没有为学生准备好必备的核心考点。高中数学的核心考点比较明确,以三角函数图像、代数几何、数列、立体几何、概率、导数等为代表的重点核心一直是高考考生学习数学知识之路的拦路虎。在新高考背景下,教师可以通过思维导图等方式为学生理清重点和难点,让学生在基础知识储备上不再困惑。
三、注重培養学生的数学思想
新背景下的高考数学改革越来越重视对于数学思想的考察。数学思想在解决数学问题中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它可以作为一个桥梁,在知识和能力之间搭建起解决问题的道路。数学思想是比较具体的在高中阶段有如下7种,函数与方程的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划归转归的思想,分类与整合思想,特殊与一般思想,有限与无限思想,或然与必然思想。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可以让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轻松省力。
比如在解决函数与方程里的数学问题时,不依靠数学思想解决问题就会在考虑问题是缺乏全面的认识,不能够将学过的知识通过数学思想结合利用。而利用函数与方程的数学思想解决函数问题时就可以利用这一思想构建知识和知识之间相互的联系,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发散思维,拓展想象力。力求达到在解决本题的同时,还可以做到举一反三。数学题主要靠数学思想,题是做不完的,数学题变化多端,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只有掌握了数学思想才能掌握解决数学题的关键。因此,在新背景下,高考数学的改革一定要重视学生数学思想的发掘。
总而言之,基于新高考背景下的数学教学问题探究要紧紧围绕先被影响改革的内容和特点,通过抓住重点,落实基本知识,培养学生数学思想等手段应对新背景下,高考数学改变带来的问题,为学生高考取得好成绩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田学和.新高考改革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分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10)
[2]刘超.恢复高考40年的历史回顾和现实启示[J].中国考试,20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