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探究

2019-09-10 05:31李华炳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19年134期
关键词:小学教学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

李华炳

【摘要】小学阶段的《道德与法治》是新课程标准中被赋予重要地位的学科,其教学是为了让学生接触和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端正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基于此,教师们需要重视从《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本文从《道德与法治》的教学现状着手,分析如何在这一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小学教学;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是新课程标准中各学科教学的目标和任务,包含了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基本方面,是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素养。小学《道德与法治》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基础课程,是为培养学生道德品质与核心素养而设立的学科。《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师应该正确认识这一学科对于学生长远发展的价值,从情境出发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制定合理的《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学现状

第一,对《道德与法治》科目的重视不够。因为应试教育多年来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在其影响下,学校、家长和学生自身对知识教育与成绩的提升重视程度远远高于对道德与法治的教育,所以在实践教学中,《道德与法治》教学难以真正发挥作用。很多家长与老师认为,小学阶段学科教学以语文、数学和英语为核心,道德与法治教学只能被放在次要位置,导致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受到限制。

第二,《道德与法治》缺乏实践性。长期的《道德与法治》教学忽视了本学科的实践性特征,其中很多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密切关联。小学阶段的教学面对的是可塑性极强的小学生,高质量的《道德与法治》教学能够推动学生法治观念的形成,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但局限于理论层面的学习导致学生学以致用能力较低,不利于提升道德与法治教学综合水平。

第三,《道德与法治》考核过于简单。各个学科的教学都要通过对学生的考核检验学习成果,而这一环节也是激励和促进学生不断完善的过程。就现阶段而言,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忽视了考核的重要性。教师通过讲与背的方式让学生学习,使这一学科的教学流于表面,过于简单的考核形式不利于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质量,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第一,将核心素养落实在《道德与法治》教学目标当中。树立明确的目标才能不断为之努力,小学阶段要树立让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学目标,要求《道德与法治》的教师将核心素养培育贯彻落实到教学目标当中。制定目标时,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状况,从课堂这一关键教学阵地着手,创建价值观培育的平台,不断提升小学生的核心素养。例如,在学习五年级上册《我们的国土 我们的家园》这一单元时,教师先要做好教学内容分析,树立核心素养培育的目标。在价值观培育方面,要让学生产生对我们生存的家园的敬畏感和对祖国母亲的热爱;而在行为引导方面,要让学生时刻保持爱国热情,懂得维护祖国的利益,引导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感悟和理解教材知识,树立高尚的爱国主义精神。

第二,以情境引导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要有丰富的生活经验与教学经验,以此为前提创设教学情境,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将学生生活与道德法治知识相结合,提升学生的参与感和积极性。例如,在学习六年级上册的《我们的守护者》这一单元时,为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核心素养,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模拟法庭情境,让学生分角色扮演法庭中的各个人物,感受生活中的法律以及法律的作用,让学生能够从小知法、懂法、守法,感受法律的威严。将情境引导转化为学生的道德意识,可以在帮助学生快速理解知识的同时又能推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第三,将核心素养与时政热点相融合。《道德与法治》这一学科的时代性特征明显,在2019部审人教版教材中融合了很多时政热点内容。诚然,时事热点内容是所有学生和老师都要密切关注的部分,《道德与法治》这一学科与时代发展息息相关,利用好时政素材能够让道德与法治课堂更加生动,更加丰富。基于此,教师先要了解时政、关注时政,然后再带动学生关注时政。网络时代背景下,获取时政新闻的途径多种多样,借助电视、电脑、电子报刊等多种途径都能轻易获得信息。教师在课堂上可以与学生共同针对时政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交流和合作意识,使学生对时事政治有深刻的了解和印象,提高学生的课堂积极性。诚然,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在课堂上将时政内容与教学内容相结合,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例如,在学习六年级上册《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这一课时,教师可以播放“感动中国”短片,让学生学习“感动中国”的人物是如何承担好公民的义务,树立榜样力量的,同时强化学生的公共参与意识,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心和核心素养。

第四,完善《道德与法治》课程评价体系。正如前文中所分析的,现阶段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评价体系存在过于简单和不足的问题。因此,要制定层次化的課程评价体系,动态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状况,在实施反馈与更新中调整道德与法治教学,更好地完成核心素养培养的目标。现阶段常用的教学评价方式包含小组互评、诊断性评价以及自我评价等,教师要融合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加大对考核环节的重视力度,让考核环节发挥激励与督促作用,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总而言之,五、六年级的小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是各学科教师都应该重视的环节。《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也要培养学生的法制意识,才会对青少年的成长起到推动作用。同时,也要将核心素养落实在《道德与法治》教学目标当中,以情境引导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将核心素养与时政热点相融合,完善《道德与法治》课程评价体系,提升学科教学的质量和学生的核心素养,从而为社会培养遵纪守法的公民和高素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陈红强.在道德与法治学科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J].读写算,2018(12):33.

[2]庄志端.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策略[J].考试周刊,2018(89):121-122.

[3]刘亮.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的构建[J].文理导航(上旬),2018(12):63,70.

猜你喜欢
小学教学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浅论小学课堂激励性评价遵循的原则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