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秀红
摘要:核心素养视角下,构建一节高中化学优质课需要教师投入大量的精力,甚至要凝聚学校整个教研组的集体智慧去研究、去打磨。不仅备教材、备学情,还要对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深刻理解,并把他们融会贯通到学习目标、课堂活动、反馈练习中,达到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结合本次“同课异构”活动,笔者认为高中化学优质课可以从以下五方面做到适“度”:教师的精神状态、学生的学习状态、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学生的参与度、重难点的突破。
关键词:优质课 学科素养 深度学习 合作探究
一、问题提出
2018年10月26日在霍邱一中举行了安徽省“同课异构”化学教学研讨活动,来自9个县市的9位选手,带来了各地新课程实践的最新成果,为我们呈献了“同一课题、风格迥同、特色鲜明、优品高效”的课堂教学。与会老师和5位评委,共同体验了选手们成功的喜悦,见证了霍邱一中学生课堂成长的快乐,也感悟出选手们及他们身后的教研团队对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深刻理解,具有浓厚的时代气息。笔者感觉参与此次活动收获很多,也引发了诸多思考:怎样的课才能符合优质课的要求呢?优质课的设计需要考虑哪些因素,才能使专家和评委觉得课有深度有创意?怎样才能让学生进行深度学习?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选取了不同学校、不同资历、不同年龄的28位高中化学教师,利用微信群、QQ群、电话等手段,进行访谈和问卷调查,收集相关数据并进行分析。其中的访谈内容有:你自己上过的最好的一节化学课是哪一节?为什么这样认为?你听过的最好的化学课是哪一节?你认为理想的化学课是怎样的?等等。
三、研究结果
通过分析28位对其自身上过的好课、听过的好课以及理想中的好课的认识,笔者感觉到要构建一节优质课需要教师投入大量的精力,甚至要凝聚学校整个教研组的集体智慧。结合本次活动,笔者认为一节优质高中化学课不仅是严谨的课堂结构、教师知识的储备、信息技术的应用,更重要的是教师的综合素养和学生学习的达成度,可概括为从以下五个方面做到适“度”:教师的精神状态、学生的学习状态、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学生的参与度、重难点的突破。
1.教师的精神状态 ,要有“热度”
教师的精神状态是优质课评选的一项重要因素。教师走进课堂的精神状态、满怀激情的演说、诙谐幽默的言语、循循善诱的引导以及耐心细致的解惑,这些都是衡量优质课中教师精神状态的标准。叶澜教授也说:“教师要充满激情,是一节好课的首要特征。”教师的激情来自对事业的执着,对学生的挚爱,对教材的深切体验,对教学艺术的娴熟掌握。只有教师激情四射,才能唤起学生学习的情感波澜,才能唤起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热望,才能打造激情的课堂。教师如果没有精气神,如何感染学生?无精打采的教师是无论如何也调动不起学生的积极性的。好老师不一定是“专业化”、水平高人一筹的教师,但他首先是一个充满热情、有着感召力和人格魅力的人,能激发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欲望,并想尽一切办法让学生学会学习的人。本次活动的第一名,来自涡阳第二中学的米凯老师身着帅气的西装,精神抖擞地走上讲台,面带笑容地说:“同学们,请拿出你的导学案、双色笔,还有你的激情,准备上课,你准备好了吗?”一句简短的话语,引起了学生的注意,紧接着又以一个化学小魔术“滴水点燈”巧妙地导入,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被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随之被调动起来了。
2.学生的学习状态,要有“效度”
一位教育专家曾对一些中小学生做过采访调查,问学生们什么时候学的最有效。学生的回答是:当我们有兴趣时、身心处于最佳的状态时、当教学不是千篇一律时、当我们遇到理智的挑战时、当我们能自由参与探索与创新时、当我们被关注和信任时、当我们能够学以致用时、当我们喜爱的老师上课时。所以说,一堂好课必然是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性的课堂,必然能够引导学生进入积极的学习状态。然而,再好的教师讲解,如果不能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依然是一言堂式的教师的独舞。本次活动的第二节课,尽管这位教师设计了很“完美”的上课流程,使用了若干段视频解说,设计了层层递进的几个问题:钠与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与在常温下产物有什么不同?如何检验钠与水反应产生的气体是氢气而不是氧气?钠着火时能不能用水灭火?钠放入硫酸铜溶液中会发生什么现象?该教师语言功底很优秀,但是结果却不理想。这节课显得很沉闷,只有几位成绩较好的学生主动回答问题,其余都是沉默。或许他的丝丝入扣,其实是对活生生的学生的一种忽视甚至无视。教师讲得再完美,学生如果不能跟随教师的思路进行思考和学习,只能算是一个花架子。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这里的唤醒,就是唤醒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部动机。要想达到唤醒的效果,一是教师需要有个人的学识魅力和人格魅力,让课堂产生磁场效应;二是教师需要努力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情境,丰富学生学习的形式,积极构建共生共进课堂;三是教师要尊重欣赏每个学生,善于捕捉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四是老师要学会“聊”,通过谈话、互动活动来调动学生。例如打一个小比方、讲一个小故事,或者幽默诙谐的自嘲等等,将他们从沉默中唤醒,将学生的热情调动起来。这既是教的需要,也是学的需要。这节课的境遇如此,无“聊”的课,即使内容再丰富也只能是无聊的课,没有效度的课。
3.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要有“风度”
优质课比赛一般不会在教师所在的学校举行,对于讲课的老师来说,面临的是一个陌生的环境,陌生的学生群体,如何在短时间内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优质课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同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定会出现与预设不一样的情况,这个时候教师驾驭课堂、学生和教材的能力就尤为重要。一个优秀的教师在面对陌生的环境和新的学生时,可以通过一定的活动或者精巧的课堂热身设计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课堂上,教师80%的作用体现在对学生学习的点燃、唤醒、激励上,20%的作用体现在对课堂技术流程的掌握上,在课堂把控上及时发现教学中的动态与变化,并适当调整教学的进度、梯度与深度,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让学习在自主探究中精彩展开,在合作学习中精彩展开,在激烈讨论中精彩展开,在深入体验中精彩展开。米凯老师的课,结合自己的教学情况,充分利用智慧教学技术与涡阳二中实施的多彩课堂理念有机融合,将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设计为以下几个环节:
导入新课学案反馈学习目标解读活动探究当堂检测课堂评价作业布置。授课过程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实现了一节课知识性和趣味性并存,通过自主、合作、探究方法,让学生在积极、安全、高效的课堂氛围中掌握了钠的有关知识,提升了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钠原子结构与性质关系)、变化观点与平衡思想(钠与氧气反应条件不同产物不同)、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物质分类、氧化还原反应)、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钠与水反应的实验改进)、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的五大核心素养,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也达到了教学相长的良好效果。
4.学生的参与度,要有“广度”
再好的课堂如果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也称不上好课,再好的教师如果不能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也一样达不到好的教学效果。因此,衡量一堂好课的关键指标是学生的参与态度,也就是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自主的程度、合作的效度和探究的深度,不是把答案直接给出,而是让学生的思维参与进去,并让学生相互启发。本次活动的第三位老师,在进行到钠与水反应时,提出了会产生气体,她就抛出了值得探究的问题:到底是什么气体?如何证明你的结论?经过学生的讨论探究,给出的答案是利用实验的方法可以验证是氢气,2Na+2H2O2NaOH+H2↑。教师进一步提问:还有其他的方法吗?学生们进一步合作探究。教师适时点拨,相机诱导:如果从化合价升降的角度呢?这里体现出了“化学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学科素养的培养。此时同学们豁然开朗,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化合价有升必有降,有氢气的产生就顺理成章了,这时就促进了知识的生成。这必然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状态,也是课堂教学的最佳状态。深度学习能促进知识的建构,深度学习着意迁移运用,深度学习面向问题解决。新的知识在互动交流中生成,在弹性预设中生成,在纠错提升中生成。只有当学生能够进行深度学习时,课堂教学目标才能得以实现。当学生都能在教师的引导下沉浸在课堂的学习中,其实这堂课就已经算得上优质课了,至于课堂教学效果检测,自然就不在话下了。好的课堂是灵动的、智慧的、生成的。
5.重难点的突破,要有“深度”
一堂好课,不管怎样精彩,最核心的要求就是教师和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发展、有所突破,这就体现在对教学过程中所涉及的重难点知识的解决和突破上。如何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应该成为课堂教学的永恒主題。教师只有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在深度和广度上下功夫,才会扫清学生学习上的障碍,解除学生心理上的困惑,增强学生学好化学的信心。有的老师突破重难点不彻底、不深刻,最终会导致课堂虚而不实。突破重难点的方法很多,例如用实验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知识迁移法、精选习题教学法等突破。叶圣陶先生说:“教亦多术矣,运用在乎人。”米凯老师在突破 “钠与硫酸铜反应”这一难点上,运用了实验探究法。实验是化学的灵魂,实验探究和体验以及实验创新带来的魅力,能感染学生,更能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状态。老师先提出问题:“根据金属活动顺序表的规律,钠可以置换出硫酸铜溶液中的铜,是这样的吗?让我们在实验探究过程中找到答案。”学生带着疑问开始分组实验,合作探究,观察现象,得出结论,难点不攻自破。米凯老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智力,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为学生提供独特的认识视角,完善理性思维结构,形成化学观念,这才是化学教学真实意义所在;他又利用投屏、随机抽取、抢答等智慧教学功能,让本节课精彩纷呈,学生学有所获,兴趣盎然,也促进了“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这一学科素养的形成。
好的课堂并不是证明教师优秀,而是帮助学生变得更加优秀。一堂优质课不是教师演出来的,而是用真心教出来的和全体同学真正学出来的,师生在课堂中体验着知识的碰撞、智慧的交锋、情感的传递、价值的共享、学科素养的提升。如果我们每一位老师都能将每节课当作优质课来准备,如果学生真正学有所得,各得其所,那么何愁我们的教学质量得不到提升!
参考文献:
[1]刘翠红. 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设计的实践与思考[J].师道:教研, 2011(7).
[2]黄会英. 化学教学中如何突破难点[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6).
[3]杨梓生. 对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认识[J].中学化学参考,2016(8).
[4]梁永平. 化学科学理解的基本视角及核心观念[J].化学教育,2011(6):4.
[5]石敬珠. 基于教师视角的好课的构成要素探究[J].中学化学参考,2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