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当代大学生被称为“网络原住民”,他们接触互联网的时间普遍较早,对互联网的依赖程度较高,互联网是其日常生活的重要内容,也是其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在互联网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大学生,其人生观和价值观必然体现着互联网的影响。在当前的信息技术背景之下,“入脑”、“ 入心”思想引导和价值观教育要依赖于政府、社会和学校的协同合作,但在高校教学实践中,应注重校园文化的全面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积极发挥出专业知识和课堂教学的优势,弥补互联网在知识的系统性、深刻性及其价值观引导方面存在的不足。
关键词:互联网;大学生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422(2019)12-0043-07
1994年,中国首次接入世界互联网,被正式承认为有互联网的国家。20多年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的十多年,互联网迅速发展。截止到2019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了8.54亿,手机网民规模达8.47亿,即时通信、网络视频、搜索引擎、网络新闻、网络购物是网民使用率排名前五的互联网应用,在线教育、互联网理财、网络直播、网络音乐、网络支付等应用的用户规模在过去半年增速较快。[1]当前互联网的发展已经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人们的生活、交往、学习、工作都离不开它。互联网为当代社会生活提供基础支持和便捷的同时,其所具有的开放、共享、去中心化、价值多元等特征也对人们的价值观念产生了直接的影响,这种影响对于处于人生“拔节孕穗期”的大学生来说尤为显著。所以,对互联网环境中大学生价值观正确引导和教育问题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根据当代大学生使用互联网的特点,具体分析互联网对其价值观念形成所产生的积极和消极影响,思考在互联网环境中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问题。
一、当代大学生与互联网
2005到2014年被称为中国互联网的黄金十年:互联网宽带和移动互联网迅速发展,网络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网络资费不断下降;网民规模不断扩大,人均周上网时长不断增加;互联网基础应用日渐稳定,电子商务飞速发展,网络娱乐资源日渐丰富。当前在校大学生大致出生于1998-2001年之间,他们的成长过程与中国互联网的发展是同步的,对大多数当代大学生来说,互联网在其年幼时期已经进入了他们的生活。虽然在当时的技术环境和年龄阶段,互联网没有主导他们的生活,但在其日常生活和学习过程中,网络是他们非常熟悉的一个工具,通过互联网获取学习资料、娱乐休闲、交友聊天是普遍的。伴随着网络发展成长起来的年轻人,进入相对开放和自由的大学校园之后,不但会延续其原有的使用互联网的习惯,而且伴随着移动互联技术和“互联网+”的迅速发展,表现出了对互联网的强烈的依赖,根据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报告显示,我国网民每周平均上网时长为27.9个小时,平均每天大约4个小时,而大学生的上网时长远远高于平均值,根据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今年发布的报告,“95后”每日使用手机时间为8.33小时[2],学习、娱乐、人际交往、购物是其上网的主要目的,而当遇到网络信号中断的情况,大多数同学选择去寻找网络信号。
当代大学生被称为“网络原住民” ,互联网对他们来说是“先验、先天、从来就有的”,他们“天然、不假思索地通过网络来把握世界”[3],互联网让他们的生活呈现出了新的面貌与方式。
(一)互联网拓展了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方式和范围
互联网打破了传统的时空限制,将世界各地的信息和个人联系在一起,电子邮件和即时通讯软件的广泛使用,使得面对面的交往不再是人们维系关系的主要渠道。在教学过程中,课堂调研显示,100%的同学曾使用电子邮件与家人、朋友或老师进行交流,98.1%的同学使用过QQ,99.7%的同学都在使用微信,并且熟人之前的沟通,多数同学更愿意选择微信联络,而非传统的“打电话”,微信好友的数量远远超过手机通讯录的人数。传统的书信、面对面的交往对象上大多是熟人,范围有限;但通过网络,交往对象不再局限于熟人之间,交往范围也不再是有限的,交往方式也变得多种多样,即使身处世界各地,两人或多人之间也可以进行即时的文字、语音或视频交流。在过去,从未谋面的心灵知音通过书信来往被称为“笔友”,而在互联网时代,“网友”成为一种新的朋友关系:QQ、微信等聊天软件的即时沟通,论坛、豆瓣、知乎则能将兴趣爱好相同者聚集起来。从面对面的交流到使用网络的信息交流、从熟人之间到与陌生人的联络,互联网拓展了传统的交往方式与范围,也形成了不同于传统的“朋友”的含义,与此同时,友谊表达的方式也从传统的陪伴、交流、支持、帮助拓展到了朋友圈的“点赞”。
(二)“互联网+”的发展改变了大学生传统的生活习惯
2015年以来,“互联网+”的发展带动了传统行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创造出了新产品、新技术、新模式,这对人们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带来了极大的改变,大学生的衣食住行和娱乐休闲活动更明确体现着这一改变的发生。通过课堂教学调查得知,同学们的手机APP的安装数量平均大致为60个,手机成了他们的生活助手,吃喝玩乐都很依赖网络,几乎所有的同学都进行过网购和使用APP点外卖;共享单车的发展,使得新生开学时购买自行车的热烈场面消失了,几乎全部的同学都选择使用共享单车;丢了东西,他们也更喜欢在朋友圈发布寻物启事;娱乐休闲已经从传统的运动、旅游、逛街、听音乐等活动拓展到了利用网络平台的各种娱乐休闲活动,例如网络游戏、网络视频、网络直播等,80%以上的同学经常观看网络综艺节目、使用网络看电影和电视剧,玩网络游戏、刷朋友圈和微博更是他们学习之余的重要活动,并且随着移动互联网的發展,游戏、视频的目的已经不完全是娱乐放松,而是包含着更多的内涵,例如团战、弹幕、点赞满足了95后的社交和归属的心理需要[4]。
(三)互联网已成为大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渠道
大学生的学习本身是开放的,既包括教师引导下的知识学习思考与德性的养成,又包含着自我发挥主动性而进行的各种探索、思考和实践活动。在大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互联网发挥着重要作用:浏览主流门户网站,获取综合类新闻资讯;关注网络论坛,参与网络互动,捕捉不同立场和角度的观点与评论;使用搜索引擎,进行不同主题的信息检索;查阅各种数据库,观看网络公开课,扩展专业知识;“豆瓣”、“知乎”等具有社交性质的准专业信息交流平台也深得大学生的喜爱;购买互联网付费课程资源在当前大学生中也非常普遍,基于自己的学习和提升需求,他们愿意花钱购买优质学习资源。对当代的大学生来说,互联网既是他们生活的场域,也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工具,绝大多数同学认为,通过互联网“总能找到工作学习需要的信息资源等,使自己的知识得到了丰富”,相比于在图书馆的浩瀚书海中查阅图书资料,以关键词来提取的网络资源的确更为便捷。
总之,对当代大学生来说,互联网不是新鲜事物,他们能够自然地、熟练地在互联网环境中生活和学习,也自然形成了自己的行为习惯、认知看法、思想情感和价值观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基于立德树人这一宗旨,辩证的看待互联网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产生的影响。
二、互联网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生成产生的影响
价值观是人们关于什么是价值、怎样评判价值、如何创造价值等问题的根本观点,具有稳定性和持久性。大学阶段是个体从依赖走向独立的重要时期,也是个人走向社会的准备时期,是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在互联网环境中浸泡成长起来的当代大学生,其价值观的生成过程中既受到了互联网的积极推动也包含着消极的影响。
(一)积极方面
互联网所具有的去中心化、开放、共享等特征在知识信息的传播方面超过了其他所有的媒体,当代大学在知识信息的获取、积累和储备方面表现出了强大的优势,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更赋予了他们随时随地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能力,所以,他们在观点陈述、意见表达、论证抗辩方面表现出敢说、能说,也喜欢基于一定的立场发表观点看法,具备一定的批判精神和反思能力。当代互联网的发展开阔了大学生的视野、增长了知识、拓展了思维,增强了作为价值主体的自我意识,而自我意识是价值观形成的主观条件,没有自我意识就不可能对自身的需要、能力和个性特点以及生活环境和社会地位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和了解,就不能进行全面的自我观察和自我分析,最后也就不可能积极主动地形成和塑造自己的价值观。[5]
同时,在个体价值观的形成过程中,群体生活和社会交往实践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个人关于某类事物的价值认识、价值体验乃至价值情感,一旦被实践所证实,被他人或社会所认可,就会在他的头脑中得到强化。久而久之,经过多次反复加工,就会形成一种固定的看法和态度,形成一种新的价值观念”[6]。在当前的网络环境中,通过互联网站、移动互联应用程序等平台建立了大量的在线信息交流的群组,例如微信群、贴吧群、QQ群、微博群、豆瓣群等,成员在其中交流思想看法、评论社会事件、互帮互助、解惑答疑等,形成了新的交往空间,并且这些群组大多是以兴趣和需求为导向的,在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上易于形成一致的观点,对个体价值观念的形成具有巨大的推动和强化作用。
另外,优质的网络娱乐资源,以其趣味、现实和直观的方式引导学生的价值判断。网络娱乐综艺节目内容新颖、娱乐性强、关注现实,虽然制作质量良莠不齐,但优质的网络综艺节目在追求有趣的同时,强调有用、有效以及有益,希望通过正面价值观的传播激发观众的正能量,在精神层面发挥积极引导作用。[7]例如《开讲啦》倡导多元价值观下的主流价值取向、强调树立自尊自信、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引导观众进行独立思考、勇敢尝试,在生活实践中积极探索。这些网络综艺节目将目标受众锁定在年轻观众,尤其是“90后”人群,选题围绕年轻人关注实际问题或者具有争议性、包含价值两难的热点话题,并加之以深受年轻人喜爱的明星参与,在欢笑娱乐的同时传递出正面的引导力量,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具有重要的意义。
总之,开放、多元、共享的互联网提供了与传统社会生活和交往实践不同的新环境、新观念、新空间和新方式,以丰富、有趣的资源直接引导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的同时,也提升了其作为价值主体的自我意识、增强了个体的群体归属感。
(二)消极方面
“互联网正如20世纪以来所有的伟大科学技术发明一样,无法改变技术上的‘双刃剑’效应。”[8]互联网对大学生价价值观的形成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消极影响。
第一,在多元的社会价值观背景下,非主流价值观经过互联网的传播,在很大程度上会被放大和普遍化。在那些频繁使用网络的大学生看来,自己的价值取向、评判标准和价值目标选择不论多么“小众”在网络上都能找到支持者和赞同者,即易于把“非主流”价值观认为是普遍的、正常的、甚至是主流的,这会带来对社会核心或主流价值观认识和理解的偏差。并且,非主流意味着新奇、独特、个性,这对思维开放活跃、敢于尝试新鲜事物、接受能力强、勇于展现自我的大学生来说,具有极大的吸引力;而大学阶段,是学生开始独立生活、独立思考、确立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如果将非主流的价值观当做主流价值观,在现实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将会面临更多的价值冲突与困境。
第二,互联网拓展当代大学生视野、丰富其知识信息的同时,易于形成价值观成熟假象。
价值观作为人们对价值关系的一种认识结果,是在价值心理和价值观念的基础上形成的,它不同于人们普遍具有的、充满情绪色彩、易受外部因素干扰的价值认识,也不是各种零散、不成系统的价值观念的堆积,更不是各种外在知识、信息的积累。在个体价值观的形成发展过程中,一个人所拥有的知识、视野和思维有助于提升其价值认识、分析、理解、判断、认同的能力,有助于其价值观的建构,因为知识能够让我们辨别是非曲直、区分美丑善恶;但如果只是由于拥有某些知识或信息而形成了某种认识,并没有经过认同和内化,且没有在日常的行为活动中表现出来,就不能说他具备某种价值观。同时,价值观的形成和建构离不开长期的社会实践。当前的大学生,缺乏社会实践,生活阅历单纯,知行并不能真正合一,其价值心理、价值判断和价值观念具有朴素的情感色彩:多样、零散、易变。他们掌握的信息、拥有的知识以及增长的见识为他们的价值认识和价值判断以及价值观念的表达提供了基础,但这并不意味著其形成了明确稳定的价值观。
第三,互联网生活形成的经验及知识易于成为大学生认识现实世界的“成见”,影响其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选择与判断。根据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列举的“中国网民各类互联网应用”,可以看到即时通信、搜索引擎、网络新闻、网络视频、网络音乐、网络购物、网络游戏、网上银行、电子邮件、互联网理财、网上订外卖、在线教育、网络直播、网络约车等,这些应用几乎涵盖了我们的全部生活领域。在这样的条件下,人们的生活、交往、情感、休闲、理财、学习等需求大致都可以依赖互联网来解决。“互联网+”的发展充分体现了信息技术的日常运用和网络的交互性,它尽可能将真实的交往生活和互联网相对接,让人们感叹网络世界太真实了。对于伴随互联网发展成长起来的当代大学生来说,互联网是他们熟悉的资源、场景或者是生活空间,他们易于将网络环境中形成的关于生活、交往、学习的各种态度、认识与方式应用于现实的社会生活和人际交往中,“甚至认为世界就是网络所呈现的世界”。
然而,网络世界是依赖于技术而建构的,本质上是更好的满足人类的需求的工具,是为现实的社会生活服务的。基于社会实践生活的不足和认识能力的局限,大學生对事物和现象本质的认识还不够深刻,在这种条件下,“由于其在成长和知识经验建构中,先接触、熟悉网络虚拟世界,网络原住民因而普遍产生现实经验倒置现象,虚拟经验先于现实道德经验、网络虚拟的经验、知识成为他们认识现实世界的一种‘成见’”[9]。这种“成见”易于导致现实世界和网络生活的混淆与冲突,甚至引起对现实生活的逃避与疏离,处理具体事务和人际关系能力的弱化,影响其在现实世界中的价值选择与判断,不利于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另外,在互联网的交互性和网络舆论引导易于引起大学生的从众现象,而从众心理影响着独立精神的养成;各种世俗、功利的新闻和事件的网络传播引导大学生在价值取向上重实际、讲实效,功利主义盛行、理想信念淡薄等。
总之,当我们谈论互联网时,它包含着技术和文化两个层面的含义:作为技术,互联网具有简单方便的技术应用、开放丰富的信息资源、平等交互即时的信息传递三个重要的特征;作为文化,它是人们依赖以信息、网络技术及网络资源为支点的网络活动创造出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被认为是历史发展到今天最自由、最多元、最活跃和最具包容性的崭新的文化形态。互联网之所以能够影响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生成,也是通过这两个层面实现的:首先,技术层面满足了人们对各种网络应用、信息资源、人际沟通的需求,在现实中产生了人们依赖互联网的状况;进而,互联网的规则及其所提供的资源具有的特征和文化价值导向直接引导着人们的观念认知和价值判断。
当前,不论是互联网的发展速度还是对人类社会产生的影响力度都远远超越了历史上的历次技术革新,在中国,经历20多年发展的互联网已经全面渗透到了生产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强大的力量引领着各个行业与领域的改革与创新、在现实中引导着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的变化,作为网络原住民的当代大学生其行为方式与思想观念更充分体现着这一影响。
三、引导当代大学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践行者
在全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在这个重要的时期,高校无疑承担着教育和栽培的工作,而这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与培育。围绕这一问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一方面应客观看待互联网环境对当代大学生产生的影响,尊重他们的价值主体身份,另一方面也要通过系统的理论教学弥补互联网信息碎片化对其思维方式产生的负面影响,并积极引导他们参加实践活动,在现实的社会生活和人际交往中丰富和充实其对自我、他人、社会的认识与理解,不断检验和完善其价值观念;其中,面对多元复杂的思想观念,引导大学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践行者是最为核心和重要的工作。
当前,互联网作为重要的社会生产力,它“带来的最初改变是传播,是连接,是突破原有社交范围的更广泛的连接”[10],但其迅速发展突破了其原本的工具意义,成为一种生产和生活方式,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根本性的变革。所以,互联网环境中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培育问题,必然不能忽略“互联网+”思路,但另一方面,基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则要必须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一主渠道以及思政工作所依赖的环境因素。
第一,在互联网资源传播的层面上。当前研究者提出许多对策性的建议,例如,应“建设数字化平台和主题网站,利用互联网对大学生进行正面的价值引导”、“构建高效灵活、资源丰富、功能完备的网络学习服务体系,制作社会传播的网络应用和优秀文化作品,丰富大学生社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供给”、“根据当前大学生对网络的使用情况,借助互联网搭建平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时政新闻、娱乐资讯等互联网信息的相关剖析和解读中,激发和引导大学生思考,在潜移默化中感受核心价值观的魅力”、“加强相关职能部门的监督与管理,推进网络管理法治化”等等。这些建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为互联网环境中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不仅仅是学校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能单独完成的,而是涉及到社会、政府和学校的协作,这其中相关职能部门的监督与管理、网络管理的法治化、适合于互联网空间中传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形式和题材都非常重要。
但是,在这其中存在这样一个现实问题:互联网技术应用的简便和资源的丰富多元性是不可改变的现实,在这种条件下,教学活动必须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师也必须善于使用互联网资源,这是毫无疑问的;在传播的层面上,如何才能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巧妙地体现到网络宣传、网络文化和网络服务中,这不但要通过相关主题网站直接引导学生,而且要贯穿在其使用互联网的整个过程中,把正面的声音和先进的思想文化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这是一个大问题,其中存在的难题包括:主流和非主流价值观之间的冲突、学生对于不同类型的网络信息资源敏感程度问题、网络舆论引导与学生的逆反心理之间的矛盾问题等。这些问题的解决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整个社会的文化建设、网络法治化的管理、科学的舆论宣传和引导,这需要政府、社会和学校的协同合作。
第二,结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实践,要发挥专业教师和课堂教学的优势,结合现实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解析。2016年12月,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要和期待”。互联网的发展带来新技术、新资源、新方法、新观念,但课堂教学依然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坚守自己的阵地。
相比于互联网资源信息的数量种类以及传播速度和影响范围来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优势在于其知识的专业性和系统性。作为“网络土著原住民”的大学生遇到问题时习惯于求助互联网,从“内事问百度”到“有问题上知乎”都说明着学生的这一行为偏好。互联网信息虽然丰富,但它是碎片化的,并且广大网民的热情参与抹煞了专业与非专业的界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基于自己的专业优势,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不回避现实的问题与冲突,结合历史与现实系统地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阐释,让学生从理论层面上真正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意义和作用,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其他价值观的关系、在当前社会多元价值观体系中的地位;学生有一定碎片化的认知,教师深入、系统地把理论观点讲透,这让学生一生都能受用。互联网迅速地传播各种信息与资源,但它本身只是在传播,这是当前的信息技术给我们提供的客观现实,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基于这一现实,在多元价值观的互联网环境中,利用专业知识和课堂教学的优势,补足互联网在知识系统性和价值观引导方面的不足。
第三,具体到每个校园的大环境,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形形态和无形氛围起来。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和宣传过程中,各大校园都有不同形式展示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24字,这是能看得见摸得着的有形形态,这一层面的建设非常重要,“从营造、优化和净化有形环境的角度入手,发挥高校网站、广播、微信、微博、QQ群等媒体平台的作用,坚持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做好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宣传、事迹报道和精神引领工作,通过反复宣传、综合强化和累积强化的方式,促进大学生认同、接受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1]。但另一方面,我们还应关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无形氛围,即通过全校师生,特别是全体教师和学生干部行为表现出的、融汇于校园文化中的精神气质和价值倾向,这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重要环境。坚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坚持知行统一、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将“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追求贯穿于日常的工作和生活实践中,在日用常行之中传播正能量,这有利于增强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
教育本身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相比于知识的传授来说,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涉及深层次思想观念和价值选择,更需要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引导,如果大学校园之内的教师(不论是任课教师还是从事行政管理的教师)都不能身体力行,如何要求广大学生从理论认知内化到情感认同并进而转化为实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利用各种时机和场合,形成有利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营造这种良好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既依赖于有形的建设,更要避免有形无神,要将二者密切结合起来。
总之,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体现在“入脑”、“入心”,应该是潜移默化式的,相比于具体的专业课程教学来说,受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的影响更大。对当代大学生来说,互联网是客观存在的现实,他们的生活、学习和价值观念与上一代人相比都具有全新的特征,这是我们思考对其进行价值观引导和教育问题的重要前提。所以,关于这一问题,首先应该关注其所依赖的当代互联网环境:法制化的网络环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下的网络资源传播、相关主题网站的建设、主要网络资源的自律与管理等。其次,互联网环境中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培育问题,从本质上说还是一个教育问题,我们应关注教育活动的主体和具体的教学环境,即教师、学生和校园氛围,应尊重学生的自主权利,加强对当代大学生思想规律的跟进研究,加强和提升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和文化氛围。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2019-8-30.
[2][4]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95后手机使用心理与行为白皮书[R].2019-4-18.
[3][9]沈湘平.理解作为网络原住民的时代新青年——致敬五四百年[EB/OL].(2019-04-25)[2019-10-23].www.toutiao.com.
[5]姚林群.课堂中的价值观教学[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1:51-52.
[6]袁贵仁.价值学引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382.
[7]杨虹偲.从《我是歌手》看音乐综艺节目对人的价值观影响[J].当代电视,2014(1):78-79.
[8]乔瑞.互联网对大学生人格和价值观的影响[J].鄂州大学学报,2015(4):9-10+19.
[10]刘春雄.模块化经营,才是互联网时代核心的变化[J].中外管理,2017(4):77-79.
[11]刘才刚.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几个问题[N].光明日报,2017-7-14(11).
责任编辑 邱翔翔
作者简介:李永华,北京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北京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北京工业大学)研究人员。
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学者约翰·帕尔弗里和瑞士学者厄尔斯·加瑟在《网络原住民》这本书中提出并论述的。他们认为对上一代人而言,网络是工具,对这代人来讲,网络就是世界;他们大约出生于1980-2000年间,是数字科技孕育的一群新时代的学生、消费者与公民,一出生就面临着一个无所不在的网络世界,他们也因此用不同的眼光来看待这个世界。虽然出生的时间并不完全一致,但基于中国信息通讯技术的发展时间而言,我们用这一概念描述伴随着中国互联网发展出生成长起来的大学生还是非常准确的。((美)约翰·帕尔弗里,(瑞士)厄尔斯·加瑟,著.网络原住民[M].高光杰,李露,译.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