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在区角活动中合作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

2019-09-10 12:34:15郑愉
学习与科普 2019年18期
关键词:区角活动中班幼儿合作能力

郑愉

摘 要:新课改的不断深化给现阶段的教育界产生了十分重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我国的学前教育界也受到很大的冲击。幼儿阶段是孩子们开始接触学习以及培养自己思维能力的初始阶段,因此能否对幼儿们进行完整且科学的培养将会对孩子们未来的发展产生十分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中班幼儿;区角活动;合作能力;实践研究

善于与他人合作是新时代对我们提出的新要求,同时也孩子们日后能更好的生存的发展所必备的品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社会目标中要求幼儿要“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因此培养孩子们的合作精神也就变得刻不容缓。但是纵观现阶段的学前教育界,对孩子们合作能力的培养还是存在很多的问题,一些外力的影响依然存在。基于此,本文对当前培养孩子们合作能力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应该如何去培养孩子们的合作能力做系统的探究。

一、培养孩子们合作能力的意义

首先在这个激烈的社会竞争关系中,人是不可能作为超然的个体而独立于社会存在的,因此从现阶段就开始去着手去培养学生们的合作能力就显得十分有必要。在幼儿阶段去培养孩子们的合作能力,可以让孩子们通过自己所掌握的技能去更好的处理彼此之间的关系,更能为将来孩子们的社会交往提供经验,让我们的孩子们能够积极的健康的成长。

二、在培养孩子们合作能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幼儿在同伴交往中表现为较孤僻、任性,不愿参加集体活动,常常会闷闷不乐甚至过分敏感,喜欢一个人呆在旁边,不愿别人接触自己,更不会与同伴合作游戏。

(二)在与同伴游戏或活动时发生矛盾,往往会用告状或攻击性行为来解决问题。

(三)在活动或操作时,当自己遇到困难使活动无法继续时,孩子的解决方式往往是求助于老师,而缺少同伴互相帮助的意识。

(四)幼儿与同伴共同游戏时,缺乏合作的主动性,彼此间缺少分工、缺少协作,或者是能力强的幼儿包办代替了许多工作,能力弱的幼儿插不上手等,使很多幼儿失去了合作的兴趣。

而家庭教育中家长更注重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不重视幼儿的合作意识与能力的培养;在幼儿园教育中,幼教工作者们虽然已意识到幼儿合作性培养的重要性,但有些教师对合作的含义了解不够,对幼儿的指导也显欠缺,往往运用说教的方式,零散地教给幼儿合作的方法,只追求教育的即时效果,而忽略了合作教育的长远效果。

三、区角活动的概念

孩子们的发展是需要培养其个性的,而区角活动的开展就是一种将幼儿们的个别化活动作为研究主体的组织形式;同时,孩子们的行为并不是个体单独存在的,必须依赖环境和同伴的支持,因此怎样才能更好的将整个活动中良好的展现孩子们的个性,以及如何能够在大的角度上获得群体之间的了解、认可与互动,就成了当前阶段的区角所研究的一个焦点。而交流分享时段的组织,无疑在这两者之间又架起一座桥梁。从理论上讲,交流分享是为了激励,为了导向,也是为了因材施教,在具体的实践组织中它则表现为师生共同参与,汇集活动中的信息,在共享快乐、交流经验、解决困惑中进一步引发活动兴趣,因此,它是促进幼儿个体建构与群体共同发展的一个良好途径,是不可忽略的重要环节。

四、实施措施

(一)树立孩子们的合作意识

首先我们要清楚的认识到“众人拾柴火焰高”这个道理,一个完整而有效的区角活动的开展少不了每一位学生们的支持和积极的参与。因此在开设区角活动的准备阶段,就应该让孩子们积极的参与进来。

例如在进行游戏之前的准备工作中,就应该积极的让学生们有融入的意识,如在提前的准备阶段让学生们将自己所有的故事书拿来一起分享,而后在课堂中让学生们学会交换,学会分享。教育者可以适当的布置点任务让学生们共同去完成,如让学生们将本节课中学习到的最喜欢的一篇文章拿出来分享,并共同去探究其文章的内容和含义。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们首先了解到只有学会分享才能让自己的知识储备更加丰富,才能见识到更多更有趣的知识;而后在讨论的环节中,学生们还能认识到通过群策群力的方式来实现其对问题的多方面了解和分析,并使之更加趋于系统化。

(二)寻找孩子们的合作机会

在区角活动的设置之前就应该积极的考虑到孩子们对合作能力的要求。所以无论是做做玩玩、操作区、益智区、娃娃家……我们都需要幼儿二人或几人合作共同配合来完成游戏。以发展的观点看待幼儿的行为,区角活动设置必须立足于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适合幼儿年龄特征。

如在娃娃家的游戏中,学生们可以自由的組队,通常需要4—5位进行游戏,在游戏的过程中,势必会存在因为角色的扮演以及情节的发展方向产生不同的见解。而基于此让孩子们学会在不同的环境中实现对不同问题的解决方法,通过协商的方式来完成对其本身存在问题的多方角度的融合,从而使之能够在一个更为融洽的环境中进行游戏。

(三)提升孩子们的合作能力

区域活动是培养孩子们合作能力最强的一个部分,其对于孩子们的参与性和操作性,对孩子们来说是相互之间协调关系的一个最主要的场所。因此我们所根据其各个活动区之间的不同特点,来有意识的对学生们的不同方面的能力进行培养和锻炼。

例如在图书区,教育者可以针对指定的书籍或者指定的文章进行安排任务,其专业性可以不用很强,但是应该格外注重其合作角度。如几人一起对《海底世界》这篇文章展开想象并且将之画在纸上。这虽然简单却也不是一项轻松就能完成的工作,不同的孩子们所储备的知识是不同的,因此每一位对海底的看法也是不同的,因此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孩子们必然会展开相应的合作来提升自己的作业质量。

(四)锤炼幼儿合作技能

在区域活动中幼儿学会与同伴合作,有合作行为首先必须要学会一些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在此基础上,一些必要的交往语言和技巧的指导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发现在开展活动前将活动区要求非常细致规定,如XXX小朋友是什么角色和任务,孩子们倒失去了原来的热情。经过讨论我们改变这一方式,在幼儿熟悉活动区规则和玩法的前提下,让幼儿自主地进行活动区域创设。

如在区角活动当天幼儿可以自己进行材料准备、情境创设和角色或任务分配,这样大大提高了孩子游戏参与的积极性。其次,在活动中,我们也时刻关注幼儿,并适时给予一些交往的技巧和策略的引导,帮助幼儿处理游戏中碰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希望在我们的引导下,孩子能尽快的融入他人的游戏圈,学会举一反三的将这种交往技能运用与生活学习的其他方面,如向同伴借学习用品、主动与他人交换玩具和图书等。

五、结语

综合上述的游戏环节之后,本阶段的内容完成情况明显相较于之前的过程有很大的提升。首先表现在孩子们的投入问题上,更多的交流和游戏,明显的让孩子们减少了之前所存在的“不想上课、不愿上课”的情况,其到课率大大提升;其次孩子们的发言情况也有很好的进展,表达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升;最重要的是体现在学生们的合作能力上,学生们相互之间的所需要的是的交流增加,

其相互之间的配合增加,有时甚至主动找与自己玩的好的伙伴进行交流,这些都合作能力提升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表现。

参考文献:

[1]余华娟.步步推进 频频互动——在区域游戏中培养中班幼儿主动交往意识的“六步”推进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7(24):112-113.

[2]卞志红,蔡子英.中班幼儿区角活动中合作行为的研究[J].早期教育(教科研版),2012(05):26-28.

猜你喜欢
区角活动中班幼儿合作能力
襄阳市郊区农村大班幼儿合作能力发展现状研究
亚太教育(2016年31期)2016-12-12 19:19:45
小学数学教学应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青年时代(2016年27期)2016-12-08 08:08:50
中班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解决对策
考试周刊(2016年92期)2016-12-08 02:09:50
浅谈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灵动指尖的艺术
考试周刊(2016年85期)2016-11-11 02:45:31
在政治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幼儿数学区角活动中的主动探究学习
考试周刊(2016年59期)2016-08-23 19:30:15
农村幼儿园开展本土化区角活动的实践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62期)2016-08-15 07:11:44
本土资源在幼儿园教育中的运用探究
成才之路(2016年12期)2016-05-09 20:13:04
多维并举,激发“棋”趣
科教导刊(2016年9期)2016-04-21 02:4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