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廷武
摘要:俗话说:“行成于思,毁于随。”一切的学习活动都应该以“思考”为起始点,奠定学习基础。而数学作为理性思维的代表性学科更应该将“思考”贯彻到底。因此,小学数学课堂常见提问的“身影”,通过向学生发问,引导学生思考,逐渐发展数学思维能力。提问在小学数学课堂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质疑;探究;创新
随着数学新课改的推进,小学数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师从施教者变成了引导者,学生从被动学习者变成了主动参与者;教学的目的不再是提高数学成绩而是“从教走向不需要教”。在转变的过程中,提问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具体来说,教师利用提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想象力,促使学生质疑数学知识、主动探寻数学的真相。久而久之,通过有意义的提问,学生逐渐学会了思考,摆脱了“被施教者”的身份;教师逐渐培养了引导习惯,成为了数学世界的“向导”。
一、树立质疑精神
大疑大进,小疑小进,不疑不进。学习的意义在于思考、质疑。如果没有质疑精神,学生就是一部走在通往学习终点路上的学习机器,没有任何实际的学习意义。而树立质疑精神的关键就在于提问。优秀的问题可以启发学生,让学生找到知识盲点,从而产生与旧有知识的矛盾和冲突,继而引发质疑。所以,有效的提问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质疑精神,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走进数学世界,有效地学习数学知识。
例如,在教学“笔算除法”时,我进行了引导性提问,促使学生经历三位数乘以两位数的笔算方法产生的过程。提问的问题如下:
1.为什么竖式计算92÷30中3要写在个位上?
2.为什么102÷30=10.2÷3呢?
连续两个“为什么”使学生陷入了思考。在思考的过程中,学生遇到了认知矛盾,即,笔算乘法中被乘数是从个位开始相乘,而笔算除法中被除数却是从最高位开始相除。为了解开认知矛盾,学生进行了“摆一摆”活动,自己动手用摆木棍的方式研究数学竖式计算的算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于问题的提出,学生注意到了笔算乘法和笔算除法的不同,从而产生了质疑,主动进行了探究。而探究行动使学生获得了成就感,进而树立了质疑精神。可见,有效的提问可以促使学生树立质疑精神,提高数学学习的主动性和深入性。
二、培养探究习惯
“自主、合作、探究”是数学课程改革的新要求。其中,探究是指学生具有良好的探究习惯和探究能力,能够通过自主探究获取数学知识。但是,由于自制力较差、认知水平较低,小学生缺乏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然而,有效的提问让学生具备了探究习惯和探究能力。比如,趣味问题可以激发小学生的好奇心,促使其培养探究习惯;又比如,思考问题可以启发小学生的智慧,促使其增强探究能力。
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时,我借助提问的方式促使学生探讨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正方形的关系。问题如下:
1.平行四边形可以变成长方形和正方形吗?
2.平行四边形如何变成长方形和正方形?
通过问题一的提问,一方面,设置了悬念,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另一方面,增加了数学的趣味性,调动了学生探究的积极性;通过问题二的提问,学生主动动手探究、体验了平行四边形变化成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过程,归纳了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正方形的关系,从而获取了探究能力。而在小学数学教学歷程中,长期的提问自然使得学生培养了探究习惯。所以,有效的提问有增强学生探究能力的功能,推动了数学教学的进步和发展。
三、打开创新思维
提问是一种变相的启发,有价值的提问可以打开视界,促使学生获得多种多样的知识。在日常的数学教学中,一个开放性的问题能够指点学生的同时给予学生充分的思维自由,让学生利用既有知识展开想象和联想,创造出新的知识。因而,有效的提问有打开创新思维的作用。
例如,在教学“倍的认识”时,我提出了开放性问题,促使学生建立知识内部联系,提高知识应用能力。问题如下:
一辆小汽车最多可盛400千克的水果。现在有两种水果,香蕉一箱重30千克,桃子一箱重35千克,你可以怎么装车?
由于所提问题的答案具有多样性,学生的思维不再受到“倍数”知识的限制,而是向所有知识发散。在发散的过程中,有的学生用了除法知识,400÷(30+35),找出桃子和香蕉叠加一共需要装6箱的方法;有的同学用倍数知识,先找出30的倍数,然后用400减去30的各个倍数,最后从差中找35的倍数;还有的同学用了“分配法”,将400分成200和200,然后分别算香蕉装多少箱,桃子装多少箱。总之,由于开放性的提问,学生的思维得到了解放,创造出了多种多样的装车方法。可见,有效的提问可以引导学生打开创新思维,提高数学创新能力。
综上所述,提问在数学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既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质疑精神,又可以培养学生探究习惯,还可以打开学生的创新思维,很好地推动了数学教育的素质化。
参考文献
[1]郑佳.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提问有效性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5
[2]王悦.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多维分析与教学建议[D].陕西师范大学,2015
[3]韦正美. 提问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 新课程(小学), 20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