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志斌
【摘 要】“先學后教”教学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尤为盛行,教师普遍认为这种教学模式不仅能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自主探索地理知识的学习热情,而且对于提高课堂效率有着积极的意义。然而,没有一种教学模式是完美的。“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也存在诸多问题,如何正视并改正这种教学模式带来的不足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当思考的问题。本文旨在探究该种教学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实施建议。
【关键词】先学后教 高中地理 问题与建议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22.123
先学后教”教学模式的推行,是迎合课程改革要求、创新教学模式的一大尝试,强调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体现了教学应当以学生发展为第一要义的教育理念。这种教学模式兼顾了分别以“教”和“学”为重心的两种教育理念,引导学生树立自主学习的意识,要求老师针对学生在自主探索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教学。与此同时,教师也应当重视实行“先学后教”教学模式在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一、“先学后教”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运用出现的问题
(一)学生自主学习效率低下
在升学压力的影响下,部分学生无法端正学习态度,出现应付考试、进行表层学习的现象[1]。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缺乏主动学习知识的热情,疲于探索新知识,对于诸如“洋流运动”“地壳的运动与变化”以及“气候变化”等知识点,学生存在理解上的障碍,无法掌握相关知识,自主学习的效果甚微。对此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将学生面对的地理问题生活化,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从而使学生真正了解知识的实际用途,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例如,在老师教授中图版高中地理教材《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时,老师从生活实际出发,带领学生观看了一段关于黄土高原自然地貌的视频,让学生用地理的视角观察水土流失集中的区域、思考水土流失的成因、分析水土流失带来的恶性循环、提出相应的环保举措,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率,从而使学生发现学习地理的乐趣。
(二)教师课堂掌控难度加大
传统的教学模式把重点放在课堂上,强调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同时进行,而“先学后教”将学生的“学”割裂为两个部分,分为课前自主学习与课上同步学习。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学生将问题带到课堂上,老师也会着重为学生答疑,从而做到精讲少讲[2]。然而,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只是庞大知识体系中的一部分,仍然存在学生一知半解、错误理解甚至忽视的知识点,如果老师只是以学生的问题为授课重点,很难做到对课堂的有效掌控,完成教学目标。部分学生在上课时也会将学习目标倾向为解决自己的问题,从而忽视对课堂知识的整体掌握。
因此,教师应当充分发挥自身引导者的作用,既要在有限的时间里为学生答疑解惑,也要完成自己的教学目标,将其他重点知识教给学生,如果个别学生的问题太多,老师也可以在课后专门为其解答。
二、“先学后教”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实施建议
(一)防止教学模式思维僵化
诚然,“先学后教”教学模式是一个宏观意义上的教学模型,有固定的教学方式和技巧,老师应当在这样的教育理念下,结合每一节课的特点和内容,认真研究课程教材,细化教学方案。例如在中图版高中地理教材《地球的运动》一课的教学中,老师发现大部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较弱,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会遇到较大的困难,学生自主学习效果甚微。老师在上课的前一天,认真准备了关于地球运动的三维动画与地球模型,让学生仔细观察,并鼓励学生自主上网查询相关资料进行学习。
(二)防止教科书的使用弱化
由于“先学后教”教学模式极力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导学案”成为了老师和学生手上的重要学习工具,学生的学习和老师在课堂上的教学都围绕“导学案”进行展开,从而忽视了对教材的使用。实际上,教材体现了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和学习教育目标,涵盖了整节课程的精华,科学性和实用性并重。教师应当将“导学案”作为教科书的学习工具,重视对教材的使用,挖掘教材内涵。
例如,在老师教授中图版高中地理《地表形态的变化》时,应当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利用教材中的“由于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产生影响”图解,理解各种地貌形成的原因,而不是仅仅记住“导学案”上对主要地貌类型的特点总结,引导学生把教材上的地貌图与“导学案”的知识点结合起来,对知识有一个初步掌握。
(三)防止“学”与“教”割裂
“先学后教”教学模式强调学生“先学”、老师“后教”,但二者之间并非存在确定的时间以及逻辑顺序,“教”与“学”是一个互为补充、需要两大主体——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交流的一个过程。老师会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加以适当的引导,向学生抛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调动学生探索知识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3]。学生在课堂上也并非以弄懂自己的疑惑为唯一目标,更多的还是紧跟老师的思路,尽可能掌握课堂上的所有知识。
三、结束语
“先学后教”教学模式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旨在充分激发学生学习潜能和学习兴趣,在高中地理等学科的教学中广为流行。教师应当以客观的眼光看待问题,正视此种教学模式的优点和缺点,思考如何解决学生自主学习效率低下、老师把控课堂难度加大等问题,修正“先教后学”教学模式,打造优质课堂。
参考文献
[1]徐强强.“先学后教”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
[2]林雅婷.高中地理深度教学策略研究[D].江苏师范大学,2018.
[3]王佳莹.基于新课程标准的高中地理问题式教学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