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优惠政策下的企业年金激励效应研究

2019-09-10 04:52:09渠亚琴
现代营销·理论 2019年2期
关键词:企业年金税收优惠

渠亚琴

摘 要: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养老保障体系改革大潮席卷了全球,从1994年世界银行宣布了多支柱养老保障体系,使得企业年金成为补充养老保险,企业年金不仅是养老保险体系的“第二支柱”,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了弥补基本养老保险的不足,国家鼓励企业根掘自身经济发展状况和员工基本情况,自主选择是否建立企业年金计划。为更好的鼓励企业积极建立企业年金,国家出台了企业年金相关的所得税优惠政策,以降低企业建立年金计划的成本。本文主要关注年金计划的缴费环节,研究所得税优惠政策对企业年金缴费决策的影响。

关键词:企业年金 税收优惠 激励效应

一、我国企业年金所得税政策的发展历程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企业年金制度起步较晚,其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萌芽探索期、试点期和形成发展期三个阶段。

(一)萌芽探索期 (1991-2000年)

1991年补充养老保险的推行是我国企业年金制度的前身和基础,这时我国还未引入企业年金的概念,但补充养老保险的性质和作用类似于现行的企业年金制度。国务院出台的《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国发【1991】33号)指出:养老保险由国家、企业和个人三方共同承担,企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要统筹好各方利益关系。

1995年《国务院关于深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通知》(国发【1995】6号)对建立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做了明确规定。并在总结各地试点经验和借鉴国外做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建立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国发【1995】464号),明确了企业补充养老保险的实施主体和条件以及决策程序和管理组织,规范了经办机构和委托程序,同时在投资运营和基金转移等方面也做了相关规定,进一步规范了补充养老保险的相关实施要求。

(二)试点期(2000-2003年)

从时间段上划分,企业年金制度的试点期为2000年-2003年。2000年国务院在《关于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的试点方案》(国发【2000】42号)中明确把企业年金从补充养老保险中分离出来,并在辽宁省及部分地区率先试点,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开展企业年金计划。明确了资金由企业和个人共同负担,并给予相应的税收优惠,企业缴费部分在本企业年度工资薪金支出总额4%以内的部分可以计入成本在计算企业所得税时税前扣除。税收优惠政策的支持也在很大程度上调动了企业参加年金计划的积极性,这标志着我国企业年金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三)形成发展期(2004年至今)

随着国家政策的推进,企业年金制度开始不断完善,2004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先后颁布了 《企业年金试行办法》(20号令)和《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劳社部令23号)作为企业年金制度的指导性文件,标志着企业年金作为养老保险体系的第二大支柱正式被规范化和体系化。《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对相关主体的资格条件做了规定,包括:受托人、账户管理人、托管人、投资管理人、中介服务机构等。同时对企业年金基金投资、收益分配及费用等做了相关比例限额的规定,除此之外还完善了信息披露和监督检查等内容。这两项政策的出台,确立了我国企业年金发展的基本框架,企业年金开始朝着信托化管理和市场化运作的方向发展。

二、我国企业年金所得税优惠政策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年金増长率呈下降趋势

理论上说企业年金所得税优惠政策的出台对于企业年金发展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但是 由于我国企业年金起步较晚,各方面发展还不成熟,相应的所得税优惠政策也存在很多问 题,从整体来看,所得税优惠的激励作用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企业年金市场反映平淡,企业和职工参与年金计划的积极性仍不是很高。虽然在总量上建立年金的企业和参保人数及基金总额有所増加,但是増长率却呈下降趋势,企业年金发展缓慢。企业年金发展缓慢,各主要指标远落后于国外水平,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企业年金的所得税政策激励效果不佳。

(二)EET税收模式对低收入群体缺乏激励

对于低收入群体来说,EET税收模式对其缺乏激励性。原先的TEE模式下,由于这部分职工工资水平较低,加上企业年金缴费部分也未达到个税的起征点,所以在年金缴费阶段低收入群体相当于免税,而在年金给付阶段由于TEE模式免税,所以其在整个年金计划中并未缴纳任何税款,但是由于现行的距EET模式在年金给付阶段全额征税,對于低收入群体来说面临缴税的成本,因此积极性不高。

(三)企业年金发展不均衡

我国企业年金发展不平衡,主要体现在地区之间差异较大,不同所有制性质企业之间差异较大。各地区建立企业年金的企业数量、职工参与人数和年金缴费规模都存在很大差异。所有制性质来看,企业年金计划的参与企业主要是国有企业,而且很多都属于国有垄断性质的企业。这些企业的年金缴费规模,有些还存在制度不规范,缴费比例过高等问题。

三、完善建议

(一)提高企业年金所得税扣除比例

目前我国企业年金的税收优惠相对国外成熟水平力度要小的多。以至于实施效果不佳,对年金缴费的激励较小,应该适当提高企业年金税收优惠的比例以充分发挥税收优惠对年金缴费 的激励作用。

(二)加强税收征管,堵塞税收漏洞

实际所得税率对企业年金缴费有显著影响。但是政策的制定显然不能靠提高实际所得税率增加企业税负来实现。因此要从税收征管角度着手,加强税收征管,堵塞税收漏洞。这样在税收成本的约束下,税负越高的企业利用税收优惠转移税负的动机一般也会越强,从而更愿意通过为员工缴纳企业年金获取一部分税收优惠。国家在制定所得税优惠政策激励企业年金缴 费的同时,也要相应提高监管水平,避免企业运用不合理的避税手段造成税款的流失。

(三)加大对中小企业和经济落后地区的扶持力度,促进企业年金均衡发展

企业年金缴费具有规模效应,资产规模越大的企业,越会缴纳企业年金。另外不同地区之间 企业年金发展差距也较大,因此,国家更应该鼓励和扶持中小企业和经济落后地区企业年金的发展,鼓励非国有企业建立年金计划,税收政策的制定应该更充分的惠及年金发展程度较低的企业和地区,合理设计税制,充分发挥税收优惠的激励作用,鼓励和促进企业年金的均衡发展,促进社会公平。

猜你喜欢
企业年金税收优惠
企业年金理事会受托模式的优劣分析及改进
中国经贸(2016年22期)2017-01-16 18:20:35
“一带一路”建设中的税收支持政策研究
对外经贸(2016年9期)2016-12-13 05:25:17
税收优惠政策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
我国企业年金投资运营现状及监管研究
美国鼓励研发的税收优惠政策及对我国的启示
商(2016年33期)2016-11-24 22:51:58
企业年金档案管理的现状及建议
商业健康保险税收优惠政策浅析
商情(2016年39期)2016-11-21 08:37:14
中小微企业视角下的企业年金发展
商(2016年25期)2016-07-29 09:12:29
企业年金市场发展研究
企业导报(2016年10期)2016-06-04 12:07:25
美国企业年金税收优惠政策的借鉴
商(2016年10期)2016-04-25 09:5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