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阶段关于微课程制作的思考与实践

2019-09-10 00:55:16刘洁茹
学习与科普 2019年34期
关键词:高中阶段微课程教学效果

刘洁茹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学校教育也在不断更新教学方式,微课程逐渐成为了参加网络学习的重要方式。在高中阶段应用微课程,可以实现学生更好地进行移动学习、在线学习,但微课程的制作要求较为严格,才能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微课程;高中阶段;教学效果

在这个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学校的教育方式也需要与时俱进,微课程的逐渐普及,成为了学习中的关键资源,如目前常用的MOOC、翻转课堂等的流行,使很多学校、甚至是企业,对微课程的注意力逐渐提升[1]。还有部分培训机构,尝试将其课程的资源改造为微课程进行讲授。微课程成了学习中的热门话题,引发了人们对微课程是否能够实现教学效果、符合人们的学习需求等问题的充分思考[2]。微课程能够实现移动学习及在线学习,但要发挥微课程的全部作用,在制作微课程时需更加仔细。众所周知,高中阶段是学习的重要阶段,学生的任务重、学习时间紧张,因此,微课程制作的好坏会对学生的学习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为了充分发挥微课程在高中阶段的应用价值,本研究就微课程制作的思考与实践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开发微课程的重要性

在移动学习的背景下,微课程能够充分调动人们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微课程的内容较为短小、精巧,学生能够随时随地学习,十分实用并且高效。在高中阶段,学生学习任务繁重,对于某些不理解的地方,仅需在整理微课程的平台内输入相关的检索词,则能够找到解决方法,且使用时间相对灵活,内容上,微课程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能够给予学生启发,具有较高的吸引力,微课程能够带给学生不一样的学习体验。网络化时代的来临,学生在线上学习时常會受到许多无关信息的干扰,高中学习本身比较紧张,过多无用的信息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而微课程能够为学生提供需要的学习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实现按需选择的学习方式。过去,部分学校实行了线上教学的方式,通过录制课堂视频,提供给学生进行学习,即使学生在课堂中对教师的讲解不够了解,在课下,也可通过视频进行重复观看,但过去录制的课堂视频内容较为繁琐、冗长,还有视频在播放过程中缓冲较长等缺点,难以被普遍推广到互联网的学习中。微课程的兴起弥补了过去课堂视频录制的缺点,它的内容更加精简,容量小、学习时长更短,对于学生在学习中的遇见的重点、疑点、难点等充分概括、浓缩,更便于学生的学习。同时微课堂的实行能够促进教师对于开发课程的能力的提升。教师在制作微视频的同时,也能对自身对于课程的理解及课程的知识点进行重新思考,有效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及水平。

2 微课程的制作

2.1 明确微课程的目标

在制作微课程中,目标明确十分重要。对于平时学生在教材中就能够学习掌握的内容,可以不用纳入微课程的制作范围内。微课程的制作重点应当集中在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及易错点等。在微课程的内容中应当针对教材的难点进行有效的突破,也可以对考点、一点、知识等进行综合归纳,同时还可展示有效的学习方法等。在制作过程中,制作团队应当更加仔细,且需具有较强的团队协作精神,注意在选材中避免出现重读选材的情况。

2.2 微课程的制作要求

制作微课程不能够过于冗长,应当做到短小精悍,内容尽量精简,但注意不可过于简节,其内容的制作应当更加具有针对性,做到一事一课、一事一议,在制作微课程时应考虑高中学生的特点及教材的特点,从高中学生的认知上出发,符合教材的编排要求,尽量控制课程时间为5~8分钟内,。微课程的结构应当做到紧凑完整,在课程时间内,将完整的教学过程呈现给学生,在视频制作的开头应当快速引入课题,语音应当更加准确简明,采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方式将学生带入其中,尽量突出讲解的重点,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对课程的脉络有更加清晰直观的感受,减少无关信息给学生带来的记忆负担。同时,在制作微课程时,对于课程细节的突出应当更加明显,尽量增加与学生的互动,尽量不要制作体积过大的视频,以便学生能够更加方便地通过网络呈现。在视频的布局上,应当注意文字与画面的协调性,自体清晰醒目、风格统一,不应过多插入照片、特效等,影响学生的学习体验。

3 微课程制作实践

微课程制作,首先选题是重点。制作微课程的教师必须对教材内容十分熟悉,再与自身的教学经验向结合,探寻教材中的难点、易错点等,再进行搜索,查看是否已存在关于选材的微课程,若还未发现有关于此次选材的微课程,教师即可将选材作为微课程的制作方向。制作课程时,需根据高中的课程学科知识作为微课程的支撑点,教师应对课程的资源进行及时的更新。微课程的名称应选取知识点的名称,方便学生的搜索。

第二是设计课件及脚本的制作。课件的设计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脚本的制作会对课件的成败造成直接的影响。微课程的制作应当尤其注意其使用价值,努力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探索氛围。目前,微课程产品主要被分为两大类。一种是直接进行录制,可采用外部拍摄设备,如手机、摄像机等进行视频的录制,另一种是采用多媒体制作课件后将格式转换生成视频,如PPT等软件进行制作,最终采用爱剪辑、Adobe premier等软件进行后期的制作。在设计微课程的脚本中,应当注意精确用词,在对知识点或难点等方面进行讲解的过程中,可适当使用当下热门的词汇,使视频更加风趣生动,从有效提升视频的教学效果。由于微课程制作对时间的控制较为严格,因此文档在制作使尽量在1500字以内。

其次是前期的准备。制作前冲扥的准备能够使制作过程更加流畅。在视频的录制中,充分准备好教学用具、教学背景及遥远,在录制前对录制的设备进行仔细的检查,调试其功能是否正常。对于转换类课件的制作时,需要收集相应的素材,包括音效、主体图片等。该缓解是制作课件的重点环节,会对微课程的视觉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图片及音乐通过互联网进行搜寻,选择符合主题的素材。

最后是开始制作及视频的调试。若为实际进行录制的微课程,在录制后对其编辑,将不需要的内容进行删减,剪切视频并配上相应的字幕等。对于转换性的,在制作环节相对复杂,可按照视频制造的需要安装相应的软件进行制作,推荐使用Microsoft PowerPoint进行制作。该软件操作简单,十分适用于制作精简短小的微课程中。在制作完成后,可选择相应的转换器将软件进行格式的转换,应用于播放,这种转换的视频可能在大型的显示屏上的显示画质较低,但对于平板电脑及手机等小屏幕的设备,对画质的影响不大,学生依然能够较为清楚地观看视频。

4 结语

综上所述,微课堂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在制作过程中应当更加注重细节,制作完成后进行多次使用、调试及修改,在能够达到制作目的后上传,为学生提供更佳的学习方式。

参考文献

[1]刘志红, 涂晓斌, 蒋先刚. 基于新媒体的《工程图学》课程“三开放”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J]. 宜春学院学报, 2018, No.268(03):120-123.

[2]王竹立. 在线开放课程:内涵、模式、设计与建设——兼及智能时代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思考[J]. 远程教育杂志, 2018, No.247(04):71-80.

猜你喜欢
高中阶段微课程教学效果
课堂若无经典,语文何以立人
青春岁月(2016年21期)2016-12-20 10:06:15
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学观念的创新型改革
西藏地区高中汉语文高效教学模式初探
巧借微课,翻转课堂
考试周刊(2016年86期)2016-11-11 09:01:29
试论高中语文中的德育教学
南北桥(2016年10期)2016-11-10 16:56:01
大学计算机基础“微课程”设计1
大学计算机基础微课程设计实验
如何提高高中声乐教学效果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52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加强焊接教学质量提高焊接教学效果的探讨
河南科技(2014年24期)2014-02-27 14: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