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计算机基础“微课程”设计1

2016-11-01 15:46赵学军谢胜泉陈路豪
中国科技博览 2016年22期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平台微课程

赵学军++谢胜泉++陈路豪

[摘  要]“少年强,则国强”,教育永远都是人们心中的重中之重。为适应生活的快节奏发展,课堂也开始对“短、平、快”的“微时代”的追逐,于是随着手机、电脑等移动终端的普及,人们对学习的渴求与吸取也不再仅仅只存于学校、教室,而是越来越多的希望可以“随时随地,随需随取”。然而在当今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网络上的学习资料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这也为人们的自主学习提供了一个相当庞大的平台。本文结合我校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在分析课程现状基础上,设计并实现了合理的微课程教学平台。

[关键词]微课程;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平台

中图分类号:TP31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2-0200-01

一、计算机基础课程现状

1、部分免修免考

在大一新生入学之后,会组织一次计算机基础摸底考试,目的在于了解新生计算机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其中约占20%比例的新生通过测试。对于这些基础较为牢固的同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可以免修免考,但出现了有些同学免修免考后不再学习基础知识,导致知识遗忘的问题;还有些同学想要加强知识点却无处可查。最后出现免修免考的学生到期末,基础知识不如上课的同学,这就需要免修的学生自己在课余时间适当地学习基础课程。

2、大量的知识点和有限的课时

计算机基础主要内容就是《大学计算机技术基础教程》、《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实验教程》这两本教材。其中《大学计算机技术基础教程》有八章,《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实验教程》有六章,大量的知识点需要消化。而“理论教学+机房实践”这种教学模式课时为“24课时+20课时”,教学时间非常有限,学生若要掌握各章节的知识,需要花费大量课外自主学习时间和课外指导。

3、教学过程和教学设计不能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

在传统教学过程中,学生由于无法长时间集中注意力,一般很难吸收老师课上所讲的全部知识,上课睡觉、玩手机、聊天,甚至于吃东西几乎随处可见,然而上课环境的拥挤,课业时间安排的紧凑,以及对老师们行为规范的约束,让老师们对这种现象多是有心无力。同时由于传统教学的形式单一,即使引入投影仪、实物展台、交互式电子白板等多媒体教学设备,也无法避免这些陋习的存在。

二、微课程设计

1、微课设计原则

微课程是微型学习一种特殊表现形式,运用了文字、图像、影像、声音等多媒体表达形式。微课程的学习在时间、地点上有很大的自由,但也可能会受到处于非正式学习情境等因素的影响。因此,需要对微课程的教学形式及其内容提出了相应的设计原则(1)明确微课定位(2)小模块设计(3)“会声会影”。

(1) 明确微课定位

微课是适用于平时自主学习,如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学习生活中遇疑可搜索查看;单个知识点的详细解读,由于时间有限,对于单个知识点突出主要内容,需精炼简洁,也要求充分准确。

(2) 小模块设计

微课内容选择不能过于专业化,专业化的知识在短时间内很难得到解答。而对简单的知识点进行划分即可;稍难的知识点可制作成多部视频,由浅到深,由简单到复杂进行教学。认知负荷理论认为:影响学习者的学习效率有:学习内容的组成形式和学习者自身的认知限制。大量的学习内容会增加认知负荷,影响学习内容的连续性;而微课视频的信息量是有限的,单个屏幕显示的内容太多会让学习者很难记住有效信息,所以需要将知识点细分,突出其重点知识,减少冗余。

(3) “会声会影”

微课程运用了文字、图像、影像、声音等多种表达形式。声音和影像分别对应着人的听觉处理器和视觉处理器,而根据认知科学理论认为,这两个处理器分别占用独立的信息加工通道。采用视听元素结合的形式能同时使用两种处理器,可以扩大记忆的信息处理容量并提高记忆效率,降低记忆的认知负荷。因此在微课程的设计过程中,要高度重视视听结合的特点,对重要知识点配以适当的提示文本、形象的插图、精炼的同步解说。

2、微课设计思路

基于设计原则的基础上,正确的教学设计有助于更好地指导微课程教学资源的开发。其中教学内容分析、学习对象分析、反馈的信息分析尤为重要,而良好的学习氛围对学习者也非常重要,力求页面的美观大方。确保微课程能满足学习者的实用要求。

(1) 课程分析、内容设计

在内容选择上要主题鲜明,从易到难,将知识点合理划分,每一个微视频都包含单一、完整的知识内容,这些内容可以但是不必要与其他的零散知识点相结合,而视频内容结构不是杂乱无序的,将某一个主题制作成一系列微课程,这样既遵循了小模块原则,又不会破坏教学内容的完整性,即尽量将内容划分成微小的知识点,以便学习者短时间内学习,一个微视频承载着一个单独的知识点。

(2) 制作PPT及相应视频

开始根据每一章节的的内容制作PPT,以PPT为视频资料开始录制视频。在录制过程中,注意音频要清晰,无其他杂音或噪音,陈述内容时口齿清楚,发音准确。讲解时,适当使用画笔等工具辅助标记重、难点,讲解过程中最忌讳照本宜科,多加自己的理解和思考,启发引导学生学习。微课程的时长一般为5-8分钟左右,最长不宜超过10分钟。格式为mp4,尺寸为:640 X 480或320×240。

(3)后期校验及加工

在PPT和视频做完后,需要认真校对,不能出现知识点错误。页面要简洁明了,尽量杜绝花哨的图片,防止引起用户不必要的反感,色彩的搭配要合理,字体也要选择恰当。颜色是可以对学习者产生直接影响的重要因素,所以微课程主要选取活泼清新的色系,以此来减轻视觉疲劳。把学习者放在首位,思考如何更好的获取学习者注意力,营造出自由、快乐的学习体验。让短时间的学习过程能是学习者印象深刻。

三、微信平台实现

从2006年3月大微博服务被推出,到微博逐渐席卷全球,掀起了“微”的浪潮,打开了“微时代”的大门,从此微小说、微电影、微媒体等成为人们生活娱乐的主流,同时为满足人们的需求,“微时代”以微课程的形式进军教育事业,在新技术融入课堂的同时迎来了又一场教学改革的狂潮。微信是现如今人们用的最多的交流方式之一,而微信公众号是一个可供人们了解知识的平台,关注公众号即可获取大量信息,可以在手机、PAD上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关注方式简单,学习时间自由。所设计的微信平台框架如图1、2、3、4所示。

四、结束语

随着手机等移动终端的普及,手机对于学生而言几乎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所以借助移动终端的新型学习方式必然是适应时代潮流发展的,而微课程的兴起,更是适应了当前碎片化学习的学习要求。而本次研究针对大学生群体将这两者进行有机结合起来,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微课移动学习平台,使得广大高等院校的学生对于计算机基础课的学习更加便利,也更加容易,可谓是双赢的结果。

参考文献

[1].胡铁生.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3,(4):36-42.

[2].张一川.国内外“微课”资源建设与应用进展[J],远程教育杂志,2013.06

[3].钟琦.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微课程”教学模式研究,现代教育技术,2014.02

[4].尹合栋.微课程的设计、开发与评价,现代教育技术,2015.01

[5].李小刚.微型学习视野下的微课程设计及教学应用研究,现代教育技术,2013.10

[6].余胜泉.基于学习元平台的微课设计,开放教育研究,2013.06

[7].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63-67.

支撑项目: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项目(编号:j150401):《信息技术应用基础》微课程设计;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3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编号:C201504034)“信息技术基础”实验微课程设计

猜你喜欢
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平台微课程
数学实验云计算辅助教学平台的建设初探
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危害控制技术课程创新型教学平台建设研究
网络时代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研究
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基于WordPress构建项目化课程教学平台的研究
微课程理念下的高校商务英语专业教改创新分析
巧借微课,翻转课堂
数字积分法插补仿真实验教学系统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