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海
追问,顾名思义就是追根刨底地问。教学追问,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于前一次提出问题的基础上“穷追不舍”地继续发问,是教师抓住教学契机、适时适地进行的一项教学方式,它是教学的延伸和拓展。科学而有效的追问设计往往极具针对性和艺术性,能体现教师智慧,点亮课堂教学,提升学生学养。在此,笔者想捡拾三十年语文教学实践中的“几朵浪花”,谈一谈应从哪些对象入手来有效实施语文教学追问策略。
一、追问学生,敢于质疑问难,提升发散性思维能力
笔者认为,教学过程实际上就发生在“追问”之中,而追问就是逼使学生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学习和思考的过程。教师精心设计出来的“问题情境”“问题串”,不仅能让学生形成新的认知图式,建构新的认知体系,更能激发其敢于质疑和问难的意识,培养其敢于批判的学习能力,提升发散性思维水平。
在讲授《鸿门宴》一课中,笔者在介绍完古代宴会宾主座次安排必须遵循的一般礼仪后,向学生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是:你从文中项羽和刘邦四人的座次中能分出主客吗?学生马上回答:“项羽东向坐,亚父南向坐”说明项羽一方是宴会主人,刘邦为客方。接着,笔者开始追问——“这样的座次安排是否合理?”这时学生中出现了不同意见:少數学生从宴会举办者的角度分析认定是“合理”的;但大多数学生从预习中已知这样安排是“不合理”的。于是,笔者紧接着追问了“不合理在何处?”学生的回答如下:(1)项羽置先前诸侯“先入咸阳者王之”的约定于不顾,伺机在利用宴会杀刘邦;(2)刘邦比项羽年长很多,不符合“长幼之间,长者东向,幼者西向”的礼仪,是不尊重客人的行为。至此,学生已能初步分析出项羽不守信约、蔑视礼法、仗势欺人的性格特点了。最后,笔者继续追问——“既然座次安排不合理,宴会潜藏杀机,为何刘邦还忍气吞声前往呢?”这个问题抛出后,教室里学生讨论热烈,见仁见智,对项羽和刘邦的思想性格有了更为统一的认识:一个“自矜功伐”又为人不忍,一个机智狡诈又忍辱负重。这节课在教师的激趣设疑、不断追问的问题情境中顺利完成了教学任务,课上学生相互质疑、询疑,相互问难、论辩,极大地提升了他们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二、追问自己,不唯上、不唯书,提升教育教学的能力
在有些人看来,语文教师工作很轻松,上课有教材、教案、教参,作业有参考答案,自己只要会背出几篇锦心绣口的文章即可。然而他们有所不知,“我们即便成了‘百家讲坛’的讲师,自己讲得兴味盎然,学生听得热血沸腾,但是结果还是不如人意。自己反思,学生是一只小小的杯子,你真的拿一大桶水直接倒进去,小杯子里究竟能留下多少水呢?”[1]所以,教师就需要经常不断地追问自己:“我教书还停留在照本宣科吗?”“我有多长时间没有参加学习进修了呢?”“我有没有对书本上怀疑有误的知识进行过查阅,或者与其他教师探讨过呢?”“我的课堂氛围是否还有待改善,学生的听课效率是否有待提高呢?”这种不唯上、不唯书的反思自问,能促使教师反躬自省,教会学生语文阅读和思考的方法,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同时提升教师自我教育教学的能力。
在笔者讲授《<史记>选读》中的课文《刺客列传》时,对教材第106页的词条【天雨粟,马生角】的注释“雨,下雨”心存异议。于是,笔者就查阅了《说文解字》,其解释为“水从云下也”,即水从云层降下地面。然后,带着学生回忆初中学过的课文《智子疑邻》中的“宋有富人,天雨墙坏”一句,此处中的“雨”应属于名词活用作动词,译为“下雨”,破音异读为第四声。而出自《淮南子·本经训》中的“天雨粟,鬼夜哭”,这一句中的“雨”后跟有宾语“粟”,所以此处理应解释为“降下,落下”,全句译为“天上降下了粟”,这样处理与司马迁对荆轲的赞论也相匹配。在课堂上,笔者把这种自我追问呈现给了学生,得到了很多学生的认同。在执教新一轮高二学生时,笔者发现最新版教材上的注释已改为“雨,下雨,这里是落下,降下的意思”了。同样值得商榷的解释还有必修三教学参考书上对《秋水》一文中“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一句的翻译。教参中的译文为“这时候,河神才转过脸来”,其中的“旋”被译为“转过,掉转”的义项。从上文看,河神本来就面朝东,即面对着大海即海神,看见了大海广阔无边的景象。假如转过脸的话,不论是朝向南、北、西三面的哪一面,都无法与下句写其望着海神发出感叹的情形相符。所以可以推断河神正在“以天下之美尽在己”而“欣然自喜”时看到了大海的广阔无边,惭愧不已,脸上流露出了愧色,因此这里的“旋”应译作“改变”才恰当,整句话应译为“这时候,河神方才改变了先前洋洋得意的脸色”。
由此,教师需要不断地追问自己,这是对科学精神的坚守,也是对学生、对自己、对教育最大的负责。
三、追问文本,发现、提炼问题,提升领悟、内化文本的能力
笔者认为,对文本的正确解读应当是语文教师的当行本色。优秀的语文教师对文本的解读除了需要紧扣文本、知人论世外,还需通过“问题串”来引导学生在思维碰撞中找寻解读文本的突破口。教师在设计切合学生认知思维的教学追问过程中,需要形成发现问题、提炼问题的意识,不断提升自我领悟、内化文本的能力。
苏教版教材《唐诗宋词选读》容量大,难度高,课时紧。一般教师都是按文本内容的先后顺序,采取精讲和略读相结合的方法来组织教学的。然而笔者喜欢抓住师生与文本之间的冲突,大胆创新,组织追问式教学,从而由一个文本的解读推及多篇,进而培养学生阅读鉴赏古诗词的能力。
例如,在学习宋词板块中欧阳修的一首名词《蝶恋花》时,笔者设计了3个问题串:首先提问学生:“我们知道古人喜欢借自然物象入诗入词,甚至与它们对话,请快速找出文中相关语句。”学生能快速地找出结尾两句“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接着再追问学生第二个问题——“花不会言语,是无情之物,而作者为何要写女主人公问花这一行为细节?”这是一个既有难度又让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它能引发学生与文本积极对话,产生一探究竟的兴趣,提升学生阅读和鉴赏诗词的能力。随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可以推知作者的写作用意:女主人公因见花凋残而悲伤,因无处诉说而“泪眼问花”,花或如人之有情而含悲“不语”;抑或如人之无情而非但不给予人安慰,反而弃人“飞过秋千”而去,作者正是借“问花”这一细节,以花之反应来衬托深闺少妇愁思之深且无人能解之悲。这种借自然物象烘托人物主观情感的写法,正是词人用笔之高妙所在。在此基础上,笔者继续追问——“从其他诗词中你还能找出一些事例加以解读吗?”以此诱导学生自主研读教材,找出运用此类手法的其他文本案例。如黄庭坚《清平乐》“问黄鹂”之语:“百啭无人能解,因风吹(一作‘飞’)过蔷薇”;又如姜夔《扬州慢》“问桥边红药”之语:“年年知为谁生”,等等。
可见,不管是解读何种体裁的文本,追问都是教师精准而有深度地解读文本的法宝之一。如在对新材料作文的解读时能打开多个角度,辨正剖析、大胆创新思维方式,这对师生发现问题,培养批判性思维、提升内化文本的能力将大有裨益。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未来社会要求人们思想敏锐,富有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对自然、社会和人生具有更深刻的思考和认识。”[2]众所周知,高中生身心发展渐趋成熟,已具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和阅读表达能力,应重点发展其语文探究能力,关注其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着重增强其探究意识和方法。由是,笔者认为,在语文教学中恰当而巧妙地运用追问策略,能使学生的语文学习由被动变成积极主动,能使教师在语文教学的原野上越走越远。
注释:
[1]郑朝晖:《以诚心教,以素心活——我关于教书的一点体会》,《上海教育》,2015年第9期,第27页。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2013版)》,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年,第2页。
(作者单位:江苏省梅村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