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职计算机专业《VB程序设计》是一门重要的编程课程。课程教学中需要涉及到较多的英语词汇与数学算法理论,这是中职学生掌握程度最为薄弱的环节。学生因看不懂单词、不理解数学算法而导致提不起兴趣,课堂教学效率较差,学习成绩不佳。为改变这一局面,在《VB程序设计》教学中采用了“微剧场”情景教学,实施后课堂学习效率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提升,教学成效提升明显。
关键词:“微剧场”;VB程序设计;情景教学
一、中职VB“微剧场”教学实施缘起
1.课程难度大,学生学习状态差
在近4届高三学生中做过一项调查显示:在中职计算机专业课中,学生最喜欢上哪门课和最害怕上哪门课。调查结果显示:Photoshop与网页制作是学生最喜欢的两门课程,分别为85.9%、80.3%。而对于最怕学的课,93.5%的同学选择了《VB程序设计》。
调查结果表明,喜欢网页制作与Photoshop课的原因是在制作过程中,学生可以在作品中融入自己的思想,作品的效果可以及时呈现,学生有较强的学习动力。而VB课程中有学生比较害怕的英语词汇及复杂数学算法,这些学习上的障碍使相当一部分学生产生了畏惧心理。如上机实现两数的最小公倍数与最大公约数的编程题就让许多学生望而却步,“不明白”这三个字经常在学生口头流传,课堂死气沉沉,能参与师生互动的情况少之又少,有的只能让学生死记硬背程序。VB是计算机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课程,也是高职考的重点科目,在近几年的高职考试中,VB课程是专业课成绩拉分的重点。
2.教学方式落后,教师教学效率低
目前,中职VB课堂教学大多采用输入式教学。教师往往照本宣科,将程序写在黑板上,进行逐一讲解,并让学生自己回去慢慢体会。这种教学方式十分落后,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除了个别领悟力强的学生,大部分学生不能在课堂上掌握要领,更不能将知识与技能融会贯通。一些教师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但由于学生对编程原理不理解、对编程方法不能很好掌握,在实际授课过程中常出现许多学生对布置下去的任务难以完成的情况。教师最终还是采用“填鸭式教学”,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率大打折扣,与新课改的理念相背离,教学目标难以达成,最终学生还是不明白其中原委,只是单纯地为一题而做一题,不会举一反三。
二、“微剧场”设计与实施策略
要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就是采用情景教学,它一改往日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参与学习的传统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身临其境,让学生成为当事人,让他们尽自己最大努力来处理并解决遇到的问题,在这个寻找过程中,找到解题的最优化方案,体会到探究的乐趣,收获付出带来的成功喜悦。
“情景教学”是教师在课前根据教学实际设计出适合学生探究的“微情境”,课上由学生根据脚本中的问题情景,进行主动探究、演绎,在学生自主演绎中学习编程原理,总结编程方法,课后拓展练习、巩固所学。课堂实施情景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以模拟实际情景提出问题,围绕问题进行独立自主探究,以课堂效率最优化原则让学生以最快的速度掌握编程方法。
“微情境”为学生搭建一个平台,学生通过情景导入学习教学重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创设情景为中心,学生融合情景之中,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体,教师引导为辅,让学生通过已掌握知识与技能参与到学习中去,从情景中去找到问题、剖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达到教学目的。从这一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学到新的知识点和技能,也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个人素质的提升。
基于VB教学的特殊性,教学重点应放在程序的编程方法上,即让学生明白遇到问题应采取何种编程方法来实现编程。如“求两数的最小公倍数与最大公约数”,这个任务让学生来实现编程,由于学生编程方法不清楚,怎能编程。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只能完成VB界面的设计,而实际的编程代码就显得无可奈何了,课堂效果会变得极其低下。针对这种现状,如何设置合理而有趣的教学情境,以减轻学生的畏难情绪、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一个合适的“微情境”的设计是课堂教学的重点,是整堂课的龙头,如何来设计适合的情景呢?下面我以几个课堂实例来加以阐明。
1、情景设计宜简单,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微剧场”的情景设置应以简单、易操作为宜。如利用一个简单的生活场景来模拟计算机的算法步骤,从整个场景的实施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去探究,让学生马上记忆这个编程方法,成为永久性记忆。
例如,求两数的最小公倍数时,在数学理念下大家都知道2与3的最小公倍数是6。为了让学生获得“微剧场”的感觉,改革设置拍卖行拍卖的场景,让学生在竞拍中学习。准备好课堂实物,如可乐(价值2元)汉堡(价值3元)等。将学生分成两个组,一个组起价2元,另一个组起价3元,每次竞拍价1元,让学生自己自由举牌并板书价格,等到价格到6元时,主持人结束竞拍,并提出6这个数字同数字2和3有什么关系,此时学生就会发现2与3的最小公倍数正是6。从而让学生自己总结出编程算法,即从两个数中找到一个大数,从这个数起依次向上加一,直到满足条件这个数能同时被这两个数整除为止,那这个数就是最小公倍数。
微剧场的简单场景的设计是为了让学生从场景中体会到此类编程的方法,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通过学生自己进行探究就可以得到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即先找到两个数的小数,让小数依次往下减一,直到这个数能同時被两数整除,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教学场景的设置比较简单,但简单中却隐藏着解题的思路,学生可以迅速找到解题思路,便于学生理解,而拍卖的场景又贴近生活,富于新鲜感,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能动性,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2.情景设计要层层提升,环环相扣
场景的设置还应该要层层提升,环环相扣,将相似的题目联系起来,成为一个相连的整体,这个场景是为了下一个场景作铺垫,能将整一个教学要求形成一条记忆链,便于学生进行灵活运用。
例如,在求最大值与最小值的过程中,设计的场景是将5位同学进行排列,求这5位同学的最高的同学与最矮的同学。准备好一个纸牌上面写着MAX,交由第一位同学,要求这一位同学和下一位同学比较,如果第一位同学的身高比第二位同学高时,则让第一位同学与第二位同学交换位置,反之将牌子MAX交给第二位同学,等到一轮比较之后,手中拿着MAX的同学就是这5位同学中个子最高的同学,这个场景的设置可以让学生马上能体会到求最值的编程方法。同时这个场景是为了下一个场景做好准备,即求从键盘上输入5个数,分别去掉一个最大值、一个最小值,求它的平均值。
第一个场景的教学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明白求最值的编程方法,为了使这两个场景进行联系,笔者在设计第二个场景中添加了奥运元素,通过视频剪辑出奥运女皇郭晶晶的跳水视频,将最后的得分让学生来设计程序,得到郭晶晶的最后得分。
学以致用,通过前景的铺垫,学生已基本掌握了求最值的方法,后一个场景就成了检验成果的阶段。这样做目的在于让学生明白现学现用,小程序是为了将来的应用做好准备的,大提升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知识点的系统性。
3.情景教学应不拘一格,灵活运用
计算机教学环境无外乎机房与教室,为配合“微剧场”教学模式,教学环境不能仅限一处,形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將传统的课堂“搬”出机房,“搬”出教室,在一些“特殊”的情景下开展新式计算机教学,让学生走出机房,走出教室,进入操场,在自由的空气下进行学习,在自由的教学环境下开展教学,这样做可以使学生感受到新的场景、新的教学环境,让他们的学习愿望提高,以迅速提高学习效率,更重要的是可以让“场景”变得更大,会让更多的同学参与到活动中来,做到整体参与,提高教学感知,充分让学生在“另类”的课堂中学习课程知识,体会到学习所带来的乐趣。
例如,VB程序算法中双循环结构算法以实现图形化编程中,三角形、倒三角、菱形、漏斗形等图形编程类型,如果学生不理解外层循环控制行数,内层循环控制列数,中间采用特殊语句用来控制图形的编程算法结构,那只能采用一题一题讲解的形式,学生不爱听,不想听,在课堂学习效果极差的情况下,采用把课堂“搬”到操场上去,把“微剧场”教学融入到课堂,学生们成为了一个个字符,在统一指挥下形成了三角形,菱形……。
通过“微剧场”学生在学习中参与到课堂中去,亲身去体会这一类图形编程算法,相对于之前课堂教师在用成形的结构化的程序讲解,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大增,课堂学习效果明显增强。学生对于重难点的突破也就成为一件简单的事。
三、成效与反思
实施“微剧场”教学,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课程教学理念。课堂变得生动了,学生也变得更活跃了,学生个个都主动参与到“场景”中来,从一个个“场景”中体会到了参与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掌握了各类编程的方法,让原先一个个难题变得通俗简单,课堂教学效率得到大幅度提升,学生由原先的“不明白”过渡到了“有点懂”直到现在会举一反三了,学习的动力更足了,学生的成绩自然而然有所提高。学生在“微剧场”这一平台中,愿意去学,愿意去做。他们在“微剧场”的帮助下,理论知识与技能相融合,课上主动探究演绎,了解编程原理,学习编程方法,课后拓展提升,学习积极性增加了,实践操作能力增强,课堂学习任务完成率有较大提升。
近两个班级课程成绩的对比表明,采用了“微剧场”教学模式之后学生的成绩有了明显提升。
“微剧场”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形式,其实质是给学生搭建自主探究VB知识的空间和平台,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同时也有一些问题,比如教师课前微脚本设计的难度把握问题、如何正确处理提升学生兴趣度与拓展学生思维二者之间关系的问题等。因而,在下阶段的教学实施中,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1.情景设置应难度适中、梯度明显,面向全体
由于学生的学习程度各不相同,接受能力也差别很大,所以在场景的设计中应难度适中,便于全体学生接受,不能以相同的方式来解决一些难题,应将难题进行分解,将一个难题分解为一个个小题,逐一分解,尽量针对全体同学将“情景”设计成一个个简单的情景。让学生一看就懂,一点就通,以达到教学效果。
2.不可局限学生的思维能力,充分体现编程的多样化
编程无定法,即编程中无固定的编程方法,只要能达到最后正确效果,可以同时出现几种不同的编程方法,所以要在“微剧场”教学中不能局限学生的思维,要让学生表达并充分展示其独特性思考。
参考文献
[1]钱冬云,周雅静.高职高专计算机任务驱动模式教材:SQL[M].清华大学.2010
[2]顾国生.浅谈问题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课堂中的运用[J].教师.2014(35)
作者简介:单雷(1978年8月)男,浙江绍兴人,大学本科,杭州市临平职业高级中学,职称:中学一级,研究方向:计算机教学单位邮编:31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