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高峰
【摘要】 中国优秀文化是数千年历史发展过程中沉淀下来的精华。在义务教育阶段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和发展是教育的责任。小学阶段是学生成长的黄金时期,是学生性格及品格塑造的关键时期,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德育教育中,对学生品德的提升有重要作用。文章在分析小学德育教育中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的基础上探讨具体渗透对策,以为广大同仁提供参考。
【關键词】 小学德育 传统文化 内涵 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2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20-119-010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思想也在发生着变化。中国与世界交流的密切使西方文化与思想慢慢浸透到中国,影响学生的思想价值观。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国历史发展的瑰宝,凝聚着古人的智慧,是中华儿女引以为傲的灵魂。小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希望,在小学德育教育中渗透传统文化,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小学生的爱国情怀,使学生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发扬者,以为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一、传统文化在小学德育中的作用
1.传统文化是小学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丰富,蕴含的传统礼仪道德已深入人心。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是中国历史发展的结晶,虽然历经数千年,但在现代社会依然适用,依然重要。素质教育时代,德育教育要将传统文化作为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作为德育教育的一个点来落实。在小学生德育教育中融入传统文化,可以提升学生的思想素养,可以使学生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弘扬传统文化,以使中华传统文化健康发展。
2.传统文化是小学德育教育的源泉
中华传统文化的德一直是社交的榜样。在小学德育教育中要将德行教育作为重点内容,以使德育教育从德中吸取力量,使德育教育动力不断。将传统文化融入德育教育过程中,可以有效帮助小学生利用中华传统文化抵御外来不良思想的侵害,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传统文化的德育素材
首先,礼仪文化。规矩成就方圆,在中国发展的过程中,每个朝代都是用道德来规范人们的行为。懂礼、识礼、守礼具有浓重的时代印记,体现的是一种文化和文明。在古代中国,礼是对宇宙的敬畏,是对礼教的遵从,是对人的宽厚,表示社会秩序的统一。
其次,爱国情怀。国家强大,国泰民安,人民才能安居乐业。传统文化中的爱国情怀表现的是归属感和忧患意识。勇士为国家不惜牺牲性命,这是现代小学生应学习的典范。只有爱国,国家平定,小家才能平安。
再次,团结和谐。古代中国人对和的追求体现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统一。人与自然应该是和谐的整体,人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时,要尊重和保护自然;人与社会是人在交际中要豁达,要有宽容之心;人与人是要和谐相处,通过团结向上,以获取利益。
最后,拼搏进取。拼搏进取是一种自强不息的精神,是通过努力使梦想成功的精神。学生只有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在逆境中成长,才能崛起,才能成长。
三、传统文化在小学德育中的渗透路径
1.在小学校园中营造传统文化氛围
环境对小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是无形的,也是长远的。小学生的思想在特定的环境中会形成环境特色。学校是小学生接触最多的环境,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学校要根据小学生的特点进行校园建设,营造良好的传统文化氛围,以使学生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观念和行为。学校可以将校园的墙壁设计成传统古诗的张贴处,列举传统文化的来源,举办孔子文化节等,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中交流,在交流中提高,进而身心受到净化。
2.提供并鼓励小学生阅读大量传统文化读物
中国的传统文化精华以其历史积淀和选择成为被社会广泛关注的文化形态。在素质教育背景下,传统文化融入德育教育成为教育常态。小学生阶段是学生学习的开端,可以在德育教育中渗透传统文化,以使小学生从小就感受传统文化的内涵和醇厚。学校可以为小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课外读物,如《论语》《诗经》《弟子规》等,以让小学生体验传统文化的优美、丰富的内涵和优良的品德,使小学生在传统文化中接受熏陶,以拓宽学生的视野,以增长学生的见识。
3.利用网络平台渗透传统文化
科技发展使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教学中,信息技术构建的交流平台,使信息传播更加便捷和顺畅,学生获取信息更加及时。信息技术可以实现资源的快速传播和最大限度地分享。学校可以设计传统文化交流平台、传统文化知识宣传栏、传统文化宣传社团等,并吸纳小学生入团,以使小学生了解更多的传统文化知识,以为传统文化在小学德育中的渗透构建平台。
4.利用实践平台加强传统文化渗透
实践是检验理论的唯一标准。教师为学生讲授传统文化,由于理论性强,学生接受效果不好。因此教师要多为学生创设实践平台,使学生在实践中加强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可以定期开展传统文化社团活动,如传统文化演讲、传统文化绘画比赛等,让学生以孝道、爱国等传统文化内涵进行绘画和演讲,以深入体验传统文化;可以开展古诗朗诵比赛,教师挑选适合学生朗诵的古诗词内容,让学生在朗诵中感受传统文化的诗意;可以利用传统节日培养学生的品德,如清明节扫墓,让学生感情革命烈士,并珍惜今天的生活,教师节感恩教师,以培养感恩的情怀。
总之,中国传统文化是历经数千年的洗礼和沉淀后的文化精华,其中蕴含了大量的德育教育内容。在小学德育教育中融入传统文化,可以指导小学生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可以促进小学生健康成长,并对传统文化进行继承和发扬。
[ 参 考 文 献 ]
[1]许艳玲.小学德育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及其渗透[J].教学与管理,2017(5).
[2]郭海秀.浅谈优秀传统文化在中职德育中的价值及其实现[J].卫生职业教育,2015,33(21).
[3]黎大勇.浅议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德育中的意义及构建[J].现代交际,20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