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小伟
【摘要】 当前,核心素养是教师教学的重要指导,其具有学科特色,并且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未来发展中所必备的素养而制定,更加关注学生的整体发展。对此,本文就高中语文教学中,核心素养的构成展开了论述,并总结了当前高中语文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措施。
【关键词】 高中语文 核心素养 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20-104-010
一、高中语文核心素养构成分析
高中語文核心素养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和文化传承与理解。其中,语言建构与应用主要是指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思维发展与提升是指学生语文学习中分析思维、综合性思维等多方面思维品质的培养和发展情况;审美鉴赏与创造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所建立起来的感知美、体验美和鉴赏美的能力;文化传承与理解是指在语言文字的学习中所建立起来的文化素养和文化意识。所以,从核心素养的构成和内涵分析来看,教师秉承着核心素养理念展开教学,能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综合性、全面性个人品质的发展和提升,让教学过程更加完善。对此,基于核心素养的内涵分析,教师可以通过如下方面的措施展开教学。
二、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措施
1.注重积累,强化语言应用
在教学中,语言文字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对于语言的理解和应用是学生语文学习中最重要的素养和品质。对此,教师需要增强学生的积累意识,强化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应用能力。例如,在《荷塘月色》这一篇文章的教学中,作者朱自清在描写美景时应用了丰富的词汇、应用了拟人和比喻等多种描写手法。对此,教师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便需要充分注重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增强学生对语言的驾驭和应用能力。所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摘录文章中的优美句子进行仿写,运用排比等手法让文章中的美景更有韵味和魅力。例如,文章中“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片叶子和花上”,这一句中描写的月光淡雅柔和,生动的描写手段为文章增色不少。对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这一句中在语言和描写中所采用的手法和特色,并引导学生结合例句进行仿写,撰写出更加丰富的句子,从而强化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应用能力,增强学生对文字的驾驭能力和表达能力。
2.引导发现,增强思维能力
在教学中,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难以让学生获得积极的体验;相反,发现式教学方式更受学生的欢迎,能让学生在参与中感知学习的乐趣、让学生对课堂更加投入,更能够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获得思维能力的锤炼。对此,教师可以通过发现式教学法增强学生的思维水平。例如,在《小狗包弟》这一篇文章的教学中,作者在围绕着小狗包弟的获得和被送走这一事件进行了详尽的情感描述。其中,隐含着作者丰富的情感变化。对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文章中的相关词句进行分析,文中的“我”都经历了怎样的情感变化情况,让学生在探索、分析和发现中挖掘出作者隐含在表象背后的情感色彩,辅助学生准确把握文章的情感发展性线索,增强学生对情感的感知和分析能力。此后,教师更可以设置问题训练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教师设置问题“对于作家为了自保,而放弃小狗包弟的行为,我们该如何看?”在这一问题的设置下,部分学生认为作家是自私的,而部分学生认为作家的行为是可以理解的。此时,教师结合两种不同的意见,让学生产生思维的冲突,最终培养学生形成辩证性思维能力。
3.重构意境,提升审美能力
文学作品的重要特点之一在于,作品中充满了美感,无论是景色美、意境美、情感美还是社会美,都总会给学生精神以洗礼和陶冶。对此,教师可以发挥语文学科的这一特性,通过意境的重构,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例如,在《涉江采芙蓉》这一首诗的教学中,古诗中的“多芳草”、“兰泽”等环境描写都从侧面烘托了主人公的形象的洁雅,并体现了所表达情感的美好。所以,本首诗极具意境美和情感美。为了增强学生对本首诗的情感体验,教师便可以通过以诗配图的形式展开教学,让直观性的教学资源和意境映入学生的眼帘,让学生直观体验、感知古诗词中意境的美好,更借助古诗词的描写发散自己的思维、延展自己的想象,让学生在想象中获得感知美的能力、鉴赏美的能力的提升。
4.情感分析,培养文化意识
在语文教学中,语言文字所承载的信息是一种思想、精神和文化,而语文教学过程则是文化传承的过程。对此,教师在教学中便可以通过情感教学的方式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让学生在文化资源的熏陶中,体验文化的魅力与精彩,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例如,在《定风波》这一首古诗的教学中,诗人苏轼豪迈和洒脱的人生态度体现了诗人豁达的心胸。同时,古诗中的这种文化精神应当被学生传达与领略,让学生体验古代诗人的浪漫与潇洒,豪放与乐观。对此,教师可以针对本首古诗中的主旨句“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进行分析,让学生把握这一主旨句的内涵,并从中感知古代诗人的文化素养和文化情感。通过这种教学形式,学生在情感的领略、文字的赏析中,文化情感美学生感知,文化意识得以建立。
总结
当前的教学工作中,教师要充分把握核心素养的构成及其内涵,并精心设计教学以增强对学生的塑造。基于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构成,教师可以通过注重积累、引导发现、注重赏析和情感分析等方式展开教学,让学生在高中语文学习中获得各学科素养的全面提升。
[ 参 考 文 献 ]
[1]贾清.浅谈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J].才智,2019(27):58.
[2]赵应前.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实践探究[J].学周刊,2019(30):61.
[3]何雪翰.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语文诸种阅读关系的梳理[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9(09):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