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问题为主线谈高中化学课堂教学

2019-09-10 22:29邵烈卿
高考·中 2019年2期
关键词:问题导向化学教学

邵烈卿

摘 要:在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下,教育的目标已经从传统的让学生积累足够理论知识变为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为目的。在这样的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应当有意识、有目的地以问题为主线,提升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基于此,以下文章中笔者将对以问题为主线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进行简单论述,希望能够对读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问题导向;高中课堂教学;化学教学

就当前高中阶段学生化学效果学习而言,普遍存在的问题即对所学的化学知识无法灵活的应用。从原因上分析,这与学生平时被动的接收教师传输知识、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思维空间、对问题的分析不加以注重有着密切关联。因此,在当前教育改革的形势下,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探究意识与探究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一、用“导向性”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结构化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是学生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提高课前预习的质量不但对于节省课堂时间有明显作用,也能够加深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印象。然而,在传统的课堂预习当中,教师通常不会明确制定预习任务,导致很多学生漫无目的地进行课前预习,效率较低,甚至有些学生直接将这一步省去,预习的目的并没有达到。因此,为了让学生能够明确学习任务,教师可以在课前为学生设置有指导性的问题。让学生能够以问题为导向,进行结构化课前预习[1]。以鲁教版高一化学教材中《钠》为例,在进行这节课预习之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查询与钠相关的物质,并要求学生在班级的qq群或者微信群中分享。另外,氯化钠与碳酸钠在生活中都非常常见,那么它们的区别是什么。通过查询与钠相关的物质,学生可以提升收集信息的能力,进一步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通过对比氯化钠与碳酸钠的区别,学生可以了解两种物质的性质,对于相关的知识点进行简单的梳理,不懂的问题标记出来,对于提高课堂效率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用“聚焦性”问题促进课堂教学效果的深化

虽然课前预习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毕竟只是浅层次的了解知识,学生无法通过预习掌握课程中的重难点,这就需要教师通过创设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以教材中的重难点内容作为介导,培养学生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在对课堂问题进行设置时,应当注意以核心知识为聚焦点,在设计上要有层次,有发散思维的空间。另外,教师可以利用课前几分钟,让学生对自己在预习的感受进行分享,以此确保能够及时捕捉学生的困惑,有利于现场生成问题[2]。以鲁教版高二化学教材中《铁和铁的化合物》为例,在进行这节课教学时,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进行随堂实验,即铁与氯气、稀硝酸、浓硫酸、稀硫酸、硫酸铜溶液的反应,并要求学生自行观察实验的过程。问题一:观察实验过程,铁有什么样的变化?问题二:让学生通过观察,总结出铁在与不同溶液发生反应时现象。在进行第一个问题观察时,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第二个问题与学生在本节课预习的知识息息相关,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的方式寻找出答案。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与小组成员共同交流,集思广益,拓展思维上的空间,有利于他们日后在学习知识时能够更加灵活的对问题进行思考,而不是局限于某一个知识点,对于他们日后能够更好的学习化学知识是非常有利的。教师可以带领学生继续进行铁与稀盐酸、稀硫酸的反应实验,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得出,铁单质无论是与盐酸还是硫酸反应,都能生产+2价铁,以此作为基础引导学生进行铁和稀硝酸反应的探究性实验,并提出第三个问题:铁与稀硝酸反应在任何情况下都生成的是Fe3+吗?铁粉过量会出现什么情况?在学生的分析过程中能够得出:Fe3+具有氧化性,Fe具有還原性,因此处于中间价态Fe2+,同时具有两种性质,即氧化性和还原性。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铁在与强氧化剂发生反应时生成Fe3+,可以说明,铁具有还原性,在进行能够生成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的实验中,需要在密闭容器中进行,防止污染物质扩散到空气中。既能够让学生了解铁的氧化还原性,也能够让学生有环保意识,对于培养他们的核心素养有重要意义。

三、用“发散性”提问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这个环节,主要是针对于课后问题的设计而言。与课中问题相比,课后问题要有所提升,不仅要深化教学的效果,让学生能够增加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需要进一步的帮学生打破思维上的局限。通过对问题进行合理性的创设,让学生能够对课堂上所学的基本知识加以利用,以此作为基础,进行多维度的分析,探寻出新的问题,有利于对学生思维发散性的培养[3]。比如,在针对“盐酸与碳酸钠溶液”进行区分时,教师可以设定这样两个问题,问题一:在两个瓶子当中分别装有盐酸(HCl)与碳酸钠(Na2CO3)溶液,但是瓶子上不贴有标签,让学生通过试管与胶头滴管鉴别出两种溶液.问题二:将少量的氢氧化钡Ba(0H)2溶液滴入到碳酸氢钠溶液当中,或者将过量的氢氧化钡溶液滴入到碳酸氢钠当中,两种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否相同?问题一与问题二主要是以通过其它视角对学生掌握的相关知识点进行考察,并通过定量、定性的分析,让学生能够形成一定的化学观念。除此之外,为了能够让学生对课堂上学习的知识点更好的掌握,还应当布置相应的习题,对学生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收集,帮助学生解决化学思维形成过程中的问题,让他们能够在日后更好的学习化学知识。

结束语:总而言之,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效果,同时能够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很好的拓展,帮助他们形成化学思维,对于他们日后的学习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作为高中化学教师,应当注意在课前、课中、课后问题的设置,确保提出的问题能够起到一定的导向性、聚焦性、发散性的作用,促进高中化学课堂效果进一步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张剑英.浅谈问题情境创设在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41).

[2]丁亚兵.浅谈核心素养背景下问题驱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策略[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7(3).

[3]郭志东.高中化学问题导学型学本课堂教学实践与思考[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7(23):12-14.

猜你喜欢
问题导向化学教学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小学数学问题导向式教学策略研究
基于问题导向的小学数学自能学习初探
计量经济学课程案例教学研究
克拉玛依区社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研究
十八大以来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理念、思路与路径
化学史在初中化学教科书中的渗透
浅谈初中化学基本概念的教学方法
大学英语教学中PBL教学模式的实施研究
浅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多媒体技术与化学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