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
[摘 要]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已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点方向,被置于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地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文章主要从教师方面来探寻高中政治学科理性精神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政治教学;问题意识;理性精神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9)19-0046-02
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四个方面: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笔者借助多年的教学经验,主要从教师方面来谈谈如何在高中政治课中通过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达到培育学生理性精神核心素养的目的。
一、营造民主教学环境是培育理性精神的前提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都应该是学生的自我活动。学生通过积极的思维活动,发现并提出问题,然后尝试解决问题,实在无法继续下去,再寻求教师的帮助。所以,教师应树立师生平等的观念,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把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为理性精神的培育提供足够的发展空间。为了实现这一目的,笔者在课堂教学中采取了以下具体做法:首先,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敢说;其次,不断向学生传达“言者无罪”的思想,明确告诉学生“老师喜欢积极主动思考和提问的同学”;再次,学生在提出问题或者自己观点时,教师要表情专注、仔细倾听,然后耐心细致做出解答,即便是暂时无法解答,也要灵活运用教学机智,不能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最后,对于大胆提问的学生,特别是所提问题具有创造性价值的学生,一定要及时给予高度评价。
二、恰当处理教学素材是培育理性精神的保证
兴趣是最好老师。恰当处理好教材的内容,有利于积极培养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打下良好的基础。笔者的具体措施如下:
(一)教材内容生活化
教材内容生活化就是指密切联系社会现实生活和学生的生活实际,选择和整合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更具有时代性和现实性,这其实也是政治学科的生命力所在。在我们政治教材上有很多探究活动,其中有些素材学生要么不熟悉,要么不感兴趣。如果开展这些探究活动,很难收到实际教学效果。我们必须结合学生的实际和现实生活,创设生活化的情境,将枯燥的理论知识寓于学生感兴趣和熟知的事例之中,从而使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得出结论。例如,笔者在讲授《国家财政》时,以学校创建四星级省重点高中为主题,分别创设了三个教学情境:四星级省重点高中创建之筹划篇、四星级省重点高中创建之建设篇、四星级省重点高中创建之梦想篇。四星级省重点高中创建之筹划篇反映了学校需要大量资金建设体育馆和信息化校园,这些资金由政府出资,那么政府的钱从哪儿来,这样就自然引导了学生思考财政收入的问题。四星级省重点高中创建之建设篇是借助学校正在建设的墙体改造工程以及政府2017年发展规划(学校创建四星级省重点高中列入其中),引导学生分析财政支出,然后由财政支出自然过渡到重点知识——财政的作用。四星级省重点高中创建之梦想篇是让学生为学校提出宝贵建议并将合理建议以书信方式反映给校长,这个环节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愿意为学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愿意服从集体利益。
(二)教学素材立体化
高中政治新教材最大的特色就是每一个重要的知识点都会用一个探究活动引出,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得到答案。但是教材只能够展示平面素材,甚至其中有些素材已经不合时宜了。所以要提高政治课堂的魅力,授课教师还必须变平面的素材为立体的动画素材,变不合时宜的素材为体现时代信息的素材。例如,笔者在讲经济生活中“科学发展观”这一知识点时,需要说明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性及其内容,但是教材展示了某地区乱砍滥伐导致严重后果的素材,这样的平面素材太落伍、太没有说服力了。于是笔者是播放了两段视频,一段是《人类发展的后遗症》,一段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两段视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不用过多话语就可以让学生自然领悟科学发展观的有关知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经常采用这样的教学素材,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
三、精心设置问题情境是培育理性精神的关键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在自己的发现式学习理论中指出,学习内容不应该直接呈现给学生,而是教师应该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在情境中向学生提供一定的线索,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积极探索和思考,自己找到问题的答案或是得出相应的结论。因此,要想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必须科学合理地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之下积极思考,真正成为知识学习的主动者和探究者,进而培养学生在真实情境下探究知识的实事求是态度。社会热点是学生关注的、感兴趣的话题,教师利用社会热点创设情境,积极引导学生运用知识深入分析社会热点,既能激发学生关注国家大事的兴趣,又能培养学生利用政治学科知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笔者在高三一轮复习《我国政党制度》时,借助党的十九大召开的时政背景,设计了“不忘初心成就大”“反腐倡廉率先行”“共同协商求发展”三个主题情境。这样结合时政热点的情境设计,既让学生借助时政热点掌握了关于政党制度方面的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分析热点时政的能力和辩证看待问题的能力,进而培养了理性精神。
四、合理运用教学空白是培育理性精神的润滑剂
在实际教学过程,教师千万不要满堂灌,每节课一定要进行精心的课前预设,合理控制每节课的知识容量,合理运用教学空白艺术,尽可能地给学生留出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观察、分析问题,让学生有所思考和有所探究,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问题意识和理性精神。笔者所在学校所探索的“1251”课堂教学模式就比较注重合理运用课堂教学空白艺术,让学生学有所思。“1251”课堂教学模式的具体内涵如下:将一节45分钟的课分为三阶段,第一阶段是利用10分钟复习上节课的重点内容;第二阶段是利用25分钟讲解本节课的重点知识;第三阶段是利用10分钟让学生进行练习,以反馈他们对本节课重点知识的学习情况。例如在复习《公司经营》时,笔者在课堂的第一阶段,先要求学生自己回顾上节课的重点知识并到黑板上构建知识网络框架。在学生构建知识框架时,笔者适当巡视,掌握班级学生的构建情况,然后对学生的板演进行针对性的讲解,与此同时细化重点知识。第二阶段,笔者依据考纲,展示了课前精心设计的两个探究(探究一,联想公司的成长经历;探究二,联想公司的制胜法宝),将本节课的知识点全部融入其中。学生在笔者的指引之下,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讨论、探究材料,形成对考点知识的深刻理解。第三阶段,笔者首先精选了5道选择题以了解学生对细微知识点的掌握情况,然后留下了5分钟让学生提出质疑,要求学生将自己的疑惑写在学案的学海质疑栏目里并当场提问。下课后笔者将学案收上来,进行问题汇总,针对上課没来得及解答的共性问题则在下节课选择适当时间进行讲解,个性问题利用课间找对应的学生解决。在 “1251”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不仅牢固掌握了学科重点知识,而且小组合作意识得到了加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问题意识和理性思维也得到了很好培养。
当今时代是一个知识信息更新非常迅速的时代,每个人所掌握的知识随时都有落伍的可能。因此,高中政治教学不仅是教给学生课本知识,还应该努力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分析、解决问题,形成辩证分析问题的思维,这将是学生终身受益的法宝。
(责任编辑 袁 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