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珍
摘 要:本研究通过团体辅导的方式研究如何帮助大学生摆脱手机依赖。研究结果显示,有效的团体咨询能较大程度上减少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减少大学生手机依赖现象的重点是预防,即由外因入手,改善外部环境,减少外部刺激,进而提高学生自我意识,促进学生自我管理,建立个体、家庭、学校相互配合的综合性的预防干预模式。
关键词:大学生手机依赖:团体辅导;干预研究
当今社会,手机成为大部分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让更多人越来越离不开它。有关专家预测,手机依赖将会是21世纪最重要的非药物依赖类型之一。已有的研究结果也显示,手机依赖已严重影响大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对其身心健康、学业发展和人际交往造成了不利的影响,直接阻碍了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因此,采取何种措施使大学生摆脱手机依赖,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对高校、家庭乃至社会来说都具有特殊的意义。
一、团体辅导及实证研究
团体辅导是在团体情境下进行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它是以团体为对象,运用适当的辅导策略与方法,通过团体成员间的互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激发个体潜能,增强适应能力的助人过程。本研究采用大学生手机依赖问卷,招募有手机依赖现象的学生组成一个30人的团体,共开展了8次团体辅导,下面提供该团体的部分辅导记录。
(一)研究对象
2018年3月,笔者对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10个学院一至三年级本科学生运用手机依赖问卷进行了抽样调查,通过访谈,甄选出30名大学生作为被试对象。
(二)实验设计
本研究采用前测后测准实验设计。实验组和对照组以大学生手机依赖问卷的测试结果为前测同时进行,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后测则在团体辅导干预后的一个半月同时进行。
(三)咨询模块的设计
根据导致大学生网络依赖的主要因素,本研究制定自我确认模块、提高人际交往能力模块、增強自我控制力模块、压力释放模块、增强自信心模块等。第一阶段为连续、封闭式团体咨询,时间为两天,共20个小时,连续实施6-8个模块。第二阶段分4次实施,每次连续实施5个小时左右,每次实施1个模块。具体计划见表1。
在团体辅导中的第一阶段,本研究采用集中、封闭式咨询,即进行两天连续20小时的团体咨询。在两天的时间里被试除晚上睡觉回宿舍外,午饭、午休和晚饭都在咨询现场进行,不允许中途离开。第二阶段,本研究采用每周一次5小时后续强化咨询,共进行4次。团体咨询总时间为40小时。
30名被试被随机分成3个小组,每小组10人。同时,每组配备一名心理咨询师(指导者)。3个小组形成整个咨询团体,由3名心理咨询师负责全程的团体咨询。每个小组中的指导者要配合、协调以及反馈咨询结果给整个团体的领导者。整个咨询过程采取团体咨询模块推进、组间互动与小组内分享的形式展开,即按照咨询模块内容,对整个团体进行引导,通过相关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相应的咨询模块,进而在组间和小组内分享和交流体验。
(四)数据处理及研究结果分析
本研究采用SPSS17.O对数据进行描述统计和差异分析,研究结果分析如表2、表3所示。
横向比较的结果显示,干预前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手机依赖各因子和总分上差异皆不显著,在干预后各项因子和总分差异都呈现显著性效应(P<0.01),纵向比较的结果是实验组在手机依赖各因子及总分上前测、后测差异极其显著(P<0.01),对照组在手机依赖各因子和总分上前测、后测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目前对于大学生的手机依赖现象,教师可以通过团体心理辅导的方式来进行干预。本研究所设计的团体辅导方案也可以作为解决大学生手机依赖的一项参考依据。
二、预防大学生手机依赖的对策建议
虽然本研究采用团体辅导对大学生手机依赖进行的干预在一定程度上有明显的效果,但我们认为对于尚未达到轻度手机依赖的学生重点是预防,即由外因人手,改善外部环境,减少外部刺激,进而提高学生自我意识,促进学生自我管理,建立一个包括个体、家庭、学校等主体的综合性的预防干预模式。
(一)加强自我管理
学校管理只是影响大学生手机依赖的外部因素之一,最终造成大学生手机依赖的内部因素则是个人的自我管理。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沉溺于手机的大学生有一些共同点,即他们在目标管理、情绪管理、时间管理以及人际交往方面的管理能力较差,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应对方式单一。
1.目标管理
在访谈中我们发现,过度依赖手机的学生往往是那些生活空虚、无聊的学生。他们每天得过且过,对未来没有目标或目标不明确,或制定的目标过高、不切实际,好高骛远。因此,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相应的目标管理教育。首先,引导学生了解自己内在的资源和潜力,使大学生能够全面、客观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其次,引导学生在明确自我意识的基础上确立清晰的、操作性强的发展目标(近期和远期的),如制订每学期、每个月、每周甚至每天计划。另外,该目标要根据现实的变化和自我认识水平的提高进行适时的调整。最后,学生可以通过每天的自我检查和反思、同学和朋友的相互督促和见证、必要的强化措施等来帮助自己更好地执行计划,自觉地努力完成计划和目标。
2.情绪管理
很多学生在心情不好时往往更加依赖手机,如打游戏等,借此来逃避现实问题。因此,帮助学生提高自我情绪管理的能力也有利于避免手机依赖。我们要做的是正确认识并接受负面情绪,和负面情绪共处。负面情绪的产生是由于我们的某种需要没有被满足。负面情绪像一个信号,提醒我们需要关注自己的身心状态,因此,我们要做的是接受并弄明白情绪所传递的信息,想办法满足自己的内在需要,而不是压抑或排斥某些情绪。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察觉和发现自己面临的问题。
3.时间管理
无意识地在手机上消耗过多的时间是手机依赖的一个重要特征。因此,提高学生的时间管理能力也是减少手机依赖的方法之一。首先,让学生检查自己的时间使用情况,即分配时间的方式,以及时间消耗的主要方面。其次,帮助学生管理时间,根据自己的最佳效率时间来安排学习和生活,提高时间的使用效率,养成每天记录时间使用和工作执行清单的习惯。
4.人际管理
本研究发现孤独感、社会支持对手机依赖的影响很大。因此,提高学生人际管理的能力,可预防和减少学生对手机的依赖。首先,教师通过各种途径引导学生获得人际交往的原则和技巧,加强学生与同学、教师和家人的交流与沟通,提高学生的人际吸引力,从而获得亲密关系,建立社会支持系统。其次,高校通过提供校内文体活动和校外社会实践引导学生扩大社交网络,锻炼人际交往能力。
(二)重视家庭教育
日益严重的就业竞争使很多中国家庭在孩子的教育方面日趋功利化。很多家庭从孩子刚上学开始,就已经规划了各种通往成功的所谓“捷径”。为此,孩子被送到一个又一个的兴趣班,玩乐的时间也被各种课外辅导占用。一些家长不关注孩子的内心需求和心理变化,只看重学习成绩,在这种家庭教育方式下长大的学生进入大学后,往往不能很好地适应大学自主生活和学习。由于觉得大学生活很无聊,对未来感到很迷茫,他们无论课上还是课下都离不开手机,每天看手机的时间甚至在13个小时以上,对手机的使用也大多是刷朋友圈、看视频、打游戏等。另外,在个体的成长经历中,有些家长对孩子的人际交往也会加以干涉,导致很多孩子不知道该怎么和别人交往。进人大学后,部分学生在宿舍内被别人排斥孤立,导致情绪抑郁、失眠,他们唯一的“伙伴”就是手机,通过手机来缓解自己的情绪,逃避现实中的人际冲突。因此,本研究认为,家长可以通过互联网微培训模式参加一些精练、简短、内容直击核心的小规模家庭教育培训。具体来讲,首先,家长可以组织建立家长委员会,通过家长委员会这一平台有效地进行培训。比如,如何开展家庭教育,如何避免孩子沉迷于手机游戏,如何更好地了解并帮助孩子等。其次,创建微信公众号,及时推送家庭教育相关内容,家长只需动动手指就可以了解到家庭教育的内容。比如,如何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状态、情绪情感和人际关系的变化,针对大学生手机依赖行为,作为家长应采取什么样的措施等,帮助大学生避免手机依赖,促使其健康成长。
(三)规范学校管理
大学生沉迷于手机和周围的环境有一定的关系。在调查中我们发现,管理制度不规范以及学习氛围较差的高校,大学生沉迷于手机的人数所占比例相对较大。因此,高校要进行管理方面的调整。一是建立严格的评優评先及评奖制度。高校评优评先及奖助学金的评选对学生尤为重要,它不仅仅是一种荣誉,更是学生全面、客观地认识和评价自己的一种途径。评优评先及奖助学金评选的管理混乱,不仅使大学生的努力得不到肯定,而且会打击大学生的进取心和对社会的认识,引发其悲观、厌世的情绪,从而沉迷手机来逃避现实。二是加强对大学生学习及生活习惯的管理。有些高校对大学生学习及生活习惯的管理比较松散,尤其是在考试及作息习惯的管理方面,部分高校由于没有制定严格的考试制度和作息制度,导致大学生通宵打游戏,不努力学习考试也能过等现象频繁出现,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另外,高校要积极组织课外活动,如社团活动、实践活动等,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减少大学生使用手机的时间。三是灵活使用手机,加强课堂管理。手机作为一种工具,本身没有好坏之分。高校应推广手机的积极作用,如通过安装一些手机软件,来实现学生和教师在课堂上的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四是重视心理咨询的作用。任何沉迷于手机的大学生其背后都有一定的心理原因,虽然各个高校都有心理咨询室,但相当一部分学校对心理咨询室的重视程度却不够,造成心理咨询室的活动宣传不够,很多学生不了解咨询室的作用,咨询室也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结语
互联网的介入使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方式都有了巨大的变化,大学阶段又是最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影响的一个时期,因此,如何发挥手机的积极作用,避免大学生沉溺于手机里的各种信息无法自拔,除了需提高大学生自身自制力,还需家庭、学校的共同努力来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有效避免大学生心理问题甚至是犯罪行为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孔德生,胡在珊.家庭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综述[J].高教探索,2017,(Sl).
[2]席玮,马立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与群体差异——基于CEPS数据的多水平分析[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8,(4).
[3]杨磊,戴优升.家庭社会资本、学校环境会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吗?——基于CEPS数据的实证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19,(1).
责编: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