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鹏,崔艳魁
(河南省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 神经外科,河南 焦作 454000)
临床脑血管疾病之一为脑动脉瘤,属于颅内肿瘤疾病,相关临床调查数据显示该疾病诱发死亡例数超过1/2,极易发生蛛网膜下腔出血症状。针对此类疾病患者,通常待其病情稳定后再开展血管造影和针对性治疗,然而极易导致病情反复,严重影响治疗疗效,还有部分患者在病情稳定阶段就会发生多种不良事件,如并发脑水肿、脑血管痉挛等,若情况严重极易出现死亡情况[1-2]。临床针对该疾病常用血管栓塞术和显微手术夹闭进行治疗,均有一定效果,本次就对以上两种治疗方式应用于脑动脉瘤治疗成效进行了对比实验,并将2016年8月至2018年5月本院接收的56 例脑动脉瘤患者纳入本次实验对象中,现报道如下。
本次实验对象全部选自2016年8月至2018年5月本院接收的56 例脑动脉瘤患者,按照不同的手术方案分成两组,即实验组(n=28)和对照组(n=28)。入组标准:①患者通过CT 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 CTA)检查全部确诊;②患者均同意并知晓本次实验,本实验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③患者全部无手术禁忌证。排除标准:①并发脑部病变患者;②机体其他脏器功能严重异常患者;③不配合治疗或临床资料不完全患者。其中实验组男16 例、女12 例;年龄41~78 岁,平均(58.7±2.7)岁,肿瘤直径为4.4~15.2 mm,平均(9.7±1.4) mm,病程为2~7 个月,平均(4.4±1.1)个月,7 例存于大脑中动脉、5 例存于前交通动脉、11 例存于大脑后动脉、5 例存于大脑前动脉;对照组男17 例、女11 例;年龄43~78岁, 平均(9.4±2.8) 岁, 肿瘤直径为4.7~15.2 mm,平均(9.9±1.7)mm,病程为2~8个月,平均(5.1±0.7)个月,6 例存于大脑中动脉、6 例存于前交通动脉、9 例存于大脑后动脉、7 例存于大脑前动脉。两组患者之间常规资料差异较小,未呈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患者入院后行CT、尿常规以及血常规等常规检查,根据其具体病情指导其遵医嘱用药,手术前一天叮嘱患者禁食禁水8 h,同时根据患者情绪变化情况予以患者心理疏导和健康宣教。
1.2.1 对照组 选用血管栓塞术,具体操作内容:引导患者平卧于手术床上,予以患者全身麻醉,之后穿刺股动脉,同时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DSA)检查下开展其他治疗;根据影像学检查结果确定动脉瘤病灶具体部位,并在该位置置入栓塞所需的微导管,并将弹簧圈脱卸,使其可完全进入病灶内,最佳置入深度为进入病灶1/3 或1/2,再予以穿刺位置压迫和止血,最终闭合和包扎手术创口,术后予以患者抗生素预防感染[3]。
1.2.2 实验组 选择显微手术夹闭术,引导患者平卧于手术台上,消毒铺巾后开展全麻操作,麻醉起效后选择4 至5 钉头架固定患者;按照患者病灶具体部位选择患者动脉位置作为翼点入路,针对小脑后下动脉瘤,在选择翼点入路时要以枕下方中间位置为主,并通过显微镜解剖蛛网膜下腔、下池和神经等结构,将其脑髓液逐渐释放,完全清除下腔中的积血,以减弱和改善患者颅内高压症状;将患者动脉瘤完全暴露后开展夹闭操作,最终依次关闭手术创口并使用抗生素治疗[4]。
①将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出血量、手术用时、复发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记录。②经治疗后患者的脑动脉瘤消除,且神经功能完全康复判定为显效;治疗后患者病灶体积减小至原来的一半,神经功能明显好转则判定为有效;当治疗后患者未达到以上标准则判定为无效[5]。③手术3个月后使改良Rankin 量表评分(Modified Rankin Scale,mRS)对患者预后情况进行评价[6],满分6分,无症状记0 分;未有显著功能障碍,可独立完成正常事物记1 分;轻微残疾记2 分;中度残疾,日常生活需要照顾记3 分;中重度残疾,且需要帮助才可日常生活记4 分;重度残疾且日常生活完全需要帮助记5 分;患者死亡记6 分。当分值高于3 分表示预后质量较差,分值在0 到2分之间为预后质量较好。
本次实验数据选用统计软件SPSS19.0 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对比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对比采用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在治疗总有效率上,实验组为96.43%,对照组为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56 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对比 例
两组患者在住院时间、术后出血量以及手术用时上,实验组全部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56 例患者各项手术指标对比(±s)
表2 56 例患者各项手术指标对比(±s)
组别实验组对照组t值P值例数28 28住院时间/d 9.11±1.44 17.58±2.57 15.214 0.000术后出血量/ml 113.39±17.69 222.69±30.09 16.570 0.000手术用时/min 70.58±3.69 95.59±5.78 19.299 0.000
在并发症发生率上,实验组为10.71%,对照组为35.71%,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复发率上,实验组显著少于对照组(0.00% vs 14.29%),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实验组患者的mRS 评分为(1.78±0.46)分,对照组患者则为(3.14±0.44)分,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305,P=0.000)。
表3 56 例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和复发率对比
临床中颅内常见的肿瘤疾病之一为脑动脉瘤,该疾病属于一种神经外科疾病,临床症状主要包括局灶症状、动脉瘤破裂出血、意识障碍及剧烈头痛等,如果病情严重还极易发生较严重的不良症状,如偏瘫、昏迷等[7]。针对该疾病的病发机制尚未明确,但临床和大部分学者认为遗传、脑外伤、动脉硬化及感染等原因均有可能诱发脑动脉瘤,此外颅内动静脉畸形或血管异常发育等情况全部会合并动脉瘤。而目前临床和大部分实验认为诱发脑动脉瘤的主要因素是:颅内出现了异常膨出的血管所致,发病后会严重威胁患者机体、心理健康和生命安全,因此选用一种安全且有效的治疗方案对患者意义重大[8]。
针对该疾病临床治疗方案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保守治疗,另一种是手术治疗,其中保守治疗则是选择药物对临床症状进行控制,并对再出血起到预防作用,此种治疗方式常用于诊断不明确、手术未成功和手术不耐受患者,其他患者首选治疗方案为手术。手术模式主要包括血管栓塞术、显微手术夹闭以及传统开颅术等,其中开颅手术对患者损伤较严重,不易将蛛网膜下腔积血全部清除干净,术后极易产生脑动脉痉挛或复发出血等,且术后感染率也较高,导致患者临床治疗疗效欠佳[9]。而随着临床医疗技术的发展,新型术式血管栓塞术逐渐在治疗脑动脉瘤中广泛应用,此种治疗方案对患者损伤小,还可以明显减少患者疼痛感,但是开展此种手术治疗后极易复发或出现再出血情况,且预后质量一般,以至于无法达到预期效果。显微手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促进了显微手术夹闭技术的发展,且在脑动脉瘤疾病中该手术已成为现阶段治疗金标准,此种术式操作视野广阔,不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可将环动脉瘤清晰显露,再通过显微镜的帮助,可准确地分离出侧裂池,同时释放脑脊液,以完全暴露出脑动脉瘤。此手术操作过程中可减经对神经的损伤,同时手术用时也较少。在开展手术过程中,手术医生需准确判断动脉瘤详情,同时对于术中已破裂的肿瘤需及时应对和处理,并将脑内血肿以及蛛网膜下腔积血全部清除,以减少和预防脑部血管痉挛症状,最终就可减少出血情况[10]。
在本次实验中,对照组患者选用血管栓塞术,实验组患者选择显微手术夹闭术,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43%,对照组为71.43%,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就说明应用显微手术夹闭治疗的临床疗效优于血管栓塞术,该手术选用脑动脉瘤为翼点入路,可有效减少术中不良事件和风险事件,最终提升临床治疗疗效。实验组患者在住院时间、术后出血量以及手术用时上均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均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就说明应用显微手术夹闭,手术视野清晰,可为手术医师判断肿瘤部位、大小以及状态等情况提供便利,能够精准侧裂分离,避免了对其他组织的损伤,以减轻患者的伤害,最后减少手术用时和出血量。在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上,实验组为10.71% 和0.00%,对照组为35.71% 和14.29%,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患者的mRS 评分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使用显微手术夹闭治疗可完全发挥其优势,减少和预防脑血管痉挛、脑血肿和脑缺血等并发症,同时还可控制疾病复发情况,加速其尽早恢复,并提高预后质量。
总而言之,脑动脉瘤应用显微手术夹闭术治疗的临床疗效良好,可预防病情复发,有助于患者尽早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