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中语文文学作品的个性化解读,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认知的过程;文学作品的个性化解读,既要以收录教材的范文为基础,又要跳出教材、深入剖析作品的写作背景、写作主旨、寫作手法,尤其是作家的创作动因;鲁迅的小说,以孤独、超然的精神救赎性,俨如一把锐利的匕首,直刺麻木、虚伪、自私、残忍等民族精神痼疾。
关键词:鲁迅小说;精神救赎;民族痼疾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第三册)“文学作品的个性化解读”一节,虽大致予以了讲解,但远未达到结合作品、深入解析的深度。现以《阿Q正传》《孔乙己》《祝福》为例,就鲁迅小说的精神救赎与民族痼疾,浅析如下。
一、 鲁迅小说的精神救赎
鲁迅7岁入私塾,13岁家道中落,16岁父亲病逝,使其得以亲历旧社会的虚伪和腐败。1902年4月,鲁迅赴日本东京弘文学院留学,他遍读欧洲科学、哲学和文学书籍,积极寻求革命道路,其思想亦迥别于其他同学:何为最理想的人性?国民最缺乏什么?病根何在?为此,他索古探今、游目骋怀,试图找寻出救人于倒悬、救国于水火的一条蹊径。因之,其小说的精神指向,早在26岁时便初框其形——建设具有尊严意识、自由精神、独立人格的个人,亦即破坏吃人的旧文化,建设立人的新文化;独拒以群体名义对个体价值的压抑,即“尊个性而张精神”。循此精神,本可在医学领域救死扶伤、医人肌体的鲁迅,毅然弃医从文,且在举世浑浊、唯我独清的世风下,披荆斩棘、义无反顾地投身于精神界战士的立人蓝图与理想中。缘此,也便不难理解鲁迅小说特有的精神指向——面对阴暗、扭曲、丑陋的各色生活原型,他以文代匕直刺麻木、虚伪、自私、残忍等民族精神痼疾。诚然,鲁迅的贬损、批判和怨愤,自有其明确而清晰的本意:揭示国人的病态精神,进而敦促其自省、自救、自新!为此,他倾注了毕生的精力与慈悲。正因如此,毛泽东号召:“一切共产党员,一切革命家,一切革命的文艺工作者,都应以鲁迅为榜样,做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二、 鲁迅笔下的民族痼疾
愚昧麻木、苟安偷生的“精神胜利法”。毋庸置疑,帝王将相、才子佳人一直主居中国文学之位,深刻反映农民悲苦命运之作,始终是空白。然而,鲁迅的《阿Q正传》却破天荒地填补了这一文学史的空白。鲁迅在谈及该小说的创作本意时说:“写出一个现代的我国人的魂灵来。”可见,暴露国民的弱点,写出国民思想性格的劣根性,以期引起疗救者的关注,是《阿Q正传》的创作主旨。阿Q是一个处于社会底层、备受压迫,且已被充分奴化的小人物。鲁迅曾说:“阿Q有农民式的质朴、愚蠢,但也很沾了些游手之徒的狡猾。……不过没有流氓样,也不像瘪三样。”其主要病症是愚昧、麻木、精神胜利法,他的每一次失败和每一次羞辱,都会在精神胜利法中烟消云散(如以过去胜人、以漫骂胜人、以联想胜人、以自欺胜人、以欺负弱者胜人)。阿Q的精神胜利法绝非杜撰,而源于现实生活:举人、秀才、假洋鬼子、地保、狱卒,既欺压阿Q,又被他人欺压,且“对羊显凶兽相,而对于凶兽则显羊相”。殊不知,阿Q的精神胜利法,滋长了其奴性、毒化了其精神、麻痹了其斗志。
屡遭戕害、备受蹂躏的“弱者的卑贱”。小说《孔乙己》以冷酷无情、泯灭人性的鲁镇为背景,讲述了一个穷困潦倒的读书人被人戏弄与戕害的情境。自古以来,但凡才子佳人的故事,皆始于读书,终于皇榜。然而,孔乙己偏又生不逢时,社会交替、科举废除,既无求进之能,又无糊口之技,穷困潦倒仍丢不下读书人的斯文,以至在咸亨酒店这一社会万花筒中,屡遭势利小人的冷眼、嘲弄、戏侮。中学生初读《孔乙己》,难免从表象上评判孔乙己其人——可怜、迂腐、滑稽;而作为语文教师,当我深入拜读完鲁迅的相关作品,尤其是对其作品的精神救赎性与民族痼疾概有所晓后,欣然悟及其文学形象的生活本源性,即孔乙己虽附着于一介老朽的读书人身上,但其身上的民族劣根与痼疾,在哪一个行当里皆不乏其人。耐人寻味的是,孔乙己虽落魄不堪、迂腐可笑,但仍不失读书人的善良,恰是这一善良与弱势的交织,使其长期浸淫于冷酷而残忍的看客们的笑声中,即便戕害其文人的尊严,但在病态、冷酷的现实语境下,因其而带来的“快活的空气”,如偷换概念的“窃书不能算偷”,但在掌柜的眼中,当他把孔乙己欠他的十几文钱的酒债从粉板上抹去时,孔乙己的生命价值在他眼中也就烟消云散了。
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祥林嫂之悲”。小说《祝福》通过描述祥林嫂悲剧的一生,表现了作者对受压迫妇女的同情,以及对封建礼教的深刻揭露、无情鞭挞。祥林嫂丈夫祥林比她小十岁,死时不过十五六岁,可以说祥林嫂未有过名副其实的夫妻生活。可悲的是,丈夫死后,婆婆强迫她再嫁,而再嫁也不是为了祥林嫂,而意在卖钱。尽管如此,基于“一女不嫁二夫”“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贞节观,二十六七岁的祥林嫂还是逃到“鲁四老爷”家当佣人。然而,正当她被鲁四老爷家看重之时,却被精明的婆婆探得行踪、暴力抢回,并以八十千钱强行卖给了贺家坳的贺老六。尤为可悲的是,再婚之日祥林嫂一路嚎骂,一头撞在香案角上,头上碰了一个大窟窿。幸好贺老六性情随和又能干,不久生了儿子阿毛。然而,丈夫染伤寒而死,紧跟着阿毛被狼吃掉。但真正给祥林嫂以致命一击的,是案放《康熙字典》《近思录》,室挂“事理通达心气和平”“品节详明德性坚定”书房联的鲁四老爷,居然对她在土地庙捐门槛一事不屑一顾。
三、 结束语
鲁迅是近代中国的“民族魂”,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服务的孺子牛精神,尤其是其小说的精神救赎性,对于当下的文学创作,仍具有一定的启迪与借鉴性;在鲁迅笔下的民族痼疾远未消除的当下,直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重任,汲取鲁迅的孺子牛精神和文学担当,既是文学修养的应有之义,亦是一切文学作品的主旨担当。
参考文献:
[1]鲁迅著.鲁迅全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2]吴燕妮,白沙海.祥林嫂之死[J].语文新圃,2004(9):132.
[3]张中良.《孔乙己》细读[J].鲁迅研究月刊,2016(9):4-6.
作者简介:宋娇,中学二级教师,吉林省长春市,长春市养正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