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视角下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发展危机与策略探究

2019-08-29 02:00任妮
考试周刊 2019年62期
关键词:立德树人

摘 要:党的十八大首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抓住了教育的本质要求,是对“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根本问题的原创性表述。立德树人,根本要依靠教师进行,教师职业道德直接决定教师职业素养,并直接影响学校培养人才的质量效果。本文在探究新时代“立德树人”教育意涵的基础上,揭示现阶段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发展的危机,并提出以立德树人引领教师职业道德发展的策略,从而为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一定的遵循。

关键词:立德树人;教师职业道德品质;教师职业道德信念;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工作,育人为先。十八大报告中指出“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这表明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在整个学校教育中成为首当其冲的地位。常言道:“教师是学生学习和效仿的楷模,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影响学生的道德认知与行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始终扮演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教师自身的修养直接影响施教的结果,教师的意志信念、道德理想、做人原则也将直接影响学生的价值取向。优秀的教师职业道德将鞭策教师不断地完善个人的价值观、人生观、思想品德的建设与发展,不断修正自己,从而使自己的职业道德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进而更完善地完成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准确理解新时代“立德树人”的教育意涵,分析教师职业道德发展危机并探究其应对策略,以此为未来学校教育发展提供一定的遵循。

一、 新时代“立德树人”的教育意涵

十八大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充分回答了“立什么德”“树什么人”的问题。“立德”是基础,“树人”是目标。在我国现阶段教育中,“立德”就是要“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人”就是要“树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立德树人”具有深刻的精神实质内容,“立德”要立“促进国家发展的信仰之德”“维护社会和谐与文明的社会之德”及“事关个人修养的私德”;“树人”就是要树“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之人”、树“世界格局、中国灵魂之人”、树“情理兼修、开拓创新之人”。新时代“立德树人”的科学内涵及精神实质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指明了方向,并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指引中国学校教育的发展与变革。

二、 立德树人视角下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发展危机

随着“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提出,无疑对教师职业道德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关于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缺失的新闻层出不穷,造成教师威望下降。立德树人归根到底是要加强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而道德教育的前提之一就是教师要具备坚定的职业道德信念。一方面,教师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可以以自己的师德为受教育者提供榜样示范,给受教者以直观教育;另一方面教师职业道德体现了教师对职业认同与社会责任感的认同。现阶段,教师职业道德发展危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教师的职业道德信念式微

教师职业道德信念是一种促使教师做出职业行为选择的内在动机,是由教师在自己的整个教育工作生涯中所积累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有机统一而组成的。教师的职业道德信念一旦形成,就会对教师的教育实践活动具有指导意义。然而,随着教师价值观多元化的发展,教师的职业道德信念也逐渐式微。教师职业道德信念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危机:一是很多教师缺乏对教书育人精神与使命的认同感,仅仅将教师这一职业作为谋生的手段,这显然是对教师职业价值的一种曲解;二是很多教师将自己的利己意志无限扩大,挑起利益冲突,窃取别人的劳动成果,在工作中只为自己创造财富、博取功名,这种行为是对教师这一职业道德的神圣性的亵渎;三是一些教师理论上明白教师职业规范,但在实践上仍然“明知故犯”,弱化了奉献精神,极大损害了教师这一职业的声誉。

(二) 教师职业道德品质式微

如果说教师职业道德信念是一种内在行为动机,那么教师职业道德品质则是一种行为体现,这种体现包括教师职业道德原则和职业道德规范,并且具有相對稳定的特征和倾向。教师职业道德品质的高低,直接影响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和效果,教师职业道德品质庸俗,教学效率低,损害教师神圣的职责。教师职业道德品质庸俗主要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思维方式因循守旧、无创新意识、疲于接触新事物、教学手段老套、将教师这一职业视为“铁饭碗”;二是思想做法受金钱主义驱使,在教育部门三令五申下仍进行有偿补课,法律意识淡薄;三是生活作风上斤斤计较、爱慕虚荣、与团队相处不融洽、常常因为一些蝇头小利嫉妒他人劳动成果。

(三) 教师的职业道德情操

教师的职业道德情操是教师对自己职业美感的追求与意识。拥有好的职业道德情操的教师,会将教育生涯作为自己毕生的追求与理想,以“私人之德”引领教师提高职业道德情操也是师德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一环。私德即个体在现实生活中的德行,包括个人的思想品德、处事作风、行为习惯等。

三、 以“立德树人”为引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发展

时下,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科学地回答了“立什么德”与“树什么人”的问题。鉴于此,我们应当在准确把握新时代立德树人科学内涵及精神实质的基础上,将立德树人的系统思想贯彻落实到教师职业道德发展中的各个环节,从而为更好地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提供保障。

(一) 以“信仰之德”引领学校教师坚定职业道德信念

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信念式微,不利于教师间协作交流,将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效果。鉴于此,在准确理解新时代“立德树人”教育意涵基础上,以“立促进国家发展的信仰之德”引领教师坚定职业道德信念显得尤为重要。“信仰之德”是由马克思主义信仰之德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之德共同组成的。学校教育应将这种信仰之德融入师德文化建设,使教师在深刻理解马克思信仰之德基础上,用其精神切实指导教师教育教学实践活动。除此之外,学校师德文化建设还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思想为指导,将“四有教师”与“四个引路人”结合在一起。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思想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二) 以“社会之德”引领教师坚守职业道德品质

学校教师职业道德品质庸俗不利于教师专业发展,为此,将“维护社会和谐与文明”的社会之德融入师德文化建设是极为重要的一环。这种社会之德是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公民基本道德”共同组成的。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健全受教育者的公德精神,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以人为本,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师德文化建设,形成师德队伍建设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师自我管理为基础,以组织共同目标为引导,积极引导教师摒弃庸俗的职业道德品质而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将公民的基本道德融入师德文化建设,引导教师推行诚信建设、强化自身的责任意识与奉献精神,不断提高整个教师队伍的文明程度。

(三) 以“私人之德”引领教师提高职业道德情操

以“私人之德”引领教师提高职业道德情操也是师德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一环。立私德就是要提高教师的个人修养,使其能够反求诸己。将私人之德融入师德文化建设,要求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谨言慎行,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为来感染和规范学生行为。除此之外,教师应该掌握丰富的德育知识和方法,要求教师对德育原理、教育学、心理学以及教育社会学等有一定的理解并掌握通过多种方式达到德育目的的手段和方法。

四、 结论

立德树人,归根到底是要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公民。而教师是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途径,这就要求教师同时具备信仰之德、社会公德及个人私德,这也应当成为所有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共同为培育优秀师德文化形成教育合力,以此提升道德教育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檀传宝.德育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唐汉卫.学校德育改革应该确立的四种意识[J].教育研究,2017,38(6):27-31.

[3]连雪杏.高校立德树人的有效路径[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14,15(5):96-98.

作者简介:任妮,辽宁省沈阳市,沈阳大学研究生学院。

猜你喜欢
立德树人
坚持“立德树人”的有效策略分析
“互联网+”时代民办高职院校立德树人教育的探析
高校体育与立德树人研究
钢琴教育与当代大学生的立德树人
夯实基本功,做立德树人的中职班主任
立德树人视阈下的服务型基层党支部构建方式探究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求新求实求突破 考师考生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