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小说中的传播谋略

2014-03-20 19:53严俊坤
中学生英语·阅读与写作 2014年2期
关键词:鲁迅小说典型示范

[摘 要] 鲁迅小说作为20世纪先锋文学,成功塑造了一系列的典型形象,并通过这些形象把他对社会、对封建传统文化、对国民性的深刻认识传递给读者,这一过程展示出了高超的传播谋略。本文将结合传播学相关理论,从传播学传播谋略中的典型示范谋略、中间性定位谋略来解读鲁迅小说。

[关键词] 鲁迅小说;传播谋略;典型示范;中间性定位

【中图分类号】 I21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08-178-2

传播学作为一门位于诸多学科交叉、边缘地带并具有一定应用性的新型独立学科在社会各方面的影响日益增长。传播学研究与其他学科融合渗透,出现了文学传播学、艺术传播学、教育传播学、新闻传播学等。文学传播学研究方面的成果不是很多,但影响很大。沈阳师范大学的曹萌教授在这一课题方面的研究最有影响力。他刊发了系列论文,深入阐述了文学传播的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理论体系的创设问题。他认为文学传播研究内容,一要研究文学本体与传播主体、传播媒介、传播效果的关系;二要研究文学的外部要素,包括社会控制、文化传统、家族地域传播媒介的变化与文学传播模式的关系。鲁迅作为现代文学史上有重要影响力的作家,其作品中独特的艺术思维,高超的艺术手法历来是研究者研究的重点。本文将从传播学角度解读鲁迅小说,为鲁迅小说的解读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一、间接谋略:典型示范

文学作品中的典型人物一旦塑造成功,便会产生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影响。鲁迅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的成功是毋庸置疑的,故而其典型示范谋略可谓运用得相当出色。

刘绍棠在《向鲁迅学写小说》中写到:“鲁迅先生最能抓住人物独具的特点,从衣着、神态、行动、性格上下笔,几笔便能出神入化,描写出各不相同的形象。鲁迅先生尤能以人物的个性化语言,刻画人物的个性;孔乙己的‘窃书不能算偷和‘多乎哉,不多也,九斤老太的‘一代不如一代,闰土的那一声‘老爷……,阿Q 的‘儿子打老子,赵太爷的‘你能抵挡他么?庄爱姑的开口闭口‘小畜生,都使人物的性格活灵活现,跃然纸上”。这些棱角分明的典型形象让读者印象深刻,其上附着的又是鲁迅对社会、对民族、对传统的深刻思考,读者接受这些形象,便是在接收鲁迅通过这些形象传递的思想信息。我们来看小说《孔乙己》中对孔乙己的描写。“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短短几句话就将孔乙己寒酸、落魄、守旧的下层知识分子形象刻画出来了,再加上“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这类形象化鲜明化的语言,便使得孔乙己这一深受科举制毒害的人物形象活灵活现地映照在了读者的脑海中。读者在了解、知道、印象深刻的基础上便会思考,思考人物、思考现象,从思考中得出自己的认识。读者同情穿着长衫站着喝酒、执着于“回”字的四种写法却不会营生的孔乙己,又怎么能不反思科举制度对人的残害?封建科举制度教会人满口的“之乎者也”,却使其连基本的谋生能力都没有。读者可怜孔乙己这样一个既顽固守旧不通事务又处处受人欺辱的弱者,那么对人们处处取笑嘲讽他,把他的悲惨与不幸当成一出戏来看的看客的冷漠、麻木,又怎么能不去反省深思?通过对孔乙己这一形象的塑造,鲁迅把中国封建社会中落后的教育制度对人的禁锢,人与人之间的隔膜、冷酷表现得触目惊心、令人颤栗!在小说《祝福》中,祥林嫂的形象塑造也很典型。她勤劳能干、食物不论、力气不惜,是一个传统的农家妇女,无奈造化弄人,她先是被卖改嫁,再是丧夫失子,被堂伯剥夺房屋,失去独立生活的权力。当带着丧夫失子之痛的祥林嫂再次来到鲁镇,鲁四老爷却把她看成伤风败俗之物,剥夺了她参与祝福的权力,而跟她同样地位的下层民众给予她的是冷漠与嘲讽,她的命运的悲剧性自不待言。这么一个勤劳善良、踏实肯干的人为什么得到的全是屈辱与痛苦?造成这种悲剧命运的到底是什么?这便是这个人物形象带给读者,需要读者思考的东西。当祥林嫂带着对死的困惑,像草芥一样离开那个不平的世界,她不仅为自己的生命划上一个句号,同时也为那个世界划了个巨大的问号。祥林嫂是悲剧人物的代表,她的悲剧是一个时代的悲剧,作者对其形象的塑造就反映当时的社会问题意义重大。

典型人物的塑造在鲁迅的很多小说中都有体现,如奴隶性重、爱装虚架子、恃强凌弱的阿Q,惊悸、惶恐、语无伦次且多荒唐之言的狂人,自信而有激情到逐渐失望颓唐的吕纬甫等,这些个性鲜活的人物形象,既具有典型性又具有现实意义,对他们的成功塑造,就反映现实、针砭时弊、启蒙民众而言可谓利器。

二、定位性谋略:中间性定位

鲁迅是一个十分关注中国现实问题的知识分子,他之所以从事写作,本意就是为了改造“国民性”,改造中国社会,他的艺术价值取向有社会功利性的一面,因而在写作之时便需根据其写作目的对读者进行定位。他在《门外文谈》中提到:“由历史所指,凡有改革,最初,总是觉悟的智识者的任务。但这些智识者,却必须有研究,能思索,有决断,而且有毅力”,很显然,这些智识者自然是他所要呐喊助威的对象。他又说:“要启蒙,即必须能懂。懂的标准,当然不能俯就低能儿或白痴,但应该着眼于一般的大众”,这便是作者定位的另一类读者即普通读者。要平衡这两者便需依据接受者不同的心理需求采取中间性定位的谋略,以取得较好的传播效果。

针对智性读者,鲁迅有意设置阅读障碍。他选择先锋性小说的艺术载体在无形中便设置了一道阅读障碍,加之他用笔深刻冷隽,句法简洁峭拔,往往在“较为紧要的地方”,“故意写得含胡些”,而又在“全露出我的血肉”来之前“中止” ,让读者感觉晦涩难懂。为何要设置种种阅读障碍呢?我们可以从鲁迅的两段话中得知。鲁迅常说:“我自己总觉得我的灵魂里有毒气和鬼气,我极憎恶他,想除去他,而不能。我虽然竭力遮蔽着,总还害怕传染给别人,我之所以对于和我来往较多的人有时不免觉到悲哀以此”,他说:“我就怕我未熟的果实偏偏毒死了偏爱我的果实的人,而憎恨我的东西如所谓正人君子也者偏偏都矍铄,所以我说话常不免含胡,中止,心里想:对于偏爱我的读者的赠献,或者最好倒不如是一个‘无所有”。从这两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写作时是直接顾念读者的,怕于读者有害,所以要设置阅读障碍。他不曾言明的部分对普通读者而言固然是高门槛,而对智性读者却是有“迹”可寻的,故而大量运用隐喻、象征、抽象手法提高阅读难度,让读者自己去领会,能读明白便有,读不明白便没有。小说《药》便是一个具有复杂象征寓意的故事。它讲述的是茶馆老板华老栓为救自己患肺痨的儿子,找蘸着刚被处死的革命者夏瑜的血的馒头给儿子吃的这么一个故事。求药者姓“华”,烈士姓“夏”,合起来便是中国的古称“华夏”,这个以人血可以治痨病的传统迷信为根据的故事穿插上近代革命背景,在深层次上它就变成了一个庸众“吃”烈士、病人“吃”医生、“华”之子“吃”“夏”之子的惊心动魄的故事。《狂人日记》则是在现实主义的情境中寄托复杂的象征。小说中道具性的意象如“月光”、“陈年流水簿”、“古旧先生”等等都有象征含义,需要读者细细体会。

另一方面鲁迅“以为文艺是可以转移性情,改造社会”,坚持文艺承载着呐喊、助威、启蒙、探讨国民性等社会功利性的价值取向,他要呐喊、助威、启蒙的对象是广大民众,要转移性情的对象也是广大民众,所以他又渴望亲近他们,渴望被他们理解。他主张“我们要说现代的,自己的话;用活着的白话,将自己的思想,情感直白地说出来” ,“自己觉得拗口的,就增删几个字,一定要它读得顺口;·……只有自己懂得或连自己也不懂的生造出来的字句,是不大用的”。对于广大民众,要紧的便是让他们能看得明白,为此,鲁迅在小说中大量运用了鲜明生动、通俗易懂的民间口语,如小尼姑骂阿Q“你这断子绝孙的阿Q!”,七斤嫂对七斤嚷道“你这死尸怎么这时候才回来,死到哪里去了,不管人家等着你开饭!”,“记着罢,妈妈的……”阿Q回过头去说。这些有声有色的言谈笑语,透露出浓浓的生活气息,读来真实亲切,明白晓畅。

既要考虑普通读者,又要兼顾智性读者,要让这两者协调他便采取了中间性定位策略,让文章在表达上简洁化口语化内容上则深刻而需琢磨,从而让两类读者都能接受,都能有所收获。

典型示范谋略与中间性定位谋略的使用使鲁迅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家喻户晓,成就了鲁迅小说的高度与深度。

参考文献:

[1]张秀枫.鲁迅小说选集[M].南昌: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10.

[2]鲁迅.鲁迅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作者简介:严俊坤(1991-),女,汉族,云南丽江人,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方向:现代文学。

猜你喜欢
鲁迅小说典型示范
典型示范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证研究*
鲁迅小说中景物描写的意境之美
劈山越壑洒热血天堑变通途
——河池至都安高速公路喀斯特地貌山区典型示范工程建设纪实
初中语文中鲁迅小说的教学法研究
我国智慧城市建设需从五方面发力
先进典型示范在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坚持典型示范 助推农村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