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军义
【摘 要】生命教育旨在使学生正确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对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生命教育刻不容缓,本文就具体实例谈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生命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生命教育;实践与思考
《语文课程标准》将语文的基本性质界定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人文性指出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感情进行熏陶的文化功能和课程所具有的人文学科特点,语文教材中也蕴含着巨大的生命教育资源,工具性指的是语文教学还作为一种工具存在,它不仅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载体,还承载着其他的教育任务,生命教育就是初中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需要对学生进行的一种教育,可以说,语文是进行生命教育的有效载体之一。初中语文课程所选录的许多课文都不同程度地包含了对生命意识的教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要结合这些课文内容,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那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有什么重要作用,以及应该如何更好地落实生命教育呢?
1.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生命教育的重要性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对人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仍然缺乏一些合理的判断和选择。在这个时期对他们进行生命教育,有利于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生命观,能使其意识到生命的重要性,进而在生活和学习中能够少一些冲动,多一些理性的思考,能够珍惜自己的生命。就目前的情况来看,青少年自杀或其他危害自己及他人生命的现象越来越严重,这些都是学生生命意识淡漠、漠视自己和他人生命的表现,这些都表明,生命教育刻不容缓。同时,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也是为了使语文知识恢复到鲜活的状态,语文知识与人的生命、生活息息相关,具有内在生命的知识,最能激活和唤起学生学习的内在需要、兴趣、信心,并能提升他们主动探求的欲望及能力,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2.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生命教育的实践
2.1从课文内容出发,引发学生思考
初中语文课本中有很多文章都是关于对人生和生命的思考,学生在学习这些课文时,不仅要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还要通过这些文章,理解它们所要传达的关于对生命意义的思考。比如,在学习初中语文课本中《紫藤萝瀑布》时,这篇文章是著名作家宗璞的作品,宗璞一家,在文革中深受迫害,“焦虑”和“悲痛”一直压在作者的心头,导致她很长时间一直无法排解心中的苦闷。这篇文章写于1982年5月,当时作者的小弟弟身患绝症,作者非常悲痛(1982年10月小弟病逝),徘徊于庭院中,见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释怀,由花儿自衰到盛,转悲为喜,感悟到人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于是写成此文。在这篇文章中,作者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思考,逝者已逝,活着的人仍然要继续生活,因此每个人都需要整理好自己的情绪,调整好自己的状态,勇敢面对生活,勇于克服生活中的苦难,这样才能更好地活下去。在学习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从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出发,结合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启发学生进行思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思考。
2.2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
在每个人的一生中,都或多或少会遇到一定的困难和挫折,面对困难,有的人消极沉沦,被困难打败,而有的人迎难而上,成为了生活的强者,初中阶段的学生也会面对来自生活和学习中的挫折,他们对待挫折的态度,也体现了他们对生命的态度。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要注意加强对学生的挫折教育,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使学生能用正确的态度对待挫折,进而更好地战胜挫折、打败困难、不断突破自我。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一些著名事例进行说明,比如,学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时,教师可以把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面对人生困境时的故事讲给学生听,用真实的人物事迹打动学生,增强学生战胜困难的决心和勇气。同时,这部小说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也经历了一系列的挫折,一次次的困难和挫折并没有打倒他,反而让他更加坚强,勇敢面对生活,让他成长为了一名生活的强者。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新一代学生学习保尔的坚强意志和对理想不屑追求的坚定信念。
结语
社会的不断发展,文明的不断进步,都由生命在推动的,这一过程更加彰显生命的可贵,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在初中阶段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能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生命观,能使学生在之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关爱生命、珍重生命。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从课文内容出发,结合作者所要表达的主要内容,对学生进行生命意义的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同时,也要加强对学生的挫折教育,帮助学生培养坚强的意志力,使其能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
【参考文献】
[1]樊超.冀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生命教育及其实践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8
[2]何海江.渗透生命教育学会幸福生活——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生命意识的培养[J].中小学校长,2018(8):53-55
[3]田志瑞.浅谈生命教育在初中語文教学中的渗透[J].学周刊,2017(30)
[4]王郁.构建生命课堂享受生命幸福——浅谈初中语文学科教学渗透生命教育[J].西藏教育,20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