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满福
摘要:在小学课堂中,教师不仅仅要教授小学生大量的知识点还需要在教学中不断渗透德育,让小学生可以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更好的进行知识点的学习。本文主要从几个方面来阐述:第一个方面就是习作“积蓄”中培养小学生健全人格,第二个方面就是写作过程中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第三个方面就是在作文讲评中渗透德育教育。
关键词:小学;习作教学;德育;渗透措施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9)27-0097-01
在教师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往往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认为小学生只有取得优异的成绩就可以,所以很少有教师注重小学生习作学习中的德育渗透,也极大程度上忽视了习作教学中的德育作用和任务,导致很多小学生的习作水平不高,还会影响小学生的学习成绩。因此现阶段很多教师都注意到了这一点,不仅仅教授小学生相应的知识点还注重习作教学中德育的渗透,让小学生可以更好的发展。
1.习作“积蓄”中培养小学生健全人格
在对习作“积蓄”中培养小学生健全人格进行深入分析的时候要从几个方面来阐述:第一个方面就是加强阅读鉴赏,沐浴情感熏陶;第二个方面就是观察生活,培养健全美好个性。
1.1加强阅读鉴赏,沐浴情感熏陶。
对于小学生来说,习作是非常重要的,通过习作能力的提升不仅仅可以提高小学生的學习兴趣还可以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成绩。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需要在教授小学生知识点的基础上不断的提高小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进而培养小学生养成高尚品格。想要做到这一点,小学教师就需要重视提高小学生的阅读效率,同时让小学生可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采用合理的方式有意识的引导小学生,让小学生可以在习作中培养自身健全的人格。而且在课堂中,教师还可以给小学生推荐一阅读书籍,让小学生可以在阅读中了解到更多的知识点,并且在阅读中了解到德育的重要意义,特别是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学作品[1]。例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红楼梦》、《格列弗游记》等,通过这些书籍的推荐不仅仅丰富了小学生的课余时光还可以让小学生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意义,进而提高小学生的审美能力,完善小学深的人格构造。
1.2观察生活,培养健全美好个性。
现阶段人们已经逐渐的走入信息时代,在这个时代中很多小学生都逐渐接触到了一些信息软件,所以教师也可以逐渐转变自身的传统教学模式,根据小学生的特点来开展教学,让小学生可以逐渐意识到信息软件也是学生提高自身修养的保障。小学生在实际的生活中需要寻找自己身边的写作素材,然后还可以通过网络对书籍进行浏览。在此基础上教师需要培养小学生记录的能力,小学生在阅读一篇文章的时候,针对文章中的优美词句进行记录,将这些变成自己的知识,然后找小学生进行写作的时候可以大力使用这些素材,提高小学生的文章质量。同时教师还要让小学生从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寻找写作触发点,让小学生可以在学习中找到写作灵感。
2.写作过程中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
在对写作过程中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进行深入分析的过程中要从几个方面来阐述:第一个方面就是作前准备—实现思想认识再积累,第二个方面就是习作过程—分辨是非,形成正确思想观念。
2.1作前准备—实现思想认识再积累。
作前准备是习作教学的首要环节,也是比较重要的环节。通过作前准备可以让小学生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了解写作语言,只有这样才能让小学生找到习作的灵感,拉近学生与生活的距离。而想要做到这一点需要从几个方面来阐述:在写一篇人物描写文章的时候小学生可以想想身边最熟悉的人是谁,然后确定下来要描写的人物身份;第二个方面就是小学生需要仔细观察这个人物的外貌、性格、动作、神态等,找到这个人物的特点;第三个方面就是小学生要回想自己与这个人物之间发生的难忘的事情;最后小学生组织好语言,进行写作。
2.2习作过程—分辨是非,形成正确思想观念。
在习作教学中,教师不仅仅要注重小学生习作的指导,还要让小学生吸收身边的写作素材,在写作的时候大胆创新,进而写出一篇篇立意新颖、文质兼美的好文章。
3.在作文讲评中渗透德育教育
小学生写完文章之后,教师一定要举行一次作文评讲的活动。在评讲的过程中教师不仅仅要注重自身语言的表达,还需要重视文章的在立意和材料的选择。在习作中教师需要大力倡导学生大胆创新、自由想象的能力,进而让小学生可以写出质量高的文章。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深入,在现阶段的小学课堂中,教师不仅仅要找到适合小学生的方式来进行教学,还需要在教学中逐渐的融入德育教育,让小学生都可以更好的进行知识点的学习。现阶段我国一直在不断的发展,想要社会发展的更加迅速,就需要教师逐渐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对习作的兴趣,从而让学生可以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苏海峰.润“德”细无声——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几点做法和体会[J].小学教学研究,2018(08).
[2]顾巧英.体验习作 让孩子走向生命的圆融——语文课程“体验式习作教学”的德育价值[J].中小学德育,201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