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明星
摘 要:体育课程与心理健康教育之间的有效融合,可以让学生养成积极乐观的健康心理。主要从体育教学活动给小学生心理健康所带来的影响入手,对心理健康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渗透措施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小学体育课程;心理健康教育;渗透措施
在中小学阶段,体育教学往往可以带给学生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体育课程的设置可以为学生健康心理素质的培养提供一定的帮助。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的教育已经成为体育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体育课程与心理健康教育之间的融合,可以为我国小学体育教学的创新提供一定的帮助。
一、体育教学活动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人们对体育教学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体育教学在小学教学领域中缺乏关注的情况下,教师往往会借助运动技能训练来对体育教学的重要性进行反映[1]。在对运动技能训练过于关注的情况下,一些枯燥的训练方式会给学生参与体育教学的积极性带来负面的影响。运動负荷过大是一些小学在体育教学中表现出来的突出问题。在体育课堂中,运动量超出学生的身心承受范围以后,学生的身体和心理会受到一些无法逆转的伤害。一些学生如果在体育运动中受到了伤害,会对日后正常的体育活动表现出抵触情绪。
二、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体育课程中的渗透措施
(一)对教师的教学观念进行创新
教师的教学理念对体育教学的开展形式和教学目标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心理健康教育与小学体育课程的融合过程中,学校需要让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进行了解,进而让他们将教学工作中的教学理念进行转变。心理健康教育与体育教学之间融合,就会让学生成长的具体情况成为教师所关注的重点。在对体育教学方案进行丰富以后,教师需要指导学生对自己在参与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心态进行调整,进而在对学生的积极情感进行培养的基础上,促进二者之间的融合。在教学目标的制定过程中,教师也需要制定一些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教学目标。
(二)结合小学生的成长特点对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渗透
小学生在不同阶段会表现出不同的心理特点。轻松愉悦的体育教学环境可以让学生参与体育训练的积极性得到有效提升。在对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主动性维护的基础上,教师也需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入手,对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渗透。以体育活动中的“踢毽球”这一项目为例。在训练过程中,随着练习次数的不断增加,学生会对训练内容产生一种厌倦感,对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踢远比赛,这就让学生的训练热情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在这一过程中,一些同学将毽球踢到了自己的身后,对此教师需要及时对学生进行指导。在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以后,学生在训练过程中保持了积极向上的情感,这就让毽球教学的教学效果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在小学高年级阶段的毽球比赛训练中,教师在对这一项目的基本功强化的基础上,也可以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入手,进行一些传毽练习,也可以通过组织毽球比赛,将学生的练习成果进行充分展示。
(三)利用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的自信心进行强化
男女同学在心理素质方面存在差异性,即使是性别相同的学生,他(她)们在个性和心理素质等方面也会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2]。这样,在体育教学中,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人的性格差异进行充分了解,进而强化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一位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遇到了性格相对内向的女生,第一次上课,教师虽然对该生进行了善意的提醒,但是她却在课堂上哭了十几分钟,在跳大绳训练课中,教师发现她并没有表现出积极的参与态度。在从其他同学口中得知她喜欢乒乓球运动以后,教师借助学校举办的乒乓球比赛,让这位同学参与到班级乒乓球运动员的选拔活动之中。对该生在乒乓球运动中的表现进行鼓励以后,这位同学参与体育训练的主动性开始得到了提升。从这一案例来看,在心理健康教育与体育教学的融合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心理素质进行强化。团结友爱的课堂氛围,可以让学生在体育训练中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怀。因而对学生的心理素质进行提升,也是心理健康教育与体育教学相结合的重要目标。
(四)利用公平的竞争模式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竞争性是体育运动的自身魅力的一种表现。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借助竞争机制对学生的心理素质进行提升。以小学阶段的篮球教学为例,竞赛是教师用于巩固课堂所学知识的一大重要措施,在对竞赛机制进行应用的过程中,学生往往会对比赛的胜负过于关注,也有可能出现一些矛盾冲突,对此,教师在体育训练中需要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进行渗透,进而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团队合作的乐趣。
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教学中的渗透,可以在对学生的健康身心进行培养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对自身的教学水平进行提升的基础上,教师需要对体育专业知识和心理健康知识进行深入了解,以便借助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晓莺.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研究[J].亚太教育,2016(8):104.
[2]周亚阳.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J].才智,2016(22):161.
编辑 张晓婧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