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教学设计中教师主体地位

2019-08-14 02:23曹远成
读天下 2019年21期
关键词:教学主体教学设计教学方式

摘 要:教师是教的主体,教学的设计、实施和评价等,教师主体作用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同时,学生是学的主体,教师的教只有在学生主动地学才有现实意义。教师主体作用发挥得越充分,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得到充分地实现。

关键词:教学设计;教学主体;教学方式

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参与教学活动的师生应然是教学的主体。其中,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此种矛盾运动体现为教与学的对立统一。就教学活动过程而言,教师是推动此活动进行的“原动力”,学生在教师施加的“原动力”基础上驱动了“自主活动”,从而发挥其作为学的主体作用。因此,教师主体贯穿于教学活动的整个过程。教师主体作用发挥得越充分,学生的主体才能得到充分地尊重和实现。下面,以高中思想政治《新时代的劳动者》为例,论述教学设计的教师主体地位。

一、 教师主体在整合教材内容中彰显

(一) 依据课标确定主题

课标的要求是:“评析劳动者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案例,列举几种就业途径和创业方式,树立诚实劳动、合法经营的观念,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在提炼教学主题时,将新时代的劳动者放到当前国内、国际的现实情况中去考察:作为未来的劳动者,应该培养适应国内、国际激烈竞争的新素质,要有积极的新就业观和为社会创造财富、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公民意识。因此,本课的教学主题确定为“劳动”“就业”。

(二) 依据主题确立主线

依据课标确立教学主题,在深入、全面解构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梳理本课的教学主线:以“为什么”“怎么样”作为问题引领,清晰地展现了知识的逻辑关系,依循此线索进行教学设计。

(三) 依据主线确立关键点

确定了教学主题,厘清了教学主线,就需要选择关键点来支撑和演绎主题,丰满教学主线,抓住“劳动的价值,就业的意义,正确的择业观,依法维权”等关键词,确立了本课教学内容的四个关键点,四个关键点围绕新时代劳动者的价值取向、就业态度和择业观、职业抱负、政治品质而展开。确立了关键点,有利于教学设计时选择与此相应的教学素材,突出教学的重点,突破教学的难点,提高了教学设计的针对性。

二、 教师主体在选择教学内容中彰显

以课标为指向,遵循“课标、主题、主线、关键点、素材”的思路,坚持“以生为本”的理念和三贴近原则选择教学内容。夸美纽斯说:“任何知识都不应该根据书本去教,而应该实际指证给感官与心智,得到实际指证”。学生对于劳动和就业的意义有感性的认识,而对于政府、企业和劳动者如何促进、保障劳动者就业缺乏相应的认识。

1. 在设计关键点“劳动的意义”的教学时,先向学生讲述十多年前到该中学的美好印象,然后利用学校的五张老照片展现新旧学校的巨大变化,进一步启发学生思考:“哪些人的劳动让学校发生了巨变?”学生从感性上体验到学校巨变和劳动者的辛勤劳动。进而认识到劳动者之间只有分工不同,地位平等,只要有利于推进社会发展、创造社会财富、服务他人都应该得到承认和尊重。

2. 在设计关键点“就业的作用和意义”的教学时,选取真实的工人招聘会新闻进行设计。

2015年3月3日上午,为切实解决社区问题,在社区党组织的大力支持下举行了“新区企业用工现场招聘会”。本次招聘会由来自世界500强企业德尔福派克电气系统……提供了近2000个工作岗位,前去应聘的下岗职工、返乡农民工、大学毕业生达到了3000余人次,达成意向性协议1800多人。

阐述上述材料,思考:(1)请谈谈下岗职工、返乡农民工、大学毕业生就业有什么意义?(提示:可从劳动者、社区、镇政府的角度思考)(2)从本次招聘会中可以发现镇政府在劳动者就业方面存在哪些问题?

通过三类劳动者让学生从身边鲜活的事例中真切地感受就业的意义。要让学生体会就业方面存在的根本问题是地方经济发展状况,其次是劳动者要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再次是劳动者的劳动素质、劳动技能与用工单位的需要不适应等。为让学生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得到提升,又向学生提供了2014年中国就业形势报告(节选),让学生认识到就业的严峻形势和存在的问题是一个带有普遍性的现象,从而将教学引向深入。

三、 教师主体在选择教学方式中彰显

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与学方式,力求实现自主探究求发展,合作学习促生成,课后实践为导向的价值取向。既强调教师是教的主体,更体现学生是学的主体。着力协调教和学的两个方面:学生的自主学习、分组学习和课外实践相结合;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生本之间和自我对话相结合。

在设计学生分组讨论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时,笔者采用这样的方法促进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

1. 让学生自主看书学习,思考如何更好地促进劳动者就业。2. 分组讨论,要求四个学生一个小组,讨论前明确四个小组成员的职责分工。首先是确定小组中心发言人,然后每个小组成员在中心发言人的主持下轮流发表自己的看法,中心发言人对每个小组成员的观点做好记录。3. 中心发言人代表小组在全班交流,其他三位小组成员可对中心发言人的观点进行补充。

通过教师的精心设计,协调好师生两个方面的关系,促进教与学两个主体之间有效的互动交流。在充盈着知识和情感的互动交流过程中,知识是探究出来的,意义是生成得来的,师生双方建构起各自的知识和意义,促进了师生的共同发展。

四、 教师主体在选择教学手段中彰显

当前,教学技术手段十分丰富,教师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每一种教学技术手段有其优势,也存在不足。信息加工学习理论认为,应该尽可能地调动学生多个感觉器官加入学习活动。课后反思本设计,如果能够在学生自主探究环节选择一个典型的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视频来增加现场感,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动机和情意,实际教学效果应该更好。

总之,只有教师适时、必要的引导,才能确保教学活动顺利、高效推进,使师生共同受益。只有教师的善教、乐教,促使学生的善学、乐学,教学工作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共达卓越。

参考文献:

[1]张天宝.主体性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王冬桦.教学的双主体性问题的探讨[J].教育研究,1990(8).

[3]沈毓春.教学内容的有效选择和创生——基于课堂教学主题的思考[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4(4).

[4]夸美紐斯(捷),傅任敢(译).大教学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5]梅冬贵.创设互动的思想政治课堂教育心理学[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4(8).

作者简介:

曹远成,重庆市,重庆市北碚区王朴中学校。

猜你喜欢
教学主体教学设计教学方式
“真”学习:基于“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式改进
浅谈新型信息化教学方式的困境及解决策略
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浅谈数学课堂魅力的提升
“先学后教”让课堂更灵动
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策略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