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小学生的数学学习不是被动地接受数学知识,而是主动探求知识,发展能力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应明确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构建良性的对话互动,设计灵动的学习活动,给予有效的方法指导,使学生经历从“想学”到“会学”,再到“学好”的过程,让课堂呈现“真”学习,从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课堂;“真”学习;真情感;真活动;真思考;核心素养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格言,意思是要教育学生追求真理,做真人。陶行知先生告诉我们“真”比一切都重要。反观我们的课堂,是不是也应该努力让课堂呈现“真”学习呢?
所谓“真”学习,指的是学生真正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也就是说,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如果主人不参与学习活动,这样的课堂只是教师的课堂,少数学生的课堂、虚假学习的课堂。那么该怎样改变这种不正确的“假”学习,还学习以真面目,让学习真正发生呢?下面,我就从真情感、真活动、真思考这三个关键词来展开阐述。
一、
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为学生参与课堂提供一切的可能
关键词:真情感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学生到底愿不愿意投入学习活动?有没有信心去学习?这都取决于教师能否充分满足学生的情感和动机需求。
(一) 尊重学生
人人都有受尊重的需要,小学生也不例外。说到尊重,让我想起我的小学老师,记得上小学一年级时,在第二学期,我从乡下转学到镇上。小时候,我胆子特别小,见到生人就害怕的那种。有一次,学校请了照相的师傅来给学生拍照,好像是做学生证用。同学们排着队一个一个轮着拍,轮到我的时候,当时周围站着很多同学和老师,我紧张又害羞,手都不知道该放哪。在摄像师按下快门的时候,我清晰地听到一句不该听的话,那是我的老师无意中说给身边的其他老师听的:“看,农村来的转学生,土死了。”说实话,当时真想能挖个地洞躲起来,在那以后,我就变得特别自卑。幸运的是,在我小學五年级即将毕业的那一年,我遇到了教数学的张老师,他对待学生和蔼可亲,看我平时沉默寡言,经常找我谈心,表扬我上课认真听讲。一位特别温暖的老师,让我重拾信心,正视自己。把眼光收回来,关注自己的课堂,我时常问自己:我有没有对身边的特殊孩子给予更多的同情、更多的关爱、更多的抚慰呢?并且也会努力去做到,让自己凝视孩子的目光更柔和些,对待孩子的心思更细致些。
(二) 尊重每一个观点
教师需要积极营建一个能够保障学生情绪安全感的课堂环境,要给学生各抒己见的机会,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见解,要让学生认识到课堂是“允许出错的地方”,而且在课堂上,答错问题不是丢人现眼的事。学生如果有了这样的认识,就不愁课堂气氛不和谐,不融洽了,积极良性的课堂氛围就会形成。从而激发学生想提问、想探究、想发现的学习欲望。
二、 创设恰当的课堂情境,促进学生的学习真实发生
关键词:真活动
柏拉图说:强迫学习的东西是不会保存在心里的。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与主动地探求知识,不是来源于教师的强制,而是建立在学生自我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上。
(一) 巧设导课情境,让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学
导入形式多种多样,有的引人入胜,有的味同嚼蜡。一节课的开头,能否一开始就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导入的设计显得尤为重要。下面我介绍几种常见的导入方法。
1. 趣味引入
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的趣味因素,把与教材相关的趣味知识、游戏、故事引入课堂,不仅能吸引学生,轻松课堂气氛,久之还能使学生喜爱数学。
如教学《7的乘法口诀》,我先和学生玩一个拍手对口诀游戏,既调起学生的热情,同时又复习了2~6的乘法口诀。接着问学生:“老师还知道一个特别好玩的数学游戏,叫‘明7暗7,玩过吗?”学生兴致大涨,纷纷表示想玩。这时,我巧妙引题:这个游戏和我们今天这节课有关。让学生带着兴趣进入新知。
以上案例,都遵循以“趣”引思,使学生处于兴奋状态和积极状态,学生在情境中对学习产生极大的兴趣,从而产生想探究的欲望,并付诸行动。
2.
生活情境
生活实际中的数学问题是学生看得到,摸得着的,有的可能还是经历过的,所以用与生活中的实际例子来引入课题,这样常能一扫学生头脑中数学枯燥、抽象的印象,产生新鲜感,激发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
3. 观察实物
导入新课也可以借助学生熟悉的实物或身边的某一现象,让学生在接触新知识前就有一种亲切感和实用感。
如教学《认识面积》时,我出示一个长方体盒子,问学生如果它当作一个生日礼物的礼盒,就这样送给朋友,合适吗?并说出理由。学生一致觉得既然当礼盒就应该要精美些,得将盒子表面进行包装。话题从“表面”一词引入。接着,我让学生通过“找一找”“摸一摸”等活动感知身边物体的表面,明确告诉学生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它的面积,揭示课题。
(二) 巧设探究情境,让成功激励学生投入活动
1. 合作学习,丰富活动的资源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的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交流。如在有一位老师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积》后,先出示两个形状不同,等底等高的三角形,如图1和图2所示:
问:“仔细观察,图1和图2的面积谁大?分别是多少?”然后让学生分小组讨论,有学生答:“它们的面积一样大,都是5平方厘米,因为他们的底一样长。”这时,老师对这个学生的答案没有正面表态,只是在黑板上画了下面两个三角形(图3)。
然后说:“按这位同学讲的,能说明这两个三角形面积相等吗?”又继续让小组展开讨论。过了一会儿,大多数学生都说那位同学回答得不够完整;还有的小组在讨论:“图1和图2的面积肯定一样。”这时,老师反问那组同学:“你们根据什么说图1与图2面积相等?”这组同学派代表上台指着图说:“因为它们的底和高相等,所以它们的面积相等。”大家围绕问题,积极思考,在相互协作、交流中,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
这样的活动,为学生主动学习创造了机会,又发扬了教学民主,使学生在多向交流中主动获取知识。
2. 注重操作,创建活动的平台
小学生心理学的大量研究证明:学生数学学习中常常要依赖具体的事物,需要借助于形象进行思考,使问题具体化。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多精心组织动手实践操作,有目的地创设数学情境,放手让学生全方位地参与学习活动,从而提高学生会合作、会争辩、会概括的学习能力。
三、 注重启发性的问题引领,给学生真正思考的空间
关键词:真思考
众所周知,课堂上,学生“真实的回答”比“正确的回答”更有价值。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地引出学生的真实想法,更加关注学生学习的投入质量和教学的思考性,让学生的学习真正成为充满思考的学习过程。课堂上,我们可以多一些启发性的问题,比如:为什么?你怎么想的?誰还有不一样的想法?你能说说他的意思吗?你能举个例子吗?你能让别人一下子就看明白你的思路吗?……这些问题会暴露学生不一样的思维和学习风格,会让课堂对话引向更深层次,引发学生真正思考。
当然,数学的课堂上没有一种教学方法是万能的,不管用什么样教学方法,我们要努力做到: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从引领到逐步放手,使学生经历从“想学”到“会学”,再到“学好”的过程,让课堂呈现“真”学习。
参考文献:
[1]汪威.真实性学习视角下的课堂问答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7.
[2]徐铭杰.参与课堂活动,实现角色转变[J].新教师,2018(8):66-67.
[3]王园园.导入快乐课堂——小学数学新课的导入方法[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13):94.
[4]李俊英.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实现高效教学[J].学周刊,2018(22):68-69.
作者简介:
阮霞惠,福建省宁德市,宁德市福鼎秦屿第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