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对“简笔”在文章的四个妙用做一探讨。这四个妙用的角度,分别在“细节”“空白艺术”“意象”“文化背景”。
关键词:简笔;文章;妙用
一、 简笔与细节
《项脊轩志》中归有光的祖母、母亲和妻子,在归有光笔下寥寥几句含蓄简语就写出人物的神韵。在语言中,含蓄,是含而不露;不露,不是残缺,而是给读者想象空间。这种笔法是简笔。
用简笔写细节,可以给读者想象空间,是品文有味之处,但有时也会造成读者不解的疑点。解决疑点,匹配材料,作互解最有效。
今人朱昌元对归有光的姐姐在隔壁哭泣,归有光的母亲只是敲敲门板,问候两声,不走去抱一抱女儿,或喂一下奶,非常不解。朱氏有疑,归氏是无疑的。五百年前的归有光,听家中老妪聊他母亲的细节,他听之似乎历历在眼前。其中缘由,是他家中事,他从小亲耳相闻其母多子之苦,故写此事另文之中。在写《项脊轩志》时他简笔略叙此事,唯当事人知也。百年后的读者,无此语境,则有疑也。有疑,则旁查相关资料以佐证,疑惑或可自解。
后朱氏查书考证,发现归有光母亲为多子所苦,怀中可能有多个子女,不便出房。读书于无疑处,读出有疑,是读书之味。
这一笔,《项脊轩志》如此描述:“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bǐ)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
归有光在《先妣事略》如此补注:“先妣周孺人,弘治元年二月二十一日生,年十六来归。逾年,生女淑静,淑静者,大姊也,期而生有光,又期而生女、子,殇一人,期而不育者一人。又逾年,生有尚,妊十二月。逾年,生淑顺。一岁,又生有功。”
按年龄排归母生七子顺序,按序如下。十七岁,生下淑静(女);十八岁生下,归有光(男);十九岁,生下一男一女,无名,一个生下就死掉,另一个只活一年;二十岁,生下有尚(男);二十一岁,生下淑顺(女);二十二岁,生下有功(男)。
归有光用繁笔写母亲生七子。外人读此段,并无妙味。如用此段补释《项脊轩志》则大有妙趣。但此段写入《项脊轩志》,又会坏掉此妙文妙味。简笔全无,想象空间则全失。幸而此两文全存于世,缺一文则有大憾。文中用简笔写细节,细节简洁传神,富有韵味。在写者与知情人读之,会自补文中省略之相关情节,自然读出共鸣、深思与想象。
如此简笔,归有光在描写家中三代女子时,全是此笔法。简笔的第一个妙处,使细节传神。
二、 简笔与空白艺术
归有光妻子归宁,妻族小妹都要好奇归家书阁“项脊轩”,问他妻子问个不休。此细节,归有光用简笔写之“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归有光的妙笔即在此处,不言妻子归宁次数,只云“归宁”,简笔写之,给读者以空白艺术中的想象空间。
归宁,是古代女子回娘家探亲。在今日平常轻易之事,在礼教盛行的古代中国则不然,嫁出去的女子未经夫家同意,不得私自回娘家。所以女子归宁,是两家隆重之事,如《红楼梦》中贾元春归宁省亲,贾府弄得奢华过费。曹雪芹写此笔是繁笔,归有光用简笔写出归家的开明。
简笔的第二妙处,是用在适当位置给人以空白艺术的想象。明代文谢榛在《四溟诗话》中说:“凡起句当如炮竹,骤响,易彻;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谢榛笔下的“撞钟”,就是简笔。简笔在诗家、美文家、小说家的文中,都有此种“清音有余”的艺术效果。
汪曾祺的小说《捡烂纸的老人》中,捡烂纸的老人是个丑陋、邋遢的小人物,在餐馆的吃客眼中,是左看不在左眼中,右看不在右眼中。如此小人物,死后有笔惊人的遗产。汪曾祺用简笔在文末设计“八千元”存款。这种下层身份与巨款的反差,不禁给人产生丰富的想象空间。当然,这八千元要在作者写文时所处的背景审视,因为在今天它不是个大数目,在汪氏写文时是笔巨款。但这个背景,不在文内,而在文外。如果百年后,此写作背景不为人知,或许尾段的震撼力就会减效。当然,汪氏的文章开头段对物价有个含糊的补笔。
三、 简笔与意象
意象有特定含义,在诗中形成简笔,如陆游《秋兴》一诗的最后一句“丹枫钓舟”以景结情,可给读者想象空间。简笔在此句中最妙的似乎在“钓舟”这个意象上,“钓舟”是隐士生活的标志。陆游以简笔隐约写出归隐的志向。当然,对于时刻都不甘心出世的陆游,冒出几分归隐想法,实在心中的苦闷、无奈,多到没法排遣。
垂钓、孤舟,两两相碰,碰出隐逸情怀,是公认的传统文化附在这个意象中的。
柳宗元《江雪》中“独钓寒江雪”的蓑笠翁,是个超然世外的隐士。韦应物“野渡无人舟自横”,这条舟是闲适的,或许舟的主人是隐士。
这种富有象征意义的意象,在诗文中是大量的,不是只有“钓舟”,如梅兰松菊的高洁,昏鸦的哀愁,秋雨的缠绵,比比皆是。
简笔的第三个妙处,就是用词简意赅的意象,传达写者内心的情感。
四、 简笔与文化背景
《项脊轩志》中描写归有光的祖母探望归有光,说了一句江南长辈最爱说的话“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江南人对于安静读书的读书人,挂在嘴边最多的赞美语,就是“像个女孩子”。归有光用简笔写这种细节,非江南人或许会不解。这种简笔语言,放到江南文化背景中,是别有一番滋味的。大概这就是简笔第四个妙处,在特定文化背景中用简笔。
周先慎在《简笔与繁笔》中说:“有时用简:惜墨如金,力求数字乃至一字传神。”写文章,用简笔,就是写出传神。这就是用简笔的效果,简笔的妙处也全在此处生出。
作者简介:
鲍永梅,浙江省義乌市,义乌市第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