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21世纪教育科学研究技术的发展,我国的高中阶段教育改革在全国如火如荼地开展着。新课标的实践活动需要教师明确教材的课程价值和特点,从而找到合适的教育方式和方法。《生活与哲学》是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其课程价值和特点对于思政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仅从一个思政教育工作者的角度对《生活与哲学》的课程价值及特点进行探讨。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课程价值;学科特点
一、 《生活与哲学》课程产生的背景、性质和课程价值
(一)
课程产生的背景
当代中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阶段。伴随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对我国带来的影响,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对人们的意识形态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国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并没有伴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得到相应的提高,相反却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社会思潮,例如近年来出现的“拜金女”“扶不起”“郭美美”等社会影响较大的道德问题。面对这样的社会现状,社会的发展对高中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迫切的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的变革。新课改的《生活与哲学》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
(二) 学科的性质
《生活与哲学》是高中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关键一环,是对高中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教育的重要教材,对于学生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切实提高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并逐步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具有重要意义。该课程与初中思想品德课和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相互衔接,与国家时政教育相互补充,与高中相关教学和其他德育工作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
(三) 《生活与哲学》课程价值
课程价值就是就是某一课程对人和社会的有用性,而《生活与哲学》的课程价值就在于《生活与哲学》教育对于高中学生和社会的积极意义。基于《生活与哲学》的产生的背景和学科性质分析,其学科价值十分重要。
1.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社会教化的功能
在高中教学中,哲学教育对于学生的三观教育起到了一个非常独特的作用,是唯一的一门以三观理论教育为内容的学科。《哲学与生活》教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正确看待了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发展,引导学生要树立科学的三观,从而指导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使他们能够在社会生活中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引发自己对人生价值的思考。《生活与哲学》课程的设置,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提升了学生的个人修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同时,帮助其树立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实现了社会教化的作用,对于全社会道德水平的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传播构建、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培育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提高民族自豪感也具有积极的意义。
2. 为学生正确处理自己与自然、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提供了正确的方法指导,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生活与哲学》课程的开设有助于帮助学生掌握一些科学的方法。高中学生的心智发展处于关键时期,他们渴望他人的理解和认同,但是却缺乏正确处理问题的方法。通过《生活与哲学》课程的学习可以使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学习哲学方法的过程中体会到如何正确处理与自然、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从而为以后的社会实践积累经验。当今社会不良现象对于高中生产的心理产生了冲击,如何看待这些问题并处理这些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也是教育面临的问题,《生活与哲学》课程有效的提供了处理社会关系的一些做法,对于中学生理解和谐社会的含义,积极投身和谐社会的建设起到了铺垫作用,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而持久的影响。
3. 提升学生的自我意识、责任意识,为社会塑造合格的公民
哲学理论与现实生活现象的矛盾促使学生去不断地反思、探究事物的本质、规律。在不断地思考中他们的主体作用得到了日益完善,主体意识不断增强。同时理论的合理性和现实生活中的不合理性又迫使学生去进行价值判断和选择,从而强化了学生的历史使命感,提升了他们的责任意识。《生活与哲学》教材中的很多内容帮助学生思考现实世界的一些问题,认清社会发展的趋势,从自我角度和责任意识角度去认识和分析社会现象,从而产生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意识,勇于承担历史的重担,担负起国家赋予他们的使命,有助于他们成为合格的公民,成为未来国家的主人,为社会发展的栋梁之材。
综上所述,《生活与哲学》课程不仅对于学生自己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更具有普遍的社会意义。
二、 《生活与哲学》教材的特点
(一)
时代性,贴近国家的时政,把握时代的脉搏
哲学作为社会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它产生的那个时期时代精神的精华,是人类向前发展的航灯。作为当代中学生学习的内容,《生活与哲学》这本教材也是我们这个时代精神的精华。因此,靠近国情,把握时代脉搏,遵循社会发展的规律对于这本教材就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从模块的设计来看,全书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些当代中国的思想结晶为指导,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的教育,让学生了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分析、反思我们的时代任务和时代要求,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具体分析、研究中国的现状和历史,具体分析和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方面的问题,探究当代中国的政策法规,具有极强的时代气息。
(二) 主体性,贴近学生,尊重学生的发展规律,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高中学生的心理发展趋于日渐成熟的阶段,是介于儿童和成人之间的一个特殊阶段。高中学生在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需要的选择上更加具有针对性的特点,富有创新意识和学习热情,其学习主体性的地位日益得到体现。正是在分析了学生的情况基础上,《生活与哲学》教材的内容选择特别注重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发挥,注重对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和方法的提升。教材通过研究性学习,让学生自主地去研究、分析、解决各种问题,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体会到哲学的意义。教材利用已有知识,给学生提供思考的空间,从而促进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实现,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三) 生活化,贴近实际,讲求学以致用
哲学教学的突出问题就在于理論抽象枯燥,学生不愿学,教师不愿教。教师上课讲的学生认为和自己离得太远,因此缺乏学习动力。如何才能破解这一难题呢?这就需要把抽象的理论具体化,使枯燥的知识形象化,这就是要把知识融入生活。《生活与哲学》教材内容以高中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紧紧抓住社会生活的发展趋势,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用哲学的眼光去看待社会生活,努力构建马克思主义学科知识为框架的生活化哲学,引发学生对现实生活的追问和思考。教材的编排既立足学生的生活,又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知识融入学生的现实生活,使理论得到体验、丰满、形象、具体,使学生感到学有所得,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四) 评价多元化,注重差异性
《生活与哲学》侧重于对学生终身学习的培养,这是学习型社会对各种人才需要的体现。教材的模块化教学要求改变对学生的单一知识性评价,在立足于提高学生的政治素质的基础上,采用多种方式全面评价学生的发展状况。运用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能力,过程与方法的多元目标评价方式,彰显了评价机制的多元化,充分尊重了学生发展的差异性,真正关注到了每一个学生的个性,注意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总之,《生活与哲学》教材尊重了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力求体现哲学的时代意义,这就赋予了它很多优秀的特点。
作者简介:
张海涛,河北唐山市,唐山市第二十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