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
摘 要 在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的知识技能、课程目标等方面均涉及到了数学模型思想,该思想对于小学生的思维和能力发展有着积极意义。本文基于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培养学生建模思维和能力的教学策略做简要分析。
關键词 小学数学;高年级;建模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06-0081-01
小学教育是学生形成数学思维的基础阶段,义务教育的课程内容也对学生的基本数学素养形成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对于对于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的培养训练应从基础教育阶段开始,逐渐尝试从实际背景中抽象出数学问题、构件数学模型,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切实提高学生自主思考和自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强调数学词汇,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阅读理解能力对于小学生来说,是重要的基础学习能力,尤其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关系到审题的准确性,解答的合理性。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阅读理解能力就需要从一些数学词汇的记忆和掌握开始,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分析“同时”“相对”“相距”“相遇”等路程问题中的常见词汇时,可以让学生先进行现场演示,如两个人面对面站着;两个人之间的距离;同时出发,同时到达某地等等。通过直观地方式来感受每个词语所代表的实际含义,学生在通过观察分析中对混淆的词语进行梳理,最后在总结中掌握常用数学词汇的用法,对数学概念有一个较为全面的理解。
对于小学生来说,语文学习中的阅读理解与数学阅读理解同样重要,且各有所用。数学教师要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加强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和对常用数学词汇的运用,为建模能力的形成奠定基础。只有在充分了解题意的前提下,学生才能够进行具有针对性的解题方法分析。
二、加强交流互动,增强逻辑推理能力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选用的教学方法要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启发性,产生频繁交流的同时,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展开针对性引导。例如,在“因数和倍数”的相关教学中,教师让学生从3、5、18、20、36中选两个数,说一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发现学生找出36的因数并不难,于是可以借此引出第二个问题:找出36的全部因数。既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与同桌之间相互交流,在罗列因数的过程中,小学生会出现一个常有的问题,就是想到什么就写什么,教师要让学生意识到“顺序”在这一过程中的重要性,数字与数字之间位置的调整不仅仅是美观的问题,有序排列更便于查漏补缺。在36的因数找寻后,教师还可以通过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自然数还有很多,如何才能够找全每个数的因数呢?学生经过刚才的学习探究得出,可以直接找出更大数的所有因数,从而导出分解质因数的方法。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形成了知识产生的逻辑关系,而且也对数学建模能力起到了推动作用。
三、创设教学情境,培养抽象概括能力
创设情境是数学课堂教学的中的必要手段,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认识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解决问题。例如,在“圆的认识”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创设一个情境来让学生进入其中理解抽象知识。如:小华参加一个奥林匹克头脑思维活动,这个活动是一个旬报活动,宝物就在距离小华左脚三米的地方。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纸上标注出一个点,代表小华的左脚,并画一画宝物的位置,接着通过多媒体课件将宝物可能存在的点进行连接,呈现出了一个圆。学生经过教师引导可以发现,小华左脚的这个点就是圆的圆心,而宝物所在的具体范围就在以小华左脚为圆心的三米范围内,从而引出这个3米的长度就是圆的半径。由寻宝的情境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生活现象逐渐抽象为数学问题,最后经过自己的猜想图与最终答案的对照,逐步深化,建立“圆”的表象,有效培养了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四、注重自主学习,提升问题解决能力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生的自主建构知识的过程,对于学生来说,不能仅依靠教师的教,更多地是要拥有自主学习的能力,成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这也要求了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分析并解决问题。如在路程问题中,小明和小红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出发,相对而行,小明每分钟走100米,小红每分钟走50米,4分钟后二人相遇,那么两地之间相距多少米?教师可以让学生拿出两支笔,一支笔当作小明,另一支笔当作小红,放在桌子两边,两支笔之间的距离就是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有学生认为相遇地点可能会在中间,有学生认为是在离小红较近的地方,经过分析题意,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列出两个式子:100×4+50×4;(100+50)×4。提供了两种不同的解题思路,给学生充足的发言和讨论时间,让学生通过自己对问题的理解来进行解答,经历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积累学习经验,从而获得解决数学问题的一般方法和策略。
综上所述,提高小学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需要从基础的必备数学探究能力开始培养,从生活中发现、分析并解决问题,体会其中所蕴含的数学道理,再在课堂教学中联系抽象的理论知识,反之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体会建模的过程,使学生的数学素养得到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黄文昇.培养小学数学建模思想的有效策略[J].亚太教育,2019(02):62.
[2]武兴权.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数学建模的运用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35):6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