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中数学课堂设问、提问的思考

2019-08-03 03:22徐俊峰
数学教学通讯·高中版 2019年11期
关键词:设问目的备课

徐俊峰

[摘  要] 高中数学教师应能充分认识课堂提问的价值与功能并对设问、提问的方式探索和把握,在掌握设问技巧的基础上进行有的放矢的课堂提问,及时而恰当地对学生进行点拨与总结并帮助学生顺利实现知识与问题的迁移与延伸.

[关键词] 课堂提问;设问;备课;目的;技巧;策略

课堂提问是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教学方式,笔者执教的学生在抽象思维的表现上并不尽如人意,帮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提升其思维能力是笔者一直思考的问题,有效的课堂提问在发展学生思维、提升其解题能力上获得了一定的成效,笔者结合此文主要就设问、提问这两个环节做一定的思考.

■充分备课

充分备课主要体现在教材、学生的准备上.教师首先应在深刻理解新教材的基础上准确把握每节课的教学目标与重难点,然后再准确分析学生的特点与个体差异并制定出适合学生学习与发展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方法.

■准确把握设问目的

根据教学目标所设计的课堂提问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并开启其智慧之门. 有效的课堂提问在激发学生思考、了解学生学习情况、评价和指导学生思维过程等多方面均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教师在设计课堂提问时应首先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并根据教学的需要进行有目的的问题设计,使学生在针对性的提问中获得不同意义的思考与激发并因此树立数学学习的信心.

■设问技巧

1. 贴近学生生活而设计问题

比如,函数概念的教学导入中可以进行如下问题设计:万众瞩目的“嫦娥一号”探月卫星于北京时间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成功发射,我们时刻关注了“嫦娥一号”的飞行距离与时间之间的变化,用数学语言描述这种运动变化中的数量关系一般是什么概念呢?

2. 着眼于学困生而设计问题

比如,等比数列求和的教学中可以引入如下故事:古印度国王想好好奖赏国际象棋的发明者,发明者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國王是否可以命人在棋盘的第1个格子中放入一颗麦粒,第2格中放2粒,第3格中放4粒,一直这么摆下去,后面每个格子中的麦粒数都为前面格子中的2倍,一直到每个格子都按照我的要求放上麦粒为止. 一般来说,每1000粒的麦子达50克,大家能帮国王算一下需要多少吨小麦来奖励他吗?

3. 问题情境设计有度

具有一定开放度、广度、深度的问题设计才能更好地引领学生展开思考,使学生既能展开思维的翅膀,又能获得意志的锻炼与考验. 因此,教师应注意问题情境的科学设计并最大限度地启发学生思考以促进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

4. 梯度合理,逐级发散

准确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并设计出梯度合理的问题链,使学生在逐级发散的提问中展开探究,往往能使学生更好地展现学习的最佳状态并开启智慧之门,使学生在逐步获得成功的过程中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并顺利达成学习的目标.

5. 把握重难点而设计问题

教学重难点即课堂教学的精华,准确把握教学重难点并围绕重难点进行问题的精心设计,能使重难点有效凸显并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探索热情. 比如,以下双曲线概念教学中的问题设计和演示实验设计:①动点P的轨迹为双曲线需满足哪些条件?当学生得出PF1-PF2=常数(F1F2)后,可以把条件做一定的变化并使学生获得更多思考.②若把小于改成等于或大于,该点轨迹会是什么曲线呢?③去掉绝对值符号会有怎样的变化吗?④如果令常数为0并保持其余条件不变,该点轨迹又是什么曲线呢?⑤去掉括号中的小于,该点轨迹有变化吗?

6. 促进学生思考而设计问题

学生思维的开拓需要教师不断启发其进行思考,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还应思考所设计的问题是否能够更好地启发学生思考和探索,使学生能够在问题的指引下顺利寻得解题的规律与方法.

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尽量少问判断类的问题,而应着眼于教学内容的内在矛盾和变化发展上进行问题设计以创造更多的思考机会. 提问过程中则应运用正确的方法进行引导以促进学生更好地探索和发现.以知识本身的矛盾和已有知识、经验之间的矛盾为突破口的问题设计能更好地帮助学生了解“是什么”“为什么”,使学生在多思维指向、途径、结果的问题引领中获得创造性思维的针对性训练.

■提问策略

1. 考虑学生整体而提问

每位学生个体均能得到发展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将提问作为教学手段实施的过程中应照顾到全体学生,因此,问题的层次性是教师在设计问题过程中必须考虑的. 适合每位学生发展的问题设计能使教师更好地掌握学生的思维浪花,使每位学生都能获得不同层次的发展并保持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2. 注意提问方式

单一的提问方式是无法满足所有学生的需要的,因此,教师一定要将个别提问、集体提问、互动讨论等方式相互交织起来进行运用,根据不同的课程内容与知识点难度进行不同的提问. 将集体提问运用于一些较易掌握的知识点教学上以节约更多的课堂时间;将阶梯式提问运用于较复杂问题的教学中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 简单问题可以请基础较差的学生作答,难度较大的问题则可以请基础稍好的学生作答,难点得以分解的同时,也使学生获得不同层次的理解,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均能获得有益的思考并提升思维能力.

3. 引入新知时的提问

引入新知过于快捷往往会令学生难以理解,尤其是环环相扣、节节相联的高中数学知识,教师如果不能重视新知引入这一旧知延续与发展的过程,学生将很难获得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并顺利实现知识的同化. 因此,教师在引入新知的教学中一定要留出宽裕的时间,帮助学生尤其是学困生探寻知识间的联系并进行知识的同化. 不仅如此,提问太多或提问太复杂在新课导入中也是极不恰当的,学困生往往会因此失去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师可以根据课堂教学环节的逐步推进进行由浅入深的提问,使学生在逐步加深难度的问题思考中关注到学习的重难点部分并获得思维发展.

4. 注意候答时间

教师提问之后给予学生回答问题的思考时间即为这里所说的候答时间.候答时间设置得是否恰当往往会决定学生思考程度是否成熟. 但总有教师往往会在提问之后不能给予学生充裕的候答时间,学生无法获得充分思考的情况下仓促回答问题往往无法获得令教师满意的答案. 因此,教师在候答时一定要在学生的思考时间和学生的思考补充上适当等待,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适当留足学生的思考时间,在学生作答不完整时适当等待,使学生能够继续思考并做出一定的补充和完善. 心理学研究显示,学生的大脑在一个问题的作答之后往往不会立即抛开这个问题,相反还会对这一问题进行继续思考. 因此,从心理学范畴来讲,学生回答完问题之后,他的内心活动仍会在这一问题上有所停留并获得进一步认识.因此,教师急于在学生的回答之后就进行定论或评价往往会令学生丧失一次自我完善的机会,这对于学生的思维发展来说是极为不利的.

5. 注重问题点拨的设置

问题的设置上,尤其是新的情境的出现是一定需要教师适时点拨的. 因此,教师设计好问题之外还应对点拨的度进行准确的把握,将一些较为复杂的问题进行适当分解并设置成阶梯式或类比式的问题,使学生能够在准确的问题节点上获得启发与点拨并因此顺利展开思考. 如果学生在思路上需要点拨,教师应能充分探触其思维的节点与受阻之处并对其进行及时的启发或类比点拨,使学生能够茅塞顿开并因此获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总之,高中数学教师应能充分认识课堂提问的价值与功能并对设问、提问的方式探索和把握,在掌握设问技巧的基础上进行有的放矢的课堂提问,及时而恰当地对学生进行点拨与总结并帮助学生顺利实现知识与问题的迁移与延伸,这是有效提问应该获得的最起码的效果. 作为教学重要手段的课堂提问其实也是一门教学的艺术. 恰当而科学的有效设问与提问往往可以更好地唤起学生的注意并促进其知识的迁移,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获得良好的心理状态建设并因此取得良好的数学学习成果.

猜你喜欢
设问目的备课
历史课堂的双翼:设问和史料
浅析高中生社会实践的目的与方法
如何构建高效的高中数学课堂
廉洁校园文化建设在预防职务犯罪中的作用研究
谈高校美术教学中创造力的培养
立足高考下优化高三英语阅读理解教学有效讲评浅析
浅谈小学数学如何进行有效备课
接受美学视角下的文本细读
“支架式”设问,点燃思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