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幼儿教育理所应当得到了人们广泛的关注与重视。要想真正推动幼儿的全面健康发展,教师就必然要在教学过程中设置贴近幼儿身心状况的教学内容,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改良,满足幼儿在不同阶段的身心需要。幼儿时期的孩子正处于感官发展的关键时期,较为好动,好奇心较强,在这一时期教师适当加强幼儿课程内容的游戏化,将幼儿课程内容与区域活动紧密结合在一起,从而达到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发展的根本目的。基于此,本文对幼儿课程游戏化与区域活动的有机结合进行了相关策略的研究与探讨。
关键词:幼儿教育 课程游戏化 区域活动
一、根据不同年龄时期的特点与需求开展教学活动
幼儿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了解幼儿在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与需要,这样才能为幼儿创造更贴合实际的活动条件与发展空间,也才能真正做到促使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发展身心健康,这也是幼儿课程游戏化的关键价值体现。因此,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通过日常观察与分析掌握幼儿的个体区别与需求情况,其中包括但不限于幼儿的生理需求及心理需求,以此为基础为幼儿创造舒适的活动环境,让幼儿在和谐、愉快的环境中展开活动与思考,从而获得感悟能力的提升。例如,对于年纪较小的小班学生来说,他们的行为习惯仍然处于发展时期,无法做到严格的自律,更偏爱简单的游戏,比较注重游戏体验。基于这样的特点,教师应当利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并增加有趣的肢体语言,在带领小班的学生开展区域活动时,则应当选择符合他们阶段性特点的区域,做一些规则简单易懂的游戏。相比于小班的学生而言,大班的学生年纪较长,个人行为习惯已经逐渐成形,自律意识较强,对区域活动比较熟悉,对简单的游戏兴趣不高,这时教师则应当适当增加游戏的难度,可以选取规则复杂程度较高的游戏,并增加知识与游戏的结合程度,更加侧重于知识的传递而不是仅在乎游戏体验。除此之外,教师还要针对幼儿的不同性格特点开展活动。有的幼儿性格较为活泼,很容易与同学打成一片,虽然年纪小但是沟通表达能力超过同龄的其他幼儿,对于这样的学生,教师应当適当让其发挥个人性格特点,但同时也要适度控制,不可以将注意力与精力大部分放在这类幼儿身上而忽略了其他学生。当然,有的幼儿性格可能比较内向,腼腆羞涩,不善于在众人面前表现自己,这时教师则应当密切关注,不能让幼儿觉得难以参与到游戏中而感到委屈或伤心。例如,教师在带领幼儿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时,可以让性格外向的学生先做老鹰,逐渐带动气氛,使幼儿先体会游戏,在后续的几轮游戏中可以适当地让性格内敛的幼儿当老鹰,让他们感受不同角色的游戏体验。[1]
二、利用多种游戏方式开展教学活动
幼儿对一件事物的兴趣不会持续很久,如果教师频繁采用一种游戏方式,那么长此以往幼儿对游戏的兴趣会逐渐消失,幼儿课程游戏化也就失去了意义。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对单一的游戏模式进行创新,激发幼儿的参与热情。例如,教师在讲解数字时,可以带领学生做一个“不能说的数字”的游戏,游戏规则很简单,教师选定一个数字,学生在查数的过程中遇到该数字时不可以将其说出来,用拍手或敲桌代替,有的幼儿一时无法跟上节奏就有可能被游戏淘汰,查错了数字也会被游戏淘汰。单纯的查数是一件很容易让幼儿觉得枯燥的事情,但是结合这样的游戏,孩子们对查数有了不一样的热情。在游戏中,一个不注意就有可能查错或者说出“秘密数字”,因此孩子们的注意力会高度集中,查数也带着极大的热情。再比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在宽敞的空地上进行“数字跨步”的游戏,教师在有一定距离的原处地上划一道线,将学生分为两个人数相当的小组,每一轮游戏中两个小组各派出一名学生参与,参与游戏的两名学生要同一时间说出一个20以内的数字,数字大的学生可以向终点线前进一步,如果两名学生说出的数字相同,这时两人可以通过猜拳的方式决出胜负,孩子们的好胜心被完全激发,通过快乐的游戏过程孩子们加深了对数字的理解和认知。
三、根据不同区域的类型开展教学活动
目前的幼儿园室内与室外的规模较大,对活动范围的有效规划就显得十分重要。鉴于幼儿人数众多,并且分为大、中、小三种班级,因此,要想进行高效、有序的区域活动,就必须要对活动区域进行合理的规划,对每个活动区域的活动项目进行合理分配。例如,可以在走廊的墙壁上设置作品展示区域以及作品创作区域,幼儿的写、画等作品可以陈列在展示区域,而创作区域则用于幼儿自由发挥。对于其他活动区域则应当根据幼儿的学习需要设置相应的道具或器材,丰富区域活动的形式,并根据区域活动的主题与课程内容开展游戏。例如,在五一劳动节快要来临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在益智区开展“劳动最光荣”主题活动,教师向每一位学生发放提前准备好的种子,以及花盆、泥土、铲子等工具,教师先做出种下种子的示范,而后组织学生按照示范的过程用相关工具将各自分得的种子种在花盆中,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在学生中间走动指导,对学生的栽种步骤进行指点与纠正,在学生完成各自的栽种任务后,对每个花盆进行标注,到这为止还不是结束,教师要向学生明确,种子发芽需要人们细心的照顾,还需要定期浇水,教师应当定期带领学生观察种子的生长情况。学生亲自动手栽培种子不仅能够学习到关于种子发育的知识,而且可以增添对世间万物的敬畏之心,在以后的生活中,孩子们会更加珍惜身边的花花草草。[2]
结语
总的来讲,在幼儿教育中,教师应当充分考虑到幼儿的不同年龄阶段所对应的需要进行课程与活动的安排,为幼儿创造一个更加和谐、舒适的环境。并且教师应当对游戏形式进行不断的创新,为幼儿带来更加新奇愉悦的体验,进一步激发幼儿的游戏热情,让他们在游戏中了解知识,获得更好的感官体验。除此之外,教师要对园中的区域进行合理的规划,根据幼儿的活动需要设置相应的工具或器材,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创造优质的环境。
参考文献
[1]苗超.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和区域活动有机结合的策略探究[J].新课程(上),2016(10).
[2]符嵘.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和区域活动有机结合的策略探讨[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6(03).
作者简介
吴柳婵(1989.2.23—),女,汉族,广东省恩平市,本科,一级教师,广州市海珠区凤阳街群星幼儿园、研究方向:学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