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音乐课堂激活学生创意性思维的方法与策略

2019-07-19 06:12吴珏
内蒙古教育·科研版 2019年2期
关键词:方法与策略激活

吴珏

摘 要:本文旨在描述在小学音乐教学中,以创意方式来启发学生对音乐课积极学习与互动的兴趣,探索新奇、有趣的导入,从生活出发,以游戏的方式以及个性展示等多项学生容易接受的创意性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意性思维。

关键词:激活;创意性思维;方法与策略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216(2019)02B-0041-03

音乐是一种情感艺术,而音乐课程是以审美为核心,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通过对音乐进行感受,培养创造性想象与表现能力。因此,笔者认为音乐课“创新”教学必须对传统方式进行改革,要努力突破传统的音乐课教学模式,变程式化为个性化,以创意的设计,开放性、启发性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走近音乐探索与创新,主动地建构音乐经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維。

如何进行这种创意性教学?笔者认为,它旨在将学生的生活体验渗透到音乐要素中,引导学生进行感知,获得体验,通过创造性设计,使之成为有形、有声的行为方式,从而使学生在感知的同时,情感得以升华。把创意教学融入音乐学科教学,就是不断鼓励学生勇于探索,同时尊重不同个体体验与音乐独立思考的教学方式。对正处于想象思维、创造思维活跃时期的孩子来说,打开创意之门,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确定了目标,笔者开始尝试以创意的设计,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

一、创意导入——“激趣生疑”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创意性教学的第一步,应该是引起学生对音乐的惊奇之感。在教学中,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即某种教学情境的创造似乎已经变成了常规,很难挖掘出新的想法。如果教师能够创造出新颖有趣的情境来吸引注意力,旧的教学内容仍然可以达到一个新的水平。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创设情境:

(一)在“形象”中激“趣”

音乐欣赏课上,许多老师有这样的困惑:如何将教材中经典的音乐作品化为浅显的知识让学生在短时间里学习,感受作品表达的意境及情感?其实,赋予作品一定的音乐形象,让作品“生动”起来,不仅能丰富课堂内容,还能引导学生“身临其境”感受作品,事半功倍。

在欣赏《嬉游曲》时,为了使学生区分三个不同主题的音乐特点,笔者以“微电影”拍摄为主线创设情境,给学生创设“舞会演员”“小丑”“演奏者”三种不同的音乐形象,加上“时光隧道”、摄像机等道具的辅助运用,使学生快速融入到角色的扮演中,激发他们充分参与音乐活动的积极性。他们此时此刻在聆听音乐时,脑海里能不断联想与音乐相关的画面,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关注旋律、力度等音乐要素在作品中的运用,不断去记忆主题并展开表演,整个教学行云流水,给予学生丰富的音乐体验。

通过层层递进的学习体验,引导学生深入微电影情境,体会音乐想象的特点,在活跃课堂的同时,也能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另外,使学生随着情境的变化“动”起来,让所有学生体验音乐学习的无穷乐趣。

(二)在“音响”中生“疑”

引入的原则是“趣”,笔者还可以在内容上突出“疑”。学生产生兴趣的同时,通过创设一些奇特的音响效果,让学生在头脑中产生疑问,引导学生到达“心求通而未能得,口欲言而不能道”的状态,从而唤起他们的求知欲,使他们以跃跃欲试的姿态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

在进行闽南童谣《落大雨》的配器教学时,笔者并没有直接拿出乐器让学生进行表演,而是先为学生播放《快乐谷》的音乐,引导学生聆听音乐中出现了哪些乐器。听到这么震撼、富有动感的音乐,课堂马上活跃起来了,学生不约而同地给了笔者一个明确的答案——大鼓。笔者播放《快乐谷》视频,大家惊奇地发现,原来是演奏者用许多大小不同的铁皮箱、塑料桶组合起来,运用鼓槌敲击它们的不同部位。笔者听到了无数惊叹!当他们发现视频中显示的并非乐器时,点燃了兴趣的火花,有效打开了学生的心灵之窗,在接下来的课堂活动中,学生的配器已不再局限于笔者提供的乐器,他们会自行寻找椅子、珠子、木棒等非乐器来配合歌曲内容、情绪,并通过小组活动的方式进行创造性的表演。

巧妙设计一堂课的引入就能使学生起“疑”,疑则思,思则动,学生在产生浓厚的兴趣后,会积极地参与新作品的体验活动,并根据自己的思考大胆尝试,勇于探索思考,通过生生合作等各种有效的方法去感悟、理解、体验音乐,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创意体验——挖掘潜能

(一)走进生活感受音乐

奥夫认为,只有来自儿童生活的教科书才是符合儿童本性最自然、最具生命力的东西。教学中,要以日常生活浅显易懂的观念来引导学生学习,建立对音乐要素的扩散思考。

在音长的教学中,笔者以“吹羽毛”来引导学生学习全音符、二分音符、附点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各种时值的长短;接下来,引导学生联想生活中有哪些动作可以表现这些音符的时值关系。经过思考,学生觉得“打太极拳”很像全音符,“拖地”像二分音符,“钟摆”像四分音符,“下雨声”像八分音符。

可以看到,音乐源于生活,当把复杂难懂的音乐乐理知识巧妙地与生活情境相结合时,不需要语言的表达,学生也能在玩中感受它的有趣,融会贯通地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这才是知识的力量。

(二)游戏形式化繁为简

从小到大,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就是游戏。游戏是儿童体验实践、掌握生活和学习能力的基本形式和主要途径之一。对于最喜欢的东西,他们能做到专注思考、全身心投入、百玩不厌,因此,可将教学中较为枯燥的知识点,用游戏式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使他们能结合自己的生活认知体会要点,做到事半功倍。如:笔者通过“大杯子、小杯子”的游戏(看到大杯子拍一下,看到小杯子则快速拍两下;在反复的过程中,老师随意变换杯子的顺序,使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通过游戏学习掌握四分与八分节奏型的音响特点);而后,让学生为两种不同的节奏型设计不同音响(先仅限于象声词→声势:通过拍击身体不同部位而发出的声响→教室里能够发出的任何声响:如敲击桌椅、地板……→无音高乐器→有音高乐器);然后,将不同的结果适当地加以调整,进行立体组装,就形成多声部。如此一来,在仅有两种音乐元素的情况下,学生通过个性化的排列组合,便集体创造出了全新的音响。

其实许多复杂的音乐知识都可以在老师的精心构思与设计下,把枯燥的练习游戏化,把复杂的乐理知识形象化,把单调的课堂活动化,学生不会有技术上的负担感,并且能迅速调动参与创造的积极性,深深陶醉在发现与创作之中。

三、创意展示——培养个性

(一)巧搭舞台创意展示

在学完歌曲以后,笔者经常鼓励学生运用不同形式来表演这首歌曲,有些同学由于不自信、胆怯等多种原因不愿上台表现,此时,笔者往往会为学生搭建一个宽松、有趣、互动的平台,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展示。

在一次教学中,本来应该废弃的一个大纸箱被笔者派上了用场。首先,笔者将纸箱盖子取出,在箱底挖一个大洞,然后用两张桌子将箱子架起来,挖洞处向外,一个别样的小舞台便油然而生了。学生看着这新奇的玩意儿都跃跃欲试,由于结构简单,使他们的表演发挥到了极致。有的运用手指木偶表现跳舞、唱歌;有的把它当成一台电视机,进行歌词朗诵、歌舞串烧等真人表演……台上演员绞尽脑汁,台下观众看得不亦乐乎,一堂精彩展示课形成了。

(二) 二度创作深化教学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可以根据音乐的创作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个性化处理,引导学生抓住歌曲特点,从浅到深地感受、体验、想象和创造音乐。

如人音版《大家来劳动》的教学拓展环节,为了更好地表现出热闹的劳动气氛,笔者给学生出了一个小主意,为歌曲加入劳动号子的伴唱:请一组学生领唱,其余两组学生分别用“嗨哟、嗨哟”伴唱,有力的劳动号子声响不仅能烘托歌曲表现的劳动氛围,还能使学生有新的发现——在歌曲的伴奏中有鼓点的声音,因此,笔者又请一位同学在强拍上敲出鼓点,就这样,全体学生在音乐的伴奏下,有力地演唱,卖力地表演,加上劳动号子的伴唱,鼓点的敲击,营造的气氛让笔者感动不已,学生非常地投入,相当动情,歌曲表达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音乐是情感艺术,对歌曲的二度创作,在潜意识中激发了学生的能动性。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了解了劳动号子的特点,他们就能根据这种方法,有创造性地进行灵活的运用。

激活学生创意的有效途径有很多,创设新奇的教学情境,采用游戏化的教学手段,借助有效的道具,加上教师对教材深入地挖掘与创造,可以变“旧”为新,化“繁”为简,在新的教学思考中不断更新创意,引导学生养成随时思考、创新学习的习惯。

正如曹丽老师所说:“在音乐教育教学过程中,不可能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程序和固定模式,只有通过音乐教师复杂的创造性劳动,才能满足学生需求,营造更美好的教学空间。

基金项目:厦门市“多元目标多元策略学科基地校”课题“基于多元目标下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多元策略研究” (PDYJD201732)

参考文献:

[1]王安国,郭声健.走进课堂-音乐新课程案例与分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英)麦克·格尔森,黄爱丽译.从备课开始的50个创意教学法[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7.

[3]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4]中央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中央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碩士论文集[C].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方法与策略激活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创新策略
创新企业培训制度的方法与策略研究
浅谈中职体育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英语课堂中激活快乐因子研究
浅谈如何激活语文课堂
创设情境,激活政治课堂
关于物理概念、 规律教学的思考
培养想象力,让语文课堂“活”起来
如何提高中职学生记忆英语单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