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诸暨市浣江初中 姚渭文
数学探究教学的核心是学生的主动探究,探究教学策略就是倡导以学生发展为本,学生主动探究知识为目的。而要提高课堂探究活动的有效性,关键在于教师要为学生自主探索提供能够在其中积极思考、探究和进行知识建构的良好学习环境。下面笔者就教学过程中自己的学习摸索和教学实践,谈一点做法和体会。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简单地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下对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结构的“顺应”和“同化”。选择一个好的问题,创设一个好的背景,调动学生共同参与,是提高探究活动有效性的关键所在。根据学生实际,从他们熟悉或感兴趣的问题情境引入学习主题,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有目的地进行数学问题的探究,不仅能吸引学生主动参与,而且能在较短时间突出数学问题的解决,让全体学生在“成功体验”中发展。
案例一:在“有理数乘方”的教学中,我设置了这么个过程,让学生带着强烈的求知欲去探索。
1.动手实践:通过折纸游戏并让学生回答,一张1mm厚的硬纸片对折一次有多厚?
2.对折两次有多厚?对折三次呢?
3.猜想:一张1mm厚的纸片(足够大)对折20次后大约有多厚?
4.导出惊人的结果:一张1mm厚的纸片,对折20次超过1000米。
问题提出后,学生带着一种渴望求知的心理观察并尽力实践对折过程,教师的演示只起到“导”的作用,学生动脑思考、推理,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启发下,自己动手演示后,经分析研究,就能发现有理数乘方的法则。这一教学过程,不是教师将新知识灌、填给学生,而是学生自己细心观察、亲自动手、周密思考、认真分析、大胆推理后发现新知。学生不但知道了乘方怎样计算,而且明白了其推导的过程。
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提高探究活动有效性的重要前提。为此,教师首先要承认并保护每个学生特定的权利,把探索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同时要充分相信每个学生的探究潜能。我们不仅要激发学生心灵深处那种强烈的探索欲望,而且要让学生有更多参与探索的机会和成功的情感体验。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师要充分发扬民主,与学生平等交流和对话,让学生充分开动脑筋积极思维,使探究热情更加高涨,还要引导学生换位思考问题,换角度思考问题,多侧面去思考,鼓励学生自由地进行逆向思维、求异思维,超出常规,提出问题,进而“别出心裁,标新立异”。
留给学生宽松的活动空间进行数学活动,是提高探究活动有效性的重要手段。动手操作是学生数学学习的一种循序渐进的探究过程,可以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把学生推到思维活动的前沿。在教学中,教师应最大限度地引导和组织学生积极参与探索和研究,使他们手、眼、脑、口多种感官同时并用,在实践中体验数学规律,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或按从具体到抽象,特殊到一般的原则设计数学猜想、探究等活动,促使学生在“做数学”中“学数学”,真正经历数学公式、法则、定理的探索和发现过程。
案例二:
对浙教版七年级下册“1.5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的内容,我是这样教学的:
师:我们已经知道用“边角边”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那么当这里的角不是两边的夹角,而是其中一边的对角时,两个三角形还全等吗?
学生开始在自己的作业纸上画图、尝试,并和组内学生交流。很快大家纷纷表示这种方法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突然,有一个学生大声道:“是全等的!”
师:你说说看。
生1:我是利用直角三角板来画的(如图),先画出∠C=∠F=90°,然后截取AC=DF,AB=DE,这样画了几次都是全等的。
师:是吗?那大家也利用直角三角板来试试看,看看是否会全等?
学生纷纷动手验证,结果所画的两个三角形确实是全等的,这与前面得出的结论产生了矛盾,学生开始思考、讨论。
生2:我觉得这样画不好,因为都是直角三角形,只能说明在直角三角形中成立。
师:说得好,我们这样画确实都是直角三角形,那至少说明在直角三角形中,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是全等的。那么接着想下去,如果两个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边边角”能说明两三角形全等吗?如果两个三角形都是锐角三角形呢?
学生探究,结论是“边边角”不能判定三角形全等。
师:如果不指明两个三角形是哪类三角形,“边边角”能说明全等吗?
生:不能。
反思:本案例中,本来只希望让学生动手得到“边边角”不可以判定三角形全等,但是学生的一次特殊操作得到了全等三角形,改变了对探索的预设。我及时抓住这个宝贵的生成,调整原来的预设,非常自然地让学生探索“边边角”在什么情况下是成立的,在什么情况下是不成立的,使得课堂的探索有了深度,学生对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也有了更深的认识。
这样的教育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引导学生主动操作,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因此只有让学生充分发挥探究活动,在探究活动中既重视过程也注重结果,才能实现探究活动的有效性,从而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