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玉俊
摘 要 我国择校现象背后反映的是优质教育资源的短缺,这一问题从来不会得到解决。因而,当解决择校问题的措施从此点出发时,便不具有永久的效果。本文认为,只有回归到教育的本质上,通过对教育、社会、个体三者之间关系的反思,即认识到社会表现出的人的多样性以及物的稀缺性、人的多样性由先天天赋以及后天社会的影响两者构成、教育的先天社会性以及后天赋予的个体性三方面的因素,并重新思考中国传统教育以”学“为核心的教育体系,才能够寻找到我国择校问题的根本解决之路。
关键词 择校 好教育 个体性 社会性 以学为核心
中图分类号:G40-01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9.10.002
Abstract The phenomenon of school choice in China reflects the shortage of high-quality educational resources, which will never be solved. Therefore, when the measures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school choice start from this point, they will not have a permanent effect. This paper holds that only by returning to the essence of education and reflecting on the relationship among education, society and individuals, can we realize that the diversity of human beings and the scarcity of things shown by society, that the diversity of human beings is composed of innate gifts and the influence of acquired society, that the innate sociality of education and the innate endowment of education. Only by rethinking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education system with "learning" as its core, can we find a fundamental solution to the problem of school choice in China.
Keywords school choice; good education; individuality; sociality; taking learning as the core
当今,人们对教育的批判呈现激烈态势。一方面,人们批评它脱离社会需求,另一方面,又对优质学校趋之若鹜;一方面,人们批评它戕害儿童,另一方面,又对子女的成绩焦虑不堪。教育的复杂性不仅仅体现在人们对其的矛盾态度上,还反映在,在教育领域,政府、学校、家庭多方面存在,私人领域与公共领域在此斗争、寻求平衡。可以说,整个社会的众多矛盾都会交织、投射到教育上。
在我国,“择校”通常指的是家长放弃政府已有的教育安排而自行选择其他学校就读的行为。[1]择校问题一直伴随着教育的发展而不断演变。具体来说,在解决择校问题上,国家政策、学者都进行了相关思考。
1 现有解决措施
为解决择校问题上存在的问题,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如2001年,国务院纠风办、教育部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做好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的意见》中明確规定: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必须坚持就近入学的原则,不准招收“择校生”;高中招收择校生,不准违背“三限”政策,即:限分数、限人数、限钱数。但取消小升初入学考试,代之以就近入学后,择校热不减反增。此外还有一系列措施,如取消重点学校、重点班级;鼓励社会力量办学;实行分级管理、地方负责的教育管理体制,扩大学校自主权等。但是非但没有解决择校问题,反而使之愈演愈烈。
教育学学者对这一问题也进行了持久关注。学者们认为,择校问题反映了人民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同优质教育资源短缺之间的矛盾。有学者主张,可以通过借鉴国外的特许制学校政策、育券制度等来建设多元化教育格局;[2]有学者主张扩大市场化程度,减少政府对学校的干预,使学校拥有教育改革自主权;[3]有学者则主张改革教育管理体制,实行分流;[4]种种解决方法,其间涵括了政府、学校、社会多方面的举措。
2 优质教育资源追求背后的原因、利益关系及问题分析
应当承认的是,资源的稀缺性从来不会得到最终解决。政府的教育政策倾向一向是很明晰的,即致力于不断改善基础薄弱校,但是无论怎样,校际差异永远不会取消。优质教育资源的投入会不断再次催生出新的优质教育资源,新旧资源会处于不断地循环中,由此,资源分配差异根本不可能得到解决。
此外,资源的稀缺性并不必然导致对优质教育资源的追逐。人们之所以对教育资源如此重视,与我国对教育的认识是有关的。从我国历史上看,由于贵族社会存在时间短,基本上,每一个朝代的皇权与相权、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都处于不断的竞争关系中。由此,无论权力的哪一方,都力求营造一个相较贵族社会具有更大流动性的社会。而教育,又被选择成为了促进社会流动的主要手段。人人都可以通过读书做官,竞升入统治阶级。因此,除却不同辈分人之间的伦理差序关系,在同辈人之间,一直存在着强烈的平等意识。这种教育面前人人平等,人人皆可通过接受教育获得向上流动的思想一直延续到了现代。因此,在我国,对优质教育资源的追求背后反映的,是人们渴望向上流动的平等观念。
但是,这种朴素的利益观,由于学校作为一个多群体存在的场所而导致了利益的复杂化。对于学校而言,通过吸收资优学生,可以增强学校的竞争力,从而获取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对于政府而言,通过优质学校的建设,可以谋求自身政治利益,有利于政府形象工程。对于教师而言,可以增加收入,获取较高声望。对于家庭而言,可以获得较好的教育资源,增加向上流动的可能性。[5]对于学生而言,既面对着家庭为自身做出的重大牺牲而承受压力,又不得不为了好学校而努力学习以求获得好成绩。
这种多方的利益关系,造成了择校上的诸多问题: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为扩大自身政治、经济利益,甚至不惜损害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的严肃性,如为应付上级检查,将重要资源偏向于少数名校;[6]学校充分利用各种政策缝隙巧立名目,如变公办为民办,收取各种费用;家庭不得不付出巨大的经济代价,甚至以权谋私,但由此带来的却是亲子关系之间的诸多隔阂。
3 以教育为本位的择校问题思考
那么,如何解决择校问题上的这种复杂关系?现实表明,各种改革都不能解决择校上的诸多问题。这是因为,它们都是一种外在措施,而没有牵涉到教育中根本的东西。由于外在的现象之间牵一发而动全身,各种问题的更迭出现便是情理之中了。教育问题的解决,需要剥离一切外在的东西,从内部,即从教育的本质去寻求答案。本质问题不清晰,任何教育问题的解决,事实上都是脱离教育的,也会再次引起其他的问题。
我们可以从择校的主体——家长,来寻求答案。我们需要问,家长为什么要择校?家长追求的,事实上并非是优质的教育资源,而是好教育——一种能够促进孩子发展的教育。因而,择校这个热点问题再次被转换为了一个教育学领域中的经典问题:什么是好教育?
要理解好教育是什么,我们首先需要理解教育是什么。由于教育从根本上是社会的产物,人的根本属性也是社会性,因此,我们需要在社会中,分析教育、人、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社会在最基本的含义上,指的是人与人之间发生关系的过程,这种关系包括冲突与合作。由于从广义上而言,政治即意味着冲突与合作,西方学者常常将冲突解决的过程描绘为政治的核心。[7]因此,社会的核心即政治。无论宗教、还是经济,无一不包含着人与人之间的对立、合作与冲突。因而,当我们承认,社会性是人的根本属性时,我们实际上也承认了,政治性是人的根本属性。而政治性之所以必然是人的根本属性,最根本的原因,是在于人的多样性和物的稀缺性。而政治学则认为,人的多样性和物的稀缺性是永远不会改变的。
对于教育而言,它的核心关怀是人。人之所以千差万别,有两个方面的原因。首先,在天赋上,人不可能是一样的。尽管不可能完全排除外在环境的影响,我们也会感到,人的性格、气质似乎是与生俱来的;另一方面,各种后天因素的影响,会导致人的各种地位、角色等的不同。一个是自然的因素,一个是社会的因素。这两方面的差异,导致了教育两方面的功用。从消极意义上,我们希望教育能够减轻后天差异对人的诸多不利影响,减轻社会不平等、维护正义。从积极意义上,我们希望教育能够发现個体在天赋上的差别,促进人潜能的实现。正是怀着这样两方面对教育的期许,我们才心心向往于教育。我们渴望实现自身的价值,并且渴望着一个平等合理的社会,正是在这样的渴望着,社会与个体达成了一致的契约。
但是,现实的情况是,教育不但没有使个体的价值得以挥发,促成个体与社会的和解,反而偏向了另一边,即成为社会的工具。它不但忽视了个体,甚至助长了后天因素对人造成的不利影响。
问题出在哪里?是因为工业社会的发展,导致了社会以及人的物化吗?是因为社会价值的多元化以及个体主义的膨胀,导致个体与社会的不信任吗?还是因为教育自身的工具化?
然而,教育对个体的疏离根本不是一个问题。教育先天性地与个体疏离,它的首要属性就是社会性。教育只有在社会中才能存在。一个人的天赋,只有在社会中才能够得到发挥。几百年前,人们在欧洲森林中发现一些弃婴,由于它们异于常人的举止,如器官根本废弃不用,竟使得人类学家把他们单列为一个独特的种,认为他们是一种极罕见的侏儒。当然,他们仅仅是些在襁褓中就被遗弃的孩子,他们所欠缺的就是他们与同类的交往联系。只有通过这种交往联系,个体的能力才会形成完善。[8]
因此,教育从来不是一个仅仅与个体相关的事情,它脱胎于社会,因而,成为社会的工具从来也是可能的。而教育对个体的关注,则是人为赋予它的,以此实现教育在社会中的平衡。因此,我们需要发问的是,如何使教育蕴含的个体性发挥出来?任何对某一边的偏离都必然导致社会的动荡。如果教育过分关注其社会性,社会自身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因为社会正是致力于人的;如果教育过分关注个体性,那它根本就不能够在社会中存在。
摆在我们眼前的,就是这样一个问题:如何发挥教育的个体性?
4 以“学”为核心的中国古代传统教育形式
教育是一个西方的词汇,传统上,我国的教育是一个以学论教的过程。众多学者对此都有过求证。 [9]然而自近代以来,由于对赫尔巴特以“教”为核心教育理论的引进以及白话文运动,我国的教育逐渐以“教”为重心了。而如今之所以要提倡以学为核心,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意义。
第一,可以减少对优质师资的依赖。从现实来看,教育的“教”、“育”,都体现的是一种关系。并且在其中,只有教师的教才有学生的学。因而,教是处于时间上的在先地位的。这种教育以教师为重心,因此,教师作为一种资源便需要区分优劣了。事实上,择校的一个关键资源就在于对优质师资资源的追逐。然而,教师质量从来就是一个很难保证的问题。但是,如果将学放在首位的话,将一切外在的资源都放在学之后,以学为核心,教育就转变为学习,教(jio)学这个词就转变为教(jio)学这个短语了。而政府、家庭、学校都被置于学生之后的平等地位上,他们都仅仅是学生的支持者。并没有一个占主导地位的角色。
第二,以学为核心的教育,有助于发扬学生自身的天赋,实现人的独特性。学生与成人的差别,只是在某些思考方式的区别,并不存在质的差别。学生最应该了解的,就是自己,这种对自己的认识,应当从很早就开始,以减轻社会不良影响的干扰。
第三,当我们强调以学为核心时,学习便可能成为一个终身的事情。成人教育的一个困难在于,成人很难有学习的欲望。因为人们并没有养成学习的习惯,当他在学校的时候,学习是一件不得不为之的事情。然而,人的本质在于人的可塑性,可塑性需要人不断地去改变自己,而我们唯有在儿童期养成学习的习惯,才可能充分发挥人性的这种可塑性,改变自身在后天上存在的各种不利影响。
以“学”为核心当然还只是一个很空洞的话语,但它绝不等于杜郎口模式,“3+2”模式等的“以学生为中心”,它要求的不止于此,还包括师生关系的转换、教师对自身角色的转换以及家长、政府的新认识;它也不等于西方建立在自由、理性基础上的各种儿童中心。以“学”为核心是建基于我们对我国传统文化认识的基础之上的,它基于伦理人情、天人关系、以及人与组织、政治之间诸多的考量之中,而绝非任何外来理论的影子。
有学者通过对《学记》在经学时代、过渡时代以及学科时代不同话语体系的考察,指出可以通过将目前学科话语中对《学记》“法”的认识转换成过渡时代“义、序、由”的认识,最终转换成经学时代对“道”的认识,以理解传统学术范式下的教育内涵。[10]这种观点正如坎贝尔在其《千面英雄》中言,早期人类是在他们的神话和宗教中通过一系列的心理危险的。对于现代人来讲,所有的神灵都已经不复存在了,因而,早期人类的种种仪式方法也被弃之如履了。这就是我们“开明的”现代人的问题。然而,为了从这些神话和传说中受益,我们必须净化自己。可是该怎么做呢?“你们认为可以进入无上幸福的乐园而不经受先你們而去的前人所经受的考验吗?” [11]
参考文献
[1] 文东茅.我国城市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及其对弱势群体的影响[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02):12-23,189.
[2] 李融.当前中国择校问题综述[J].现代教育科学,2006(08):10-12,24.
[3] 刘宇舸.基础教育资源配置的制度思考[A].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山东大学经济研究中心、中国制度经济学筹委会.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3:6.
[4] 上官子木.择校热与优质教育资源的市场化[J].教育科学研究,2003(09):5-8.
[5][6] 王天平,王建平.中小学择校利益格局调查研究[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1(04):104-113.
[7] 安德鲁·海伍德著,张立鹏译.政治学的思维方式[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5.
[8] 露丝·本尼迪克特著.文化模式[M].王炜,译.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43.
[9] 杜成宪.以“学”为核心的教育话语体系——从语言文字的视角谈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重“学”现象[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28(03):75-80.
[10] 孙杰.《学记》文本评述术语的发生学研究[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54(03):110-115.
[11] 约瑟夫·坎贝尔著.千面英雄[M].黄钰苹,译.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200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