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当前贫困地区的首要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根据国开办函(2018)136号及黔府函(2018)135号文件精神,东湖街道所在市——兴仁市于2018年成功脱贫摘帽,退出贫困县行列。农技服务对我市能顺利脱贫摘帽发挥了积极作用,对实现科技兴农,助力农民增产增收,脱贫致富,有着重要的意义。农业科技对农村经济的贡献率达55.12%。现以东湖街道为例,对农技服务如何助力脱贫攻坚进行总结分析,推广方法和经验。
关键词:农技服务;脱贫攻坚;脱贫摘帽;科技兴农
一、基本情况
东湖街道位于县城东部,地处东经105°12′32″,北纬25°26′18″,国土面积95.0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1万亩,林地面积4.9万亩(公益林2.06万亩)。辖6个行政村、4个社区(2个易地移民安置区)和1个居委会,总人口5.1万人,2014年农村人口24934人,有汉、布依、苗、彝等10余个民族,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18.8%。东湖街道是兴仁市城市扩容建设的主战场,其工作是城市建设和管理为主。
全街道贫困人口从2014年801户3364人下降至64户213人,累计减少贫困人口737户3151人(2014年脱贫171户742人,2015年脱贫179户829人,2016年脱贫232户975人,2017年脱贫155户605人),出列贫困村2个,贫困村发生率下降至0,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13.49%下降至0.85%,贫困群众生活水平明显提高,辖区农村贫困面貌明显改善。
二、农技服务助力脱贫攻坚
1.加强组织领导。根据脱贫攻坚工作需要,兴仁县委组织部印发了《兴仁县农业专家精准服务脱贫攻坚工作的实施方案》(仁组通<2018>21号)文件并组建了“兴仁县农业产业扶贫技术专家信息库”,为农技服务助力脱贫攻坚提供了组织、人力、技术保障。
2.深入实际,摸清贫困户底数,掌握贫困户的基本情况。通过摸排,基本掌握了东湖街道贫困户的基本情况。2014年,全街道共识别贫困村2个(其中一类贫困村1个、三类贫困村1个)、贫困户801户3364人,其中一般贫困户594户2657人,占78.98%;低保贫困户201户701人,占20.83%;五保贫困户6户6人,占0.18%;主要致贫原因为缺资金351户,占43.82%;缺技术160户,占19.97%;因残82户,占10.23%;因病42户,占5.24%;因学68户,占8.49%;因灾5户,占0.62%;缺劳力23户,占2.87%;缺土地20户,占2.49%;自身发展动力不足50户,占6.24%,贫困发生率13.49%。
3.制定切实可行的农技服务措施和方案。农技服务措施和方案的制定,立足贫困户,作眼面上。对农技服务措施(农业实用技术)进行整合、组装配套。根据贫困户的实际情况,在基本做到一户一方案的同时,大力推行产业扶贫。
将培育发展优势特色产业作为群众持续、稳定增加收入的关键,立足资源禀赋和全街道产业布局,围绕“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要求,精准把握产业发展“八要素”,大力发展薏仁米、蔬菜、中药材、茶叶、食用菌、精品水果、生态家禽等短、中、长期产业,全力打造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示范区,以产业兴旺发达促进贫困户增收脱贫。全街道2014-2018年累计种植薏仁米43050亩、蔬菜1130亩(商品菜)、精品水果300亩、树莓200亩、烤烟13050亩、茶叶1000亩、中药材100亩,生态家禽出栏11600羽,牛3195头,猪19000头,羊15000头。基本实现每村有一个主导产业、每个贫困家庭有一个以上帮扶产业。
4.加强技术培训力度,确保每个技术方案能顺利实施。将“培训一人、就业一个、脱贫一户”作为就业扶贫目标。2014-2018年,累计投入10余万元举办农业产业技术培训56期,培训农户5000余人次,为确保每个技术方案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5.实时实地技术指导。由于我县组建有强大的“农业产业扶贫技术专家信息库”,每位专家电话均编列其中,专家能时时接受电话咨询服务。每个贫困户的农技服务方案,都能很好地对其进行产前、产中、产后的实时实地技术指导服务,使其达到既增产又增收的双重目标,深受广大群众欢迎。
6.推行新的农技服务载体。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新形势下农技服务的新载体,充满活力,是农技服务的一条有效途径,为农技服务提供了组织、经济、人力等的保障。东湖街道成立了11个农民专业合作社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立了“合作组织+村集体经济+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为贫困户的顺利脱贫发挥了积极作用。
7.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技服务标准化质量。结合东湖街道产业规划及布局,在有条件区域以村级农民专业合作社为载体,流转农民的土地進行规模经营,农技服务方案得以高标准、高质量实施,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都得到很大提高。东湖街道共建有树莓基地200亩、白茶基地1000亩、中药材基地100亩、花卉基地50亩。贫困户可以从流转土地的流转费获得收入,又可以基地内务工获得工资收入,加速了贫困户脱贫进程。
三、存在问题
1.农民接受意识不强。当前农村参与农业生产的农民,以大龄农户为主,其文化水平相对较低,而且接受新事物的意识和能力不强,对农技服务推广工作不认可或者不接受,影响着工作的具体落实。除此之外,部分农户认可但接受能力不强,难以保证推广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2.农技服务投入力度不足。按照《农业技术推广法》有关规定,各级政府部门必须要将农技服务列入专项预算。在预算金额方面要保证和财政收入成正比,结合农技服务工作实际需求,给予充足的资金支持,保证基层工作能够有效落实。积极拓展资金投入的来源,满足不断增长的资金需求,同时要做好农技服务资金的利用管理,保证资金能够落实到位,提高资金的利用率。
3.规模化程度不高。因东湖街道地处喀斯特地貌区域,石漠化严重,难以全面实行规模化经营,小农经济体将始终存在。
四、结语
综上所述,农技服务在脱贫攻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当前实际来说,受到资金、人员和地理条件等因素的限制,农技服务作用尚未极至发挥。文中结合农技服务实践,提出了以下策略:积极开展农村实用人才技术教育和培训,培养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新型农民;丰富农技服务手段;尽最大可能实现最大规模经营等。
参考文献:
[1]刘翠玲,徐贺威.周口市农技推广部门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思考[J].中国农技推广,2019,35(02):9-12.
[2]李梦莹,吴锦程.培养基层农技推广人才 做好乡村振兴排头兵[J].吉林农业,2019(04):82-84.
作者简介:王安兴(1964-)男,汉族,农艺师,主要从事:乡镇农业技术推广及指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