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如果我们能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组织、引导不同小组进行组际交往,就能放大合作学习的效果,从而进一步提升数学教学效果. 有效的组际交往有这样一些作用:一,形成有效的纠错机制;二,互通数学思维的有无. 而教师组织的组际交往要注意教师的认识和施力点两个问题.
[关键词] 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组际有效交往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提高教学效益,提高学生建构数学知识的水平,已经成为当前教师的共识. 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传统的合作学习认识需要一些突破,比如我们通常认为小组合作学习就是小组内的成员进行互动、交往的过程,但实际上如果我们能在合作学习过程中组织、引导不同的小组进行组际交往,就能放大合作学习的效果,从而进一步提升数学教学效果. 本文试对此话题进行讨论.
组际交往研究的必要性
引发我们思考组际交往的首要原因,是笔者发现,尽管我们在分组的时候遵循了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原则,但不同小组之间仍然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我们认为是由于不同学习小组的特点决定的,组长不同、组员不同、性别差异等诸多元素,以及不同学生的认知能力、应用方法等方面的差异,都将导致小组合作时有明显的不同,甚至还有合作学习虚有其表,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继而浪费大量课堂时间的情形. 从这个角度讲,遵循以生为本的理念,打造有效的小组合作,尤其是组际交往机制,无疑是值得初中数学教师时刻思考的重点课题[1].
而通过进一步实践,我们发现有效的组际交往有如下一些作用.
一,能形成有效的纠错机制. 很多时候我们发现,同一个小组的合作学习,有可能共同得出一个错误结论,尤其是在数学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一个小组很有可能共同认同一个错误答案(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组长或另一位学优生的判断). 此时要想避免这种情况,最直接的办法就是进行组际交往.
二,互通数学思维的有无. 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最核心、最关键的就是学生的数学思维. 由于合作学习小组的成员较少,因此不同学习小组的数学思维过程差异性会非常大,在同一个问题的思考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相异的思维. 记得在一则“利用分式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案例中,笔者给学生提供了一道习题,列出的分式方程为-1=. 求解后,有的小组没有发现x=1不是原分式方程的解(没有检验),而有的小组则会首先关注分式自身有没有意义. 在学生合作的过程中,笔者不断巡视,发现了不同小组的不同结果之后,筆者就引导学生进行组际交往,让他们通过这种方式实现不同思维的碰撞.
实践表明,在组际交往的过程中,这样的一些作用都能保证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基于整合性的组际交往
在起初的研究中,组际交往更多的是为了解决上面所提到的一些具体问题,后来通过不断深入的研究发现,组际交往实际上也应当遵循一些基本原则,我们通过研究,确定这一原则就是整合性. 所谓整合性,就是不同小组进行交往的时候,不能偏离合作学习的主题. 有同行认为,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通过组际交往,学生不仅可以相互间实现信息与资源的整合,不断地扩展和完善自我认知,而且可以学会交往、学会参与、学会倾听、学会尊重他人[2]. 对此我们曾经打了一个比方:组际交往相当于传统木工中的榫卯结构,只有各取所需、互通有无,组际交往才有其必要性,也才能在数学认知上获得具有整合性特征的认识.
在上面所举的“利用分式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例子中,笔者发现不同小组在通过组际交往解决了上述例题中的“x=1”问题后,形成的认识仍然是不一样的. 有的小组在组内讨论的时候认为,在利用分式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首先要关注的是分式方程的分母是否为0这个关键,注意到了这一点,利用分式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就不会有疏漏;而有的小组在组内讨论的时候就在想,除了分式方程的分母不为0之外,还有没有其他需要注意的事项. 不同的讨论结果,反映着不同小组的思维方式是不一样的:前者实际上是就事论事,根据一个例题得到一个结论,然后认为其是唯一需要注意的因素;而后者实际上是举一反三,思考更多的可能性. 笔者在指导后者的时候,给他们提供了两种不同的类型作为参考.
其后,再组织不同小组进行组际交流时,此时的组际交往就体现出了更高的水平,于是不同小组共同形成的认识是:在将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的时候,需要关注分母是否为0;而在结果出来之后,再进行检验,以进一步判断“x=a”是否是原方程的解,这是更加需要关注的一个环节. 实际上这就是整合性的一种体现.
组际交往中的教师作用
通过上述研究我们可以发现,组际交往实际上存在两种情形:一是学生自发的组际交往. 这种情形多发生在一个小组之内的学生无法解决问题之时,此时有的组长或者个别组员通常会有意识地到其他小组进行交流. 二是教师组织的组际交往. 相对于学生自发的组际交往,教师组织的组际交往更注重教师作用的发挥. 不过这里有如下两点需要注意.
其一,教师的认识问题. 我们一再强调,小组合作学习不是简单的一个小组的学生聚在一起进行学习. 同样的,组际交往也不是简单的不同小组的学生聚在一起,即要站在一定的高度去认识组际交往.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发展离不开主体间的交流合作. 智慧的进步、知识的获取、能力的提高、道德的进化,都离不开交往交流,小组合作学习及其组际交往就是一种重要的交流途径[3]. 因此,在指导学生进行组际交往的时候,教师需要关注的是组际交往的目的性.
其二,教师的施力点问题. 指导学生的组际交往,需要抓住关键,如果面面俱到,反而会干扰学生的组际交往. 通过研究,我们得出的认识是,这个关键的施力点,就是对组际交往融合性的判断. 如果不同小组的学生通过组际交往,丰富了自身的认知结构,弥补了自身认识的不足,那这样的组际交往就具有组合性,教师应当予以积极评价;如果不同小组的学生在组际交往的过程中,只有交往而没有交流,只有争论而没有结果,那这样的交往就是失败的,教师要及时予以提醒. 因此,紧扣组际交往的整合性,并进行针对性的评价,是教师在其中发挥作用的关键.
综上所述,在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中,对组际交往进行研究是重要的,价值是能够彰显的.
参考文献:
[1]张晓玲. 合作应贯穿课前课后——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方法之浅见[J]. 数学教学通讯,2015(22).
[2]陈洪远. 怎样提高初中数学合作学习的实效性[J]. 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参考),2010(1).
[3]陶娟. 构建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研究[J]. 考试(教研版),2009(1).
基金项目:本文系如皋市级微型课题《初中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问题与对策的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RGSWKT17018.
作者简介:李军(1969-),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主要从事初中数学合作学习研究.